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第三中学
2020
学年第二学期
返校考
高二化学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
—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Cu—64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列物质因水解而使溶液显酸性的是(
)
A.
KHSO4
B.
Ba(NO3)2
C.
NH4Cl
D.
Na2CO3
2.下列物质中是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A.
氨气
B.
盐酸
C.
熔融
KCl
D.
冰醋酸
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于工业制镁的冷却剂
B.
N2H4
可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
C.
碳酸氢铵常用作氮肥,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
D.硝酸可用于制造染料、炸药等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甲酸甲酯的最简式
C2H4O2
B.
全氟丙烷的球棍模型
C.
醛基的结构简式--COH
D.
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6.下列分子的二溴取代物只有一种的是(
)
A.
甲烷
B.
环氧乙烷(
)
C.
乙烷
D.
二甲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4H10
的二氯代物有
6
种
乙酸乙酯和
CH3CH2OCHO
互为同系物
CH3CH2C(CH3)2CH3
的系统命名为
3,3--二甲基丁烷
苯与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硝基苯属于加成反应
下列叙述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NH4Cl
溶液可作焊接金属的除锈剂
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泡沫灭火剂的成分是
NaHCO3
粉末与
Al2(SO4)3
溶液
明矾和某些铁盐可作为絮凝剂,用于水的净化
根据图中的能量关系,可求得
C—H
的键能为(
)
A.414
kJ·mol-1
B.377
kJ·mol-1
C.235
kJ·mol-1
D.197
kJ·mol-1
10.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装置①:制取氨气
B.
装置②:精炼铜
C.
装置③:吸收
NH3
D.
装置④:比较金属铁、铜的活泼性
甲烷消除
NO2
的污染原理为:CH4(g)+2NO2(g)
N2(g)+CO2(g)+2H2O(g)。在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H4
和
NO2
进行上述反应。下列表述能用来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v
正(CH4)=2v
逆(NO2)
B.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不再变化
C.
容器中混合气体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
单位时间内,消耗
1molCH4
同时生成
1molCO2
12.合成气转变为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
ΔH=-90.8kJ·mol-1。一定条件下,将
1mol
CO
和
3mol
H2
通入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5min
时测得
H2
的物质的量为
2.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
CO
浓度可以增加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
0~5min,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27.24kJ
反应到
5min
时,生成
0.6mol
CH3OH
第
5min
时,H2
的反应速率为
0.06mol·L-1min-1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15
mLNa2CO3
溶液
用广范
pH
试纸测得
NaClO
溶液的
pH=8.56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干燥或用待装液润洗后方可使用
D.用简易量热计测反应热时需要用到环形铁棒
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中性溶液中:Fe3+、K+、Br-、NH4+
与铝反应产生
H2
的溶液:Mg2+、Ca2+、Cl-、HCO3-
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I-、Cl-、NO3-、Na+
透明澄清溶液:Cu2+、Na+、NO3-、SO4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将除去氧化膜的铝片投入到
NaOH
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
过量的铁与稀硝酸的反应:3Fe+8H++2NO3-
==3Fe2++2NO↑+4H2O
向氯化铝溶液滴加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
++2H2O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AlO2-+CO2+2H2O==Al(OH)3↓+HCO
-
在
25℃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H+
)
0.10mol·L-1
的
HA
溶液中
c(OH-
)
=1010,该
HA
溶液的
pH=2
pH=13
的
NaOH
溶液与
pH=1
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7
pH=3
的盐酸和
pH=3
的
AlCl3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后者大
10
mLpH=3
盐酸与
1mL
pH=12
NaOH
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一定压强下,向
10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S2Cl2
和
1
mol
Cl2,发生反应
S2Cl2(g)+Cl2(g)
2SCl2(g)。
Cl2
与
SCl2
的消耗速率(v)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达到平衡后再加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A、B、C、D
四点对应状态下,达到平衡状态的为
B、D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Cl2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将
1
mol
NH4NO3
溶于稀氨水中,所得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
NH
+的数目为
NA
常温下,1L
pH=9
的
CH3COON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
1×10-9NA
将
5.6g
铁块投入一定量的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一定转移
0.3NA
个电子
将1mol
氯气完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
N(Cl2)+N(Cl-)+N(HClO)+N(ClO-)=NA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pH
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体积可视为两溶液体积之和),混合液中
c(Cl-)=c(CH3COO-)
常温下,测得
0.1
mol/L
的一元酸
HA
溶液
pH=3,则
HA
一定为弱酸
常温下,pH=10
的氨水稀释
100
倍,所得溶液
pH=8
常温下,pH
均为
6
的
NH4Cl
溶液与盐酸,水的电离程度前者是后者的
100
倍
在
25℃时,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锥形瓶内盛放
NaOH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其它操作均正确,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则测得
NaOH
溶液浓度偏低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
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排出酸式滴定管内的气泡
利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的溶液的
pH
一定为
7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硝酸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在转化器中氨气被催化氧化为
NO
在吸收的过程中,过量氧气能使硝酸的产率提高
要得到浓硝酸可以向稀硝酸中加入生石灰再低温蒸馏
图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热能,节约能源
如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铜片释放的电子经导线流向锌片
若盐桥中含
KCl
饱和溶液的琼脂,电池工作时,K+移向
ZnSO4
溶液
若将盐桥用铜丝替换,电流表的指针不会偏转
电池工作时,该装置中
Zn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Y(s)
Z(g)+W(g)
△H=akJ·mol-1,若其化学平衡常数
K
和温度
t
的关系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c(Z)
?
c(W)
c2
(X)
?c(Y)
在
1000℃时,反应
Z(g)+W(g)
2X(g)+Y(s)的平衡常数为
1.8
若在
4L
容器中通
X
和
Y
各
1mol,在
800℃下反应,某时刻测得
X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说明该
3
反应已达平衡
25℃时,向
10mL0.1mol·L-1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20mL0.1mol·L-1
的盐酸,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Cl
溶液滴加一半时:c(Cl-)>c(OH-)+c(HCO3-)+2c(CO32-)
B.
在
A
点:c(Na+)>c(CO
2-)=c(HCO
-)>c(OH-)>c(H+)
C.
当
pH=7
时:c(Na+)=c(Cl-)+c(HCO
-)+2c(CO
2-)
D.
当pH=5
时,溶液中
c(Na+)>2c(H2CO3)+2c(HCO3-)+2c(CO
2-)
某无色溶液由
Na+、Ba2+、Al3+、AlO
-、Fe3+、CO
2-、SO
2-中的若干种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再加入过量
NH4HCO3
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
Ba(OH)2
溶液并加热,也有气体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Na+、SO
2-、CO
2-
B.
由①②可以得出溶液中一定含有
AlO
-
C.
白色沉淀乙一定是
BaSO4
D.
③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
CO2
26.(8
分)按要求填空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
5
大题,共
50
分)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aCN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
写出有机物
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
。
甲苯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在
100℃时反应生成
TNT
的化学方程式
。
可与
H2
反应,请用系统命名法对其产物命名
。
27.(10
分)已知:①R—BrR—OH(R
表示烃基);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的影响;
③
以下是用苯作为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写出
A
转化为
B
的化学方程式:
。
图中苯转化为
E、E
转化为
F
省略了条件,请写出
E、F
的结构简式:
E
;F
。
B
分子中苯环上的任意两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后,得到的二溴代物有
种同分异构体。
上述转化中涉及
9
个反应,其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共有
个。
28.(12
分)某学习小组将有关“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如下问题(显示的电极均为石墨)。
图
1
中,电解一段时间后,气球
b
中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U
形管
(填“左”或“右”)
边的溶液变红。
利用图
2
制作一种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电解可制备“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则
c
为电源的
极;该发生器中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
30%以上。该工艺
的相关物质运输与转化关系如图
3
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燃料电池
B
中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负极
,
正极
。
29.(10
分)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
NaOH
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
色变为
色,并
为止。
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
NaOH
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滴定前盛放
NaOH
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为
mL。
某学生根据
3
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
待测
NaOH
溶
0.100
0
mol·L-1
盐酸的体积/mL
次数
液的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0.(10
分)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已知:900
K
时,4HCl(g)+O2(g)
2Cl2(g)+2H2O(g),反应自发。
①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判断并说明理由
。
②900
K
时,体积比为4∶1
的HCl
和O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Cl
的平衡转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如图。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到
T
K(假定反应历程不变),请画出压强在1.5×105~4.5×105
Pa
范围内,HCl
的平衡转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示意图。
(2)已知:Cl2(g)+2NaOH(aq)===NaCl(aq)+NaClO(aq)+H2O(l)
ΔH1=-102
kJ·mol-1
3Cl2(g)+6NaOH(aq)===5NaCl(aq)+NaClO3(aq)+3H2O(l)
ΔH2=-422
kJ·mol-1
①写出在溶液中
NaClO
分解生成
NaClO3
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用过量的冷
NaOH
溶液吸收氯气,制得
NaClO
溶液(不含
NaClO3),此时
ClO-的浓度为
c0
mol/L;加热时
NaClO
转化为
NaClO3,测得
t
时刻溶液中
ClO-浓度为
ct
mol·L-1,写出该时刻溶液中
Cl-浓度的表达式:c(Cl-)=
mol·L-1(用
c0、ct
表示)。
③有研究表明,生成
NaClO3
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Ⅰ
2ClO-===ClO-+Cl-
Ⅱ
ClO-+ClO-===ClO-+Cl-
2
3
常温下,反应Ⅱ能快速进行,但氯气与
NaOH
溶液反应很难得到
NaClO3,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
。
4
3
4
t/℃
700
800
900
1000
1200
K
0.6
1.0
1.3
1.8
2.7
3
3
3
3
3
2
3
4
4
3
2
2德清县第三中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返校考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
答案
C
答案
第I卷非选择题
6(8分
(1)CN
2)CH2=CH-CH=CH
每空2分
(3)6(4)2
8(12分,每空2分)1)H2右
(1)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黄橙在半分钟内不变色(每空1分)(2)D(2分)
分
30.(10分
放热反应,ΔS<0且反应自发
(2)①3
Naclo(aq=2
k
③反
化
分数低,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