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9) 高中信息技术 第二章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2019) 高中信息技术 第二章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3-25 10: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典型信息系统
事项
具体操作
登录系统
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
选择行程
选择车票性质、出发地、目的地、出发和返程(如有需要)日期、乘车人身份证、车次类型等信息。
生成订单
确认信息,系统生成订。
支付费用
用户通过合适的网上支付方式在线支付订单费用。
获取票据
网络订票系统根据用户选择的送票方式为用户提供票据。
2、信息系统的组成:由用户(使用者、维护者、管理者和设计者)、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资源等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
信息系统的功能:
(1)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把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或信息收集并记录下来,整理成信息系统要求的规范格式和形式,作为信息系统的输入数据。如订票系统所接收的列车班次信息、座位信息、用户信息等都需要有统一的规范格式。
(2)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对输入或条件做出的系统响应或转换,包括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和存储。
(3)信息系统的存储功能:指将获得的或加工后的信息和数据保持起来,以备将来应用。
(4)信息系统的控制功能: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
(5)信息系统的传输与输出功能:把经过信息处理生成的游泳的信息进行传递,并以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
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的作用
(1)数据存储、加工、计算、分类整理
(2)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和对各种设备的实时控制
(3)移动终端实现人机交互(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
5、计算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变革。
6、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存储程序方式;指令串行执行,并由控制器加以集中控制;单元定长的一维线性空间的存储器;使用低级机器语言,数据以二进制表示;单处理机结构,以运算器为中心。改进后的冯·诺依曼计算机使其从原来的以运算器为中心演变为以存储器为中心。从系统结构上讲,主要是通过各种并行处理手段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
计算机的系统架构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字长是CPU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长越长处理能力就越强。常见的微机字长有8位、16位和32位。
(2)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中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MIPS为单位
(3)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
(4)外设配置:外设是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5)CPU主频:CPU是决定笔记本电脑的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计算机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在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即中央处理器在单位时间内平均运行的次数。
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1)硬件和软件(2)移动互联网(3)云计算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的一个典型应用,是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和服务器利用计算机网络共同完成任务的一种超级计算模式,其本质为分布式的计算和存储。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