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3.最后一次演讲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
卑劣( ) 蛮横( ) 屠杀( )
捶击( ) 赋予( ) 恐怖( )
离jiàn( ) 卑bǐ( ) wū miè( )
捶打
liè
mán
tú
chuí
fù
bù
间
鄙
诬蔑
héng
hèng
诬蔑
竹篾
铁锤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班主任挑拨离间,批评了屡犯错误的程航同学,表扬了敢讲真话的冯博同学。
B.上课迟到了,她向老师报告后,偷偷摸摸地来到自己的座位上。
C.中美贸易冲突中,美国方面一再出尔反尔,每一次都有光明正大的理由。
D.七十年前,多少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筑成了通往新中国的道路。
【解析】A.“挑拨离间”指搬弄是非,引起争端,使别人不和。是贬义词,用在句中褒贬失当。B.“偷偷摸摸”形容瞒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道。是贬义词,用在句中褒贬失当。C.“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荡,行为正派。用在句中与“出尔反尔”相矛盾。
D
4.按要求改正下面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3分)
“五四”青年节前夕,①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②幸福社区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③大学生李航演讲时手舞足蹈,激起阵阵掌声。最后,经组委会评选,李航同学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1)第①处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标点使用有误,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处成语使用有误,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应改为“增强”。
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手舞足蹈”可改为“情真意切”或“声情并茂”。
5.下列各项分析和判断,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屠杀”“蛮横”“毒手”“毁灭”这几个词语的感彩相同。
B.“光明正大”“遭此毒手”“反动势力”“挑拨离间”分别是并列、动宾、偏正、补充短语。
C.“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这句话运用了设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D.“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这是一个祈使句。“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这是一个感叹句。
【解析】A.“毁灭”是中性词,其他是贬义词;
B.“挑拨离间”是并列短语;
C.“你们还有几天?”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
6.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B.人心非常 团结 斗志昂 自由可待
C.人生极端 痛苦 意志坚 真理永存
D.人民无比 沉痛 志不绝 前途光明
A
阅读“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完成7~10题。(13分)
7.选文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2分)
8.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4分)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你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黑暗”指反动统治,“光明”指人民解放。
9.赏析下列语句。(4分)
(1)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2)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反动派垂死挣扎及斗争更加残酷。
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强大力量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10.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1.(江西中考)班级拟开展“说教养”主题演讲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演讲稿。(6分)
材料一 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材料二 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傅雷)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利哈乔夫)
材料三 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
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颜面尽失。
示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什么是教养呢?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周总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待人谦虚、礼仪得体、遇困难不气馁、有成绩不骄傲。同学们,让我们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吧!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反动派挑拨离间(jiān),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jià)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B.历史赋于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需完成这任务!
C.你们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暗杀后还要诬蔑(miè)李先生!真是无耻呀!我们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hèng)下去的!
D.闻一多先生锤击着桌子,愤怒地说:“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bù),正是他们快要毁灭了啊!”
【解析】A.挑拨离间(jiàn);B.赋于——赋予,必需——必须;D.锤击——捶击。
C
2.学校“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组委会已邀请到资深记者吕女士担任评委,现请你将本次大赛的相关事宜通过电话告知她。选出下列表述最准确、语言最得体的一项( )(3分)
A.7月3日下午两点,在我校礼堂举行“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请您参加。
B.吕女士,您好!请您来我校参加“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
C.吕女士,您好! 7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届时请您光临指导。
D.吕女士,您好!7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请您必须准时到达现场!
C
3.综合性学习。(9分)
201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伟大祖国的七十华诞。学校准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者,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2)小明向你请教撰写演讲稿的技巧。你会给小明提供哪些写作技巧,帮他写好演讲稿?(至少说出三点)(4分)
示例:歌唱伟大祖国,抒发爱国之情
示例:①演讲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②表达观点要明确,思路清晰;③开头要吸引听众,结语要有效地调动听众的情绪(或将听众的思考引向深入);④语言要凝练且有感染力;⑤善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3)小宇作为选手,对参加演讲比赛信心不足。你会用怎样的话语鼓励他增强自信?(3分)
示例:小宇,你的演讲稿写得很棒,最近练习得也很努力,相信现场比赛的你同样是最棒的!请相信自己!
材料一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节选自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材料二 “亲爱的同志们!”
他的声音是平和的,但是却掩盖不了他内心的激动。
“朋友们,现在我又回到你们中间,回到自己的战斗岗位上了。回到这里,我感到非常幸福。在这里,我看见许多老朋友。在奥库涅夫那里我看了不少材料,知道咱们索洛缅卡区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新团员,铁路工厂和机车库的工人也不再偷偷做私人打火机这类私活,而是从废车堆里拖出一些已经报废的火车头并进行彻
底修理。所有这些都是表明我们国家正在复兴,正在强大起来。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大有作为的。朋友们,难道我能在这样的时候死去吗?”说到这里,他的两眼闪闪发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节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材料三
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
[法]雨果
各位先生:
现在入土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个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名列前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属于佼佼者。他才华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①,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骤然之间就是现实的帷幕撕开了,留下一条宽缝,立时露出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
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哲学家,这思想家,这诗人,这天才,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
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人民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骤然投入未知之乡,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不是未知之乡!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生!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是英灵!
(节选自《名人演讲词》,华语教学出版社,有删改)
【注释】①一部书,指法国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9部小说。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
4.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5.概括梳理材料三的演讲思路。(3分)
演讲者
演讲目的
演讲风格
闻一多
悼念李公朴
慷慨激昂
(1)
回到战斗岗位表达心声
(2)
雨果
悼念巴尔扎克
(3)
(1)保尔 (2)热情洋溢 (3)崇敬肃穆(或深沉激昂)
先表达对巴尔扎克之死的哀悼之情,突出他是“天才”,接着盛赞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所取得的成就,最后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再次表达对巴尔扎克的敬仰和赞美。
6.揣摩下面的演讲词,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
(1)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借鉴材料二中的画线句,从表情和动作的角度设计这句话的演讲技巧)
(2)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饱满”为何要重读?)
读这一句宜握紧拳头或挥动拳头,神情严肃,目光坚毅,炯炯有神望向前方。
“饱满”重读,能突出巴尔扎克精力充沛、创作丰富,成就卓越、贡献巨大,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7.三则材料都谈到了生与死,具有巨大的思想力量,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请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他们生死观的理解。(3分)
示例:在民主斗争年代,为追求真理正义,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惜牺牲生命;在建设发展时期,即使身处困境,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用好生命,无私奉献;在革命进步的队列中,就要洞察生活,升华生命,创造价值。有利民众,生死以赴;个人得失,等闲视之。这样的人,能够向死而生,生命获得永恒。
读书要诀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选自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字篇》)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1)不可倒一字( )
(2)自晓其义也( )
(3)心既到矣( )
颠倒
通晓,明白
已经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10.文中提到的读书方法有哪几点?请简要说明。(3分)
就是说书读得熟练了,不必等待解说,自然就明白书中的道理了。
①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②不可牵强暗记,要多诵读;③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最急。
【参考译文】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也不可以少读一个字,还不可以多读一个字,更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练了,不必等待解说,自然就明白书中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迫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