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 力 单元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 力 单元测试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25 14:2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力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30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有力的作用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5N和10N B.5N和0N C.5N和5N D.0N和5N
3.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等于9.8N,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
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在月球上将无法正常使用
D.地面某位置处,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4.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次数 质量m/kg 质量G/N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N/kg)
1 0.1 0.98 9.8
2 0.2 1.96 9.8
3 0.3 2.94 9.8
A.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B.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
C.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上表),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D.小明处理数据时,给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如图),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
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无关
D.重力的单位是kG
6.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越大,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B.大型载重汽车增加轮胎数量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爬杆运动中,从杆顶下滑的过程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D.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
8.爬杆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项目,如图所示是小明沿竖直的杆匀速向上爬时的情景,他所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他匀速滑下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方向为竖直向上 B.f2方向为竖直向下
C.f1>f2 D.f1<f2
9.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B.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所受米给它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C.图丙用力F拉动木板B使其向左运动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图丁中当小球摆到最高点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保持静止
10.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测力计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木块A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则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B.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
C.当长木板以2v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T
二.填空题(22分)
11.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A处比B处更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它的   有关。大部分螺母顺时针用力可以拧紧,逆时针可以拧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跟力的
   有关。
12.如图所示,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中A、B、C、D所示的变化,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   。如果力F1>F2=F3=F4,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两个图是   。
13.如图所示,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并接,共同挂上一个重G1=12N的重物时,每根弹簧都伸长2cm,如果把它们串接起来并挂上重物G2,这时它们共伸长6cm,则重物G2=   N。
14.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的比值是定值,即g=9.8N/kg,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5.中国探月工程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已知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六分之一。一名质量为70kg的宇航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1000N的重物,登上月球后,该宇航员的质量为   kg,在月球表面他最多能举起在地球上重   N的重物。
16.如图和重力有关的实验中,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β,悬线OA和图中虚线的夹角α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悬线始终竖直,由此可知   。实验中不断改变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是为了   。
17.建筑工人盖房子时,利用铅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根据   的原理设计的。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经常用如图所示的水平尺检查,当液体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A端,则表示A端的墙面偏   (填“高”或“低”)。
18.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有时要增大摩擦力,有时又要设法减小摩擦力。演奏二胡时要在琴弦上涂抹松香,这是为了   弓弦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在自行车的转动部分涂润滑油是为了   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9.一个箱子重为3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0.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1)0~1s内木箱没有动,此过程中人对木箱的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地面给木箱的摩擦力;
(2)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3)在以下四个时间段内,木箱所受摩擦力相同的有   。
A.1段 B.2段 C.3段 D.4段
三.实验探究题(48分)
21.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钢条的下端固定,然后分别用不同方向或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钢条的不同部位,使其发生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变,各力的大小关系为:F1=F3=F4>F2。
(1)该同学是根据   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丙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通过比较   、   两次实验,该同学得出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4)小明认为,因为丙丁两图中,丁图的效果明显,所有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他的说法是   的,因为   。
22.小明查询资料得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长度△x与弹簧所受的力F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用公式表述即为F=k△x
(1)从公式可以推理,k的单位是   。
A、kg/N B、N/kg C、m/N D、N/m
(2)小明手上有两个弹簧甲、乙,想比较两个弹簧的k值大小。
(i)器材:一些重为0.5N的钩码、   (请补充完整器材)。
(ii)实验过程:
(iii)小明完成实验后,发现弹簧甲的k值较大,用甲和乙分别制成弹簧测力计A、B,弹簧甲制成的测力计应该是   。
23.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跟地球一样,在其它星球上的物体也受到重力作用,如表列出的是质量是1kg的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
星球 月球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重力N 1.62 3.60 8.50 9.80 3.76 22.9 9.05 8.30 11.0
(1)由如表可知,同一物体放在   星上受到的重力最大,在金星上的8.50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一宇航员质量为70kg,这个宇航员在海王星上的重力为   。
(3)地球上重力的方向总是   (选填“垂直向下”或者“竖直向下”)。
2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乙图、丙图中的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比较乙、丙两图是为了验证   (选填“猜想一”“猜想二”或“猜想三”);
(4)小明为了探究验证“猜想三”,将木块和铜块绑在一起做为一个整体竖立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图比较。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没有控制   相同。
25.下表是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对三个物体的质量和重力进行测量的结果。分析数据回答:
表一:地球上
序号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质量(N/kg)
1 0.6 6.0
2 1.2 12
3 2.4 24
表二:月球上
序号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质量(N/kg)
4 0.6 1.0
5 1.2 2.0
6 2.4 4.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重力与质量的倍数关系,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后,可初步得出: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
(3)进一步综合比较表一、表二最后一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关系:
①比较表一或表二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比较表一和表二可得出的结论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会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错误。
故选:B。
2.解:图甲中,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的拉力为5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此时墙面给弹簧测力计向左的拉力也是5N;同理,图乙中,当用两个5N的力同时向两侧拉弹簧测力计时,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故其示数也应为5N,其效果与甲图相同。
故选:C。
3.解:A、kg是质量的单位,N是力的单位,故不能说1kg等于9.8N;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位置,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物体仅是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月球上物体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所以物体到达月球后,其受到的重力减小;故B错误;
C、天平是利用压力等于重力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弹簧测力计可以通过弹簧形变的大小反映拉力的大小;月球引力虽然小于地球,但物体和砝码受到的引力减小程度相同,所以在月球上可以正常使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故C错误;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为G=mg,即地面某位置处,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4.解:
A、本实验课题是寻找规律的问题,故多次实验是得到更普遍的规律,故A错误;
B、在月球表面也可以测量质量、重力,只是重力比地球小,质量不变,可以完成实验,故B正确;
C、在考虑误差的情况下,表格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相等,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
D、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图象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A。
5.解: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任何力均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故A错误;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正确;
C、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故C错误;
D、重力的单位是N,故D错误。
故选:B。
6.解:三角尺有两个直角边,把三角尺竖直放置,一个直角边放在桌面上,另一个直角边放上重锤线,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如果重锤线与直角边是平行的,则表明桌面是水平的,故A符合题意;BCD都无法判定是否水平。
故选:A。
7.解:
A、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但压力不一定越大,且物体不一定受摩擦力作用,则滑动摩擦力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
B、大型载重汽车增加轮胎数量,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故B错误;
C、运动员从竖直杆顶匀速下滑时,运动员向下运动,则他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
D、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摩擦力的作用,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8.解:
小明匀速向上爬杆时,在竖直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重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所受摩擦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且f1=G;
小明匀速滑下时,在竖直方向仍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重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所受摩擦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且f2=G;
综上分析可知,f1和f2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上,且f1=f2.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解: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由于匀速运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对该同学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然后有杆对他向上的摩擦力,摩擦力向上,故A错误;
B、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米处于平衡状态,对米进行受力分析,米受到重力,还有筷子对米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米对筷子的摩擦力向下,故B错误;
C、图丙用力F拉动木板B使其向左运动过程中,A与木板B之间有摩擦力,A相对木板B向右运动,而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即A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左的,故C正确;
D、图丁中当小球摆到最高点B点时,速度为零,细线恰好断开,小球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0.解:A、由于此时木块A处于平衡状态,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所以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故A错误;
B、此时长木板也处于平衡状态,B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压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包括A对B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此时长木板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此时长木板所受的摩擦力也是F,故B错误;
C、若长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时,此时长木板仍处于平衡状态,故此时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拉力F,故C错误;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此时木块A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此时A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1.解:在生活中用扳手拧螺丝,在远离螺母处用力更容易拧开,这是因为力的大小、方向一定时,力的作用点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大部分螺母顺时针用力可以拧紧,逆时针可以拧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跟力的力的方向有关。
故答案为:作用点;方向。
12.解:由图可知,薄钢条受力后的形状和弯曲的方向是不同的,即力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时,应选择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而作用点不同。所以选择的是图B和D。
故答案为:不同的;BD。
13.解:(1)因为两弹簧并接,受到12N的拉力,每根弹簧都伸长2cm,所以,每根弹簧受到的拉力是6N时,弹簧伸长2cm,
即当F1=6N时,△L1=2cm,
(2)因为把它们串接起来并挂上重物G2,这时它们共伸长6cm,每个弹簧受到的拉力相等,大小与G2相等,所以,每个弹簧受到的拉力大小为F2=G2时,△L2=3cm。
根据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
∴F2=
∴G2=F2=9N。
故答案为:9
14.解:(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9.8N/kg是指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故答案为:地球;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15.解: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则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其质量仍然为70kg;
(2)因同一个人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所能举起物体的最大重力相同,
所以该宇航员在月球上最多能举起物体的重力G月=1000N,
由题意可得G月=1000N=G地,
解得G地=6000N,即在月球表面他最多能举起在地球上重6000N的重物。
故答案为:70;6000。
16.解:如图和重力有关的实验中,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β,悬线OA和图中虚线的夹角α是改变的,并且随着β的变大α也随之变大;在β不断改变时,悬线始终竖直,说明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断改变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是为了多次实验获得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故答案为:改变;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多次实验获得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17.利用铅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若墙壁与铅垂线平行,则墙是竖直的。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经常用如图所示的水平尺检查,当液体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A端,则表示A端的墙面偏高,因为气泡受到浮力作用,会漂浮在水面上。
故答案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高。
18.解:演奏二胡时要在琴弦上涂抹松香,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弓弦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
在自行车的转动部分涂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增大;减小。
19.解:
箱子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静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6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10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10N。
故答案为:等于;10。
20.解:(1)0~1s内木箱没有动,此过程中,木箱受平衡力作用,因此人对木箱的推力等于地面给木箱的摩擦力;
(2)根据图丙可知,1s~2s内,木箱做加速运动,2s~3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3s~4s内木箱做减速运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箱受平衡力作用,根据图乙可知2s~3s内木箱受到的推力为4N,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4N,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整个运动的过程,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都不变,因此1s~4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都为4N。
(3)根据乙图可知,木箱在0~1s内受到的摩擦力为3N,其它三个过程受到的摩擦力均为滑动摩擦力4N在以下四个时间段内,木箱所受摩擦力相同的有C。
故答案为:(1)等于;(2)4;(3)C。
三.实验探究题
21.解:
(1)图中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钢条发生了形变,根据钢条形变程度的不同,显示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甲、丙两图中力的方向、大小都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甲、乙两图中力的作用点、方向都相同,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说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丙、丁两图中力的大小相同,但力的作用点、方向都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必须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点都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所以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钢条的形变;(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甲;乙;(4)错误,没有控制力的作用点相同。
22.解:
(1)根据公式F=k△x的变式k=,F的单位为N,△x的单位为m,所以k的单位为N/m;
(2)
(i)实验所需的器材为:钩码、铁架台、细线、刻度尺
(ii)实验过程:
①将甲弹簧竖直悬挂,挂上钩码,记录钩码数量及弹簧的伸长长度△x;
②与步骤①其他条件相同,将甲弹簧换为乙弹簧,挂上钩码,记录钩码数量及弹簧的伸长长度△x′;
③根据公式F=k△x的变式k=,钩码数量一致,即弹簧受到的拉力F一定时,弹簧的伸长长度△x与劲度系数成反比。若△x>△x′;比较分别计算甲、乙弹簧的劲度系数;
④若△x>△x′,则甲弹簧的劲度系数<乙弹簧的劲度系数;若△x<△x′,则甲弹簧的劲度系数>乙弹簧的劲度系数。
(iii)根据公式F=k△x的变式k=,即弹簧受到的拉力F一定时,弹簧的伸长长度△x与劲度系数成反比。对比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大小,甲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小于乙的弹簧测力计,已知弹簧甲的k值较大,拉力相同时,则弹簧的伸长长度较小,故弹簧测力计甲的量程更大,即弹簧甲制成的测力计应该是为B;
23.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物体在木星上受到的重力最大;
金星上g=8.50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在金星上,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8.50N;
(2)根据图表可知,1kg的物体在海王星的受到的重力为11.0N,即g海===11.0N/kg,
所以宇航员在海星上的重力为G=m宇g海=70kg×11.0N/kg=770N;
(3)在地球上,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1)木;在金星上,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8.50N;(2)770N;(3)竖直向下。
24.解:
(1)测滑动摩擦力大小时,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乙、丙两图,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对接触面的压力相同,比较乙、丙两图知: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乙丙两图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比较乙、丙两图是为了验证猜想二;
(4)当所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采用的探究方法应是控制变量法,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应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小明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由图可知,只控制了压力大小相同,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压力越大;(3)对接触面的压力;猜想二;(4)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5.解:(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重力与质量的倍数关系,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数据,都为0.6kg的物体,在地球上重力为6.0N,月球上为1.0N,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
(3)①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最后一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关系:在同一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
②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最后一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关系:在不同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同;
故答案为:
(1)物体在同一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1,4;大;
(3)在同一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
在不同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