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考向多视角同步训练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基础过关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评卷人
总分
得分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山东泰安六三制中考,26)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2018甘肃中考,8)下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此文引发的思想解放实践是检真理的唯标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3.(2020湖北宜昌中考,36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开启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巨变的重大事件是
(
)
A.开国大典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4.(2020浙江衢州中考,13)人民日报社论《伟大的丰碑辉煌的岁月》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这里”是指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5.(2019北京师大附中期中,11)国外一位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与此观点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6.(2020山东济宁中考,14)春联的内容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下列春联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气象的是
(
)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
C.总路线大放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
D.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7.(2020贵州黔东南中考,9)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表中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其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推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8.某同学通过《人民日报》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有一位“冒富大叔”不姓冒,名叫彭秋杨,喜欢即兴创作“顺口溜”:方法一改就变灵,种田种地自做主,勤劳耕种增收入。这个“顺口溜”称赞的是
(
)
A.土地革命
B.地主减租减息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2020内蒙古霍林郭勒五中6月月考,13)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六大
10.(2020黑龙江大庆中考,24)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四个经济特区。下列哪座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
)
A.珠海
B.汕头
C.深圳
D.厦门
11.(2018山东烟台中考,17)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增设海南岛为
(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特别行政区
12.(2020四川广元中考,9)阅读下面“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
(
)
A.对外开放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
C.开放沿江、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和沿边城市标志着开放深入内地
D.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13.(2019河南周口鹿邑期中,14)2001年12月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
(
)
A.加入国际经济组织
B.加入联合国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加入世界卫生组织
14.(2020四川泸州中考,8)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其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5.(2020四川凉山中考,6)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的是
(
)
A.全面建成和谐社会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深化改革
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16题10分,第17题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1分,共40分)
16.(2018湖北宜昌期中改编,22)(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并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发表了一系列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1)材料一批判的是什么错误方针?(2分)
(2)这个错误方针在什么时间的什么会议上受到彻底批判?(4分)
(3)这次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是什么?(2分)
(4)上述两则材料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17.(2020山东聊城中考,33)(9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1)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分)材料中的“新体制”指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科学发展观”于哪一年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分)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实现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何重大意义?(3分)
18.(2019江苏仪征期中改编,26)(10分)某校以歌曲中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现收录几首歌曲,请你帮忙解说。
歌词一“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
歌词二“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驱散乌云见太阳…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翻身农奴把歌唱》
歌词三“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一中提到的“中国命运自己主宰”始于哪一事件?(1分)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国际影响?(2分)
(2)《翻身农奴把歌唱》是藏族民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人民政权对西藏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其发生
在哪一年?(1分)
(3)歌词三中的“老人”指的是谁?(1分)根据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位“老人”?(2分)1992年,又是
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
19.(11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中共七大确立了什么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1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
相结合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分)
(2)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什么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1分)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影响下,成为对外开放“窗
口”的是哪座城市?(1分)
(3)请在年代尺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2分)
材料二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九大报告
(4)中共十九大确立的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2分)
材料三
(5)以上三幅图片材料反映出的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彰显出的抗疫精神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单元基础过关测试卷
选择题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C
C
C
A
D
D
B
D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A
D
C
B
A
1.C
本题切入点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首先否定”。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人们精神上的枷锁,首先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择C项。
2.C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伟大转折”是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选择C项。
3.C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选择C项。
4.A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选择A项。
5.D
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故选D项。
6.D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选D。
7.B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第一年秋,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
8.D
根据“方法一改就变灵,种田种地自做主,勤劳耕种增收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3年,已基本在农村普遍实行。故选D
9.B
结合教材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故选择B项。
10.C
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故答案选择C
11.A
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故选择A项。
12.D
本题是否定型的选择题。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现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选择D
13.C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故选C。
14.B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B符合题意;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A排除;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排除;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排除。故选择B。
15.A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全面建成和谐社会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A项符合题意。故选A。
16.【答案】:(1)“两个凡是”。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可知,批判的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受到彻底批判。第(3)问,197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第(4)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7.【答案】:(1)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时间:2012年。意义: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有利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材料一中的“新体制”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依据材料二“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结合所学可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有利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8.【答案】:(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国际影响: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措施:和平解放西藏;时间:1951年。
(3)“老人”:邓小平;评价: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事件:南方谈话。
【解析】:(1)根据歌词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命运自己主宰”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产生的国际影响是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
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词三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歌词三中的“老人指的是邓小平。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19.【答案】:(1)毛泽东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邓小平理论;深圳。
(3)中共十九大。
(4)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5)抗疫精神: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大爱无私、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无畏等。
【解析】:(1)(2)(3)为基础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4)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5)开放性问题,依据材料三中三幅图片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