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1压强同步练习word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
B.
篆刻的刀刀口做得很锋利
C.
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形
D.
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B.
压力与形变一定同时产生
C.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大小
D.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
B.
C.
D.
如下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桌面上切割后,桌面受到的压强大小减小一半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按照甲乙两种方式置于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和若将物体的阴影部分切去,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
变小,变小
B.
变小,不变
C.
不变,不变
D.
不变,变小
一个人站在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
1帕
B.
帕
C.
帕
D.
帕
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重力之比为,则A对地面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3:8
B.
3:1
C.
2:3
D.
3:4
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
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
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
D.
在轮胎上制做许多花纹,以保证汽车车轮与地面之间不打滑,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实现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
一位同学体重为600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______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______;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______,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和,受到的压强分别为和则______,______两空选填“”“”或“”;若,笔尖的面积为,则______Pa。
如图所示,用的水平力将重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N,压强为??????????Pa.
体检时测体重,一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的示数是。该同学对秤台的压力大小是??????N;如果他提起一只脚,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大小是??????N。取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
画出静止在地面上的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的示意图作用点画在接触面上。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图乙和图_____所示两图实验,可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图甲、乙所示实验,可得出结论:受力的面积相同时,___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
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
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
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______
选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______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_____
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_
和图______
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某同学利用木块和海绵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
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
一张质量为的单人床垫平放在床上,和床的接触面积为,取求:
床垫的重力;
床垫对床的压强。
小刚的质量为50kg,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取,求:
小刚所受的重力大小;
小刚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如图为运载“渣土”的某型号载重车的示意图。“渣土车”自身质量6t,共6个轮子,交通部门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假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该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多大?
在不违反交通规定的情况下,该车能够装“渣土”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分析】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减小压强的方法。根据压强的定义式可知,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
【解答】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A不符合题意。
B.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B不符合题意;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形,是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C不符合题意;
D.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A、压力可以由重力引起,也可以与重力无关,如将物体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其压力与重力无关,所以压力的施力物体不是地球,是物体本身,故A错误;
B、压力与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B正确;
C、只有物体自由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不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故C错误;
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并不一定竖直向下,故D错误;
故选:B。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只有物体自由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本题考查了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及压力的方向,要知道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属于基础题。
3.【答案】A
【分析】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解答】
实验中,物体对受压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正确;
根据转换法,甲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大,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正确;
甲、乙两次实验,受力面积不同而压力相同,故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错误;
为了完成整个实验,还要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乙图中的对比,错误;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答案】C
解:A、因为在水平桌面上,,A图中沿虚线切去一半,G变小减半,所以压力减半,S减半,由可知压强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在水平桌面上,,B图中沿虚线切去一半,G变小减半,所以压力减半,S减半,由可知压强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在水平桌面上,,C图中沿虚线切去一半,G变小减半,所以压力减半,S不变,由可知压强变为原来一半,故C符合题意;
D、因为在水平桌面上,,D图中沿虚线切去一半,G变小减半,所以压力减半,若去掉左半部分,剩下部分的受力面积小于一半,压强比原来增大,若去掉右半部分,剩下部分的受力面积大于一半,压强比原来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若将它沿虚线切去一半,根据G的变化确定压力的变化,受力面积减去一半,由压强公式即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化。
在压强变化的题目中,要注意是怎么切的,不同的切法会导致不同的压强变化。还要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5.【答案】D
【分析】
本题考查固体压强的比较,压力始终等于重力,但题中切去后压力变化的同时,受力面积也在变化。有难度。
【解答】
G为物体的重力,S为物体的底面积:
甲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等于重力G,,物体对桌面的压强Ⅰ,即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只与柱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若将物体的阴影部分切去,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保持不变;
乙中,切去前,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G,设此时受力面积为,由图知,,
原来的压强,
将物体的阴影部分切去,密度高度均不变,对桌面的压强,而由上面Ⅰ式得,故。
则乙物体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人平均体重约为500N,两脚的总面积约为,
则人对地面的压强为:.
故选C.
要估测人对地面的压强,根据可知需要先估测人的体重和人双脚的面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的掌握情况,能估测人的质量和人站立的着地面积是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要搞清压力之比与重力之比的关系,受力面积之比与边长之比的关系,代入数据时细心便可。
物体放置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其重力,由边长之比可得受力面积之比,然后根据分析即可。
【解答】
::1,所以::1;
因为在水平地面,所以,则:::2;
所以;
故BCD不正确,A正确。
故选A。
8.【答案】A
【分析】
此题考查了重力的方向、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判断、压强大小的判断以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等,在明确物理量的真正含义的基础上,可选出答案。
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重锤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
A.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
B.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力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力;由于受力面积--图钉帽和图钉尖面积不同,由可知,压强不同,故C错误;
D.在轮胎上制做许多花纹,以保证汽车车轮与地面之间不打滑,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实现的,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600;小;
【分析】
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计算以及压强大小的比较,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要注意“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为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行走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为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行走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比较两种情况下的压强关系;
知道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和受到的压力,根据求出受力面积即为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
【解答】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或行走时的压力:
,
又因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为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行走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所以,由可知,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小;
由可得,受力面积即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
。
10.【答案】;;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两手指受到的压力是相同的,然后再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来判断.
先根据二力平衡判断铅笔受到两个力的关系,再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判断铅笔对两手指压力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压强公式判断手指受到的压强关系;根据求出压强的大小.
【解答】
解: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所以这两力也相等,即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即;
由图可知,食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可知,食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
若,笔尖的面积为,则.
故答案为:;;.
11.【答案】100;10000
【分析】
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固体可以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
固体可以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知道受力面积接触面积,根据求出A对墙壁的压强。
【解答】
因固体可以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
所以,A对墙壁的压力:
,
A对墙壁的压强:
。
故答案为:100;10000。
12.【答案】480
?480
13.【答案】
【解答】
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过压力的作用点做垂直向下的压力,如图所示:
14.【答案】凹陷程度;丙;压力;B
解:
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相同,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故分析图乙和丙所示两图实验,可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图甲、乙所示实验,受力面积相同,乙中压力大,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可得出结论:受力的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B。
故答案为:凹陷程度;丙;压力;B。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和增大减小压强的运用。
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由图中现象有分析回答。
15.【答案】形变?
不可以?
越大?
乙?
丙?
没有控制压力相等?
控制变量法
解:海绵容易发生形变,通过海绵形变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
沙子不容易发生形变,不可以采用沙子代替海绵。
甲乙两图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两图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如图丁,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也不同,不能探究压力作用跟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相等,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控制压力相等,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形变;不可以;越大;乙;丙;没有控制压力相等;控制变量法。
压力作用效果通过容易发生形变的物体发生形变大小来反映,物体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从这两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物理量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本题通过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考查了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是很典型的一道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探究题,一定要熟练掌握。
16.【答案】解:床垫的重力:
;
床垫对床的压力:,
床垫对床的压强:
。
答:床垫的重力为200N;
床垫对床的压强为100Pa。
已知质量,利用计算床垫的重力;
床垫对床的压力等于床垫的重力,利用计算床垫对床的压强。
此题考查重力和压强的计算,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难度不大,关键是知道床垫对床的压力等于床垫的重力。
17.【答案】解:
小刚所受的重力:
;
小刚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
小刚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
。
答:小刚所受的重力为500N;
小刚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知道小刚的质量,根据求出所受的重力;
小刚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18.【答案】解:该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
由可得,在不违反交通规定的情况下,该车对水平路面的最大压力:
,
该车的最大总重力:
,
由可得,该车的最大总质量:
,
则该车能够装“渣土”的质量:
。
答:该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
在不违反交通规定的情况下,该车能够装“渣土”的质量是78t。
该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求出其大小;
根据求出在不违反交通规定的情况下该车对水平路面的最大压力,即为该车的最大总重力,根据求出该车的最大总质量,然后求出该车能够装“渣土”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第12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