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春游途中的我们
课时: 1课时
课型:绘画课
年级:四年级
教材:上教版美术教材 四年级第二学期
--------------------------------------------------------------------
教材分析:《老师和同学》是上教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教学内容,这节课主要是绘画身边熟悉的人物,为此我设计了以春游为教学情境的教学内容—《春游途中的我们》,站立人物的比例关系及人物特征的表现是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以头长作为单位测量人物身高和上身、下身部位比例关系的方法。学习整体观察,能通过观察,发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表现人物各部分的比例。运用几何块面画出不同体型人物,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会写生站立人物,注意比例关系及人物形象特征的表现。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与身心发展,绘画表现试图进入客观地描绘对象的写实阶段。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学习过人物正面和侧面头像表现方法,对人物写生的方法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全身人物写生,学生未正式学习过,教师需要从人物的比例关系以及人物特征表现方面形象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的绘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在过程中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成人与儿童直立时的大体比例知识;学会用基本形概括写生人物。
过程与方法:在比较观察的过程中,以头长作标准,找出上身、四肢等的比例,用基本形概括人物动态特征,运用写生的方法,完成作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写生活动中增进对同学的了解,体会表现站立人物的趣味,感受同学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站立人物的比例。
难点:人物大体的比例与特征
教具:教学课件,铅笔,记号笔,人物图片。
学具:铅笔,记号笔,纸,人物图片。
教学过程:
欣赏与交流
(一)情境创设,交流导入
1.教师提问:春天来了,你们最期待学校组织的活动是什么?
2.学生回忆:喜欢用拍照的方式记录春游中美好的时刻
(二)欣赏《虢国夫人游春图》,激发用绘画方式表现春游时的同学
1.介绍《虢国夫人游春图》
2.激发学生,学学古人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春游途中的我们
(三)揭示课题《春游途中的我们》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绘画表现人物的兴趣。
探究与发现
探究人物的比例
1.借助足球教具,以头为单位量出身高比例
2.师生归纳:儿童身高约6头高
成人身高约7头高
知道人物上下身体比例关系
比较观察人物写生作品,交流: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生归纳:要知道上身和下身的比例关系
2.师生共同量出上身有几个头的长度
3.归纳总结:上身约有三个头的长度
(三)发现人物身体特征
1.定格人物动作,发现站立人物大体特征
(1)邀请三位同学摆一摆春游中的动作,思考:这些同学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2.师生归纳总结:人的体型有大小、胖瘦等不同特征。
(四)学会运用辅助线勾画人体大体比例
1.运用足球教具标记头身比例
(1)运用辅助线标记头、上半身以及脚的位置
2.教师示范运用几何块面表现出人物大体比例关系
(1)交流:运用什么形状代替人体各部位
(2)师生小结:圆形表示头、倒梯形表示身体、椭圆形表示胯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测量的过程,归纳总结人物的大体比例,强化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借助辅助线以及几何块面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整体绘画表现人物的方法。
示范与作业
观察教师示范,学会表现站立的人物
1.教师示范
画出全身比例
画出基本造型
勾画细部
留边剪、贴
(二)欣赏同龄人作品
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内容:画一个站立的同学并剪下
2.提出作业要求:比例结构准确
人物特征明显
【设计意图】:观察教师示范,学会绘画步骤;明确教学内容、要求,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绘画。
四、展示与评价
展示作业,交流绘画感受
学生自评
1.出示评价内容:比例结构是否准确
人物特征是否明显
2.教师总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与思考,增进同学间的情谊
【设计意图】: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成功绘画站立人物的喜悦,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