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案例《京剧脸谱》
一、案例背景
美术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教师要在新课标精神和有关理念指引下,着眼于童心释放,保护学生独特个性,并应当给予每一个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我在处理《京剧脸谱》教材时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对我国的戏剧艺术有所了解的情境下,在开放、轻松的心境下完成脸谱图案的绘画,避免走进传统教学的模式圈套。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过去美术教学中注重技能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京剧脸谱图案和色彩的象征意义,能够根据谱式制作立体面模并描绘一个京剧脸谱。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观察、绘制过程中,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基本特点,学习京剧脸谱的绘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培养对京剧脸谱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要求与重难点
1、基础层面:根据谱式用水溶画棒在脸谱模版上,画成一个京剧脸谱造型。
2、拓展层面:用水粉颜料在脸谱模版上绘制京剧脸谱。
3、重难点:立体京剧脸谱制作以及脸谱图案对称性的描绘
四、教学准备
1、学具:脸谱模版、水溶画棒、水粉色、调色盘、毛笔、剪刀、彩纸、胶水
2、教具:课件、京剧脸谱资料、脸谱模版、绘制工具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研讨
1.伴随京剧旋律,欣赏京剧人物造型
讨论:包拯、关羽、曹操等人物的脸上,为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不同?
(学生对中国京剧脸谱并不陌生,特别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但是对脸谱的谱式以及脸谱色彩的象征性等还不够了解。)
2.引出课题
3.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简单介绍京剧脸谱中几种基本的谱式
(京剧角色类型俗称“行当”,主要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气质等划分,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脸谱是我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京剧脸谱艺术,以精巧的构图、绚丽的色彩、细腻的线条、勾揉抹的手法创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神态各异、想象丰富的脸谱艺术形象。 京剧脸谱谱式约十余种,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子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
(二)观察与示范
1.讨论:京剧脸谱是怎样运用色彩塑造人物形象的?
出示学生比较熟悉的京剧人物造型,通过欣赏与观察,了解脸谱色彩的象征性。
(京剧脸谱的颜色使戏剧中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是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
(红脸: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和性格;黑脸: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和性格;白脸:表现阴险、疑诈的人物和性格;绿脸:表现顽强、暴躁的人物和性格;蓝脸:表现刚强忠勇、有心计的人物和性格;黄脸:表现骁勇、凶暴的人物和性格;金银脸:表现各种神怪。)
2.教师小结
① 京剧脸谱的颜色具有象征性,不能随意涂色;
② 脸谱图案大都是左右对称的;
③ 图案纹样与角色个性的象征意义。
(三)示范与练习
1.示范脸谱的绘制步骤
① 剪出外形,剪、折并粘贴;
② 拼装鼻子部位;
③ 定出中轴线,画出眼、嘴的位置;
④ 按脸谱谱式用铅笔勾勒图案;
⑤ 用水溶画棒涂色。
(示范时强调:① 京剧脸谱图案大都为左右对称,在用铅笔勾勒时,应注意对称描绘。② 有些京剧脸谱图案比较复杂,绘制时可适当简化。③ 不能在颜色上来回涂染,以免将下面颜色带起。)
2.学生在脸面模型上绘制脸谱
(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一些京剧脸谱图案,供上课时欣赏与临摹。如黑脸的包拯,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羽,蓝脸的窦尔敦,金脸的二郎神等)
3.作业要求
① 脸谱造型图案对称,色彩鲜明,整洁。
② 可以用水溶画棒涂色,也可以用水粉画颜料涂色。
(四)展示与评议
1.依据不同谱式或色彩,分类展示学生作业
2.自评:说说绘制的感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根据作业要求互评
4.教师点评,表扬有创意的作业,肯定学生耐心、细致的作业态度
5.教学拓展
欣赏利用各种材料绘制的京剧脸谱,鼓励学生进一步尝试。
(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如彩纸、软陶等剪贴、塑造京剧脸谱。中国的很多地方戏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脸谱艺术,可以尝试了解绘制。)
六、教学后记与反思
《京剧脸谱》一课属技法课,如果不认真分析教材与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在课堂上进行技法的灌输,使学生被动、枯燥地接受,这既违背新课标的理念,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的形成。因此课前我让同学们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有关脸谱的知识及其图案,初步了解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脸谱图形创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拉近学生与戏剧的距离,素材选择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让学生轻松参与,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作业效果来看,取得了教好的效果,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发挥。
当然,教师的过多示范,会对学生的创造思维造成一定的局限影响,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创造力。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一堂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美育才能得以真正的生根发芽。我要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效率,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让儿童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孩子们创新的摇篮!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