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2、实施
3、结果
(1)时间:
(2)目的:
(3)基本任务:
(4)中心:
(1)成就
(2)结果
(3)意义
1953—1957年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
一大桥、二铁路、三公路、四工厂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
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
2、性质、地位
:
3、内容
4、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颁布时间、机构:
2、性质、地位:
3、内容
1954年9月、北京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制定《
》
(2)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原因:
2、方式、目的:
3、原则:
4、方法:
5、阶段:
6、结果:
①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
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原因:
②农民要求进行互助合作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原因:
2、方式、目的:
3、原则:
4、方法:
5、阶段:
6、结果: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
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自愿互利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合作化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合作化--合作社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合作化--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苏州刺绣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2、目的
3、时间
4、方式
5、政策
6、结果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1)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
消极方面
(3)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2、目的:
3、时间:
4、方式:
5、政策:
6、结果:
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954年起--1956年底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1956年底,基本完成。
实现了和平过渡,
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重庆群众庆祝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黑龙江哈尔滨市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
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
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
同仁堂经理乐松生
同仁堂率先实行公私合营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
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荣毅仁
四、三大改造
1、性质:
2、内容/含义:
3、时间:
4、意义:
5、缺点: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1956年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4)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共37张PPT)
1950年土地改革
---农民土地私有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三”
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
指社会主义改造(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老农民的烦恼
时间:1952年的某天午后
地点:某村的村口大树下
人物:张老汉、王老汉
李老汉、赵老汉
仔细听一听他们都
有什么烦恼?
李老汉在旧社会没有自己的土地,靠租种地主的土地和借高利贷生活;新中国建立后,李老汉在1952年春天的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本以为这下能过上好日子了,但是他很快发现单靠自己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自己还没有耕牛,也没钱买种子;后来好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老汉为了活命,在冬天只得把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
①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②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③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④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
⑤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1950年土地改革
——农民土地私有制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背景(必要性)
①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③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需求。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背景(必要性)
2
改造方式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生产资料私有
生产资料公有
土地、农具入股,成为集体财产
社员把原有的界线平掉,将分散的各块土地连成一片
检查入股农具
土地交公
国家投资
太分散
很脆弱
要集中
机械生产
集体经营
1953年-1956年
引导农民导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目的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农业互助组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原则
自愿互利
结果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时间
目的
过程
原则
结果
方式
目的
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这是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
1956年三大改造时,北京郊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方法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合作社成员可以……
合作改善农具
学习科学选种
兴修大型水利
交流生产经验
农民“工资”凭证
公布年终结算
享受丰收喜悦
不仅如此,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王国范的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呢!
单干邀伴变互助,
小组联起变大组,
大组变做合作社,
领导要靠党支部
李老汉入了生产合作社后,和其他社员一起齐心协力,埋头苦干,社里庄稼大丰收,李老汉分到了许多粮食,很快还清了高利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李老汉的新生活
1955年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
方式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
结果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改造
4
性质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总结: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实行合作化的实质是什么?
1、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2、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
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
1955年10月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座谈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天津市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保定市私营百货业的工商业者踊跃签名申请公私合营
上海市工商业者家属代表写保证书表示拥护私营
公私合营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目的
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
时间
1954年—1956年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方式
4
创举
企业
国家所有(公有)
资本家所有(私有)
主
合作
赎买
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
和平赎买(赎买政策)
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956年1月15日,南京市各行各业参加游行申请公私合营,资本家和私营业主高举“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标语。
相关链接
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
(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
股息,年息为5%
“赎买”政策
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一大创举。
2.应用题:
这道数学题里出现的情景都是当时真实的情况,来算算吧!
依据国家政策,已知一位资本家的企业公私合营时核定资产2500万元,国家十年内每年发给股息,年息为5%,求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多少股息?十年共得多少股息?
2500×5%=125(万元)
125×10=1250(万元)
答: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125万元,
十年共得1250万元。
1.问答题:
苏俄在十月革命后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没收了资本家的企业。那么资本家的财产剩下多少?
答:0
(哈哈,太简单了!)
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重要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好内外。
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
作为受皮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
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和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重要企业之一。
电视剧《大宅门》就是以同仁堂为原型。
同
仁
堂
的
商
标
同
仁
堂
的
新
貌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市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荣氏第三代荣智健
公私合营企业焕发新生
王致和臭豆腐
王老吉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前所有制性质
途径
改造后所有制性质
农业合作化
社会主义公有制
个体农民私有制
个体手工业者私有
手工业合作化
社会主义公有制
行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后,“鼎丰真”获得了壮大与发展,成立了“鼎丰真”食品店。
1952年公私合营,末代老板杨福来。在中国餐饮业500强中,全聚德排名为中式正餐之首。
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你知道哪些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
四、三大改造的完成
1
2
意义
3
局限性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①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实质、基本任务
近、现代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历史事件?
①鸦片战争
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③三大改造的完成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课堂小结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1、三大改造的内容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实现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是1956年。
4、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
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是指赎买政策。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下列事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B.土地改革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工商业公私合营
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A.1949
B.1956
C.1978
D.1980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B
C
1、“三大改造”中,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形式主要是(
)
A、公私合营
B、赎买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全行业公私合营
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
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推动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展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采用合作化运动
C.开展公私合营???????????
D.组织生产合作社
A
C
5、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
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6、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