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考向多视角同步训练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能力提优测评卷)
题号
一
二
评卷人
总分
得分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湖南长沙中考,17)“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且立即动员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材料所表述的政治路线来自
(
)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2.(2020北京东城五中分校线上学习诊断,16)《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中评价某人物,“(他)奠定了中国变革的思想基础,并在他掌控的时间里主导了整场变革的节奏。这个小个子的四川人有着惊人的坚忍和洞察一切的政治决断力”。其评价的人物是
(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孙中山
D.刘少奇
3.(2020山东烟台中考,13)下图所示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4.20世纪70年代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签下包干到户的契约(见下图)。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5.(2019河南洛阳洛宁期中,16)一位工人兴奋地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只要大家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
家的收入就多了。以后再也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了。”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进行
(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对外开放
6.(2020四川广安中考,7)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7.(2020北京中考,19)深圳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现在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迈进,深圳成为“窗口”的起点是指
(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成为首批经济特区
D.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8.(2019山东潍坊诸城期中,19)“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大连等沿海城市
C.设立上海浦东新区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9.“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路线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
)
A.“一化三改”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一国两制”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0.(2020四川自贡中考,12)吴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板书“三步走战略”“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教学的内容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2020山东滨州中考,14)下面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党带领中国人民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与1978年、2017
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写
(
)
A.伟大转折、打开国门
B.高举旗帜、决胜小康
C.打开国门、高举旗帜
D.伟大转折、决胜小康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
A.美好生活
不协调不充分
B.幸福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C.幸福生活
不协调不充分
D.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13.(2019辽宁辽阳灯塔二中期中改编,17)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下列属于中国梦的内容的是
(
)
①国家富强
②科技领先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2020安徽芜湖期末,11)以下为1978—202年在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企改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5.(2020山东临沂中考,15)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次“全会”是
(
)
A.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共40分)
16.(2020重庆中考B卷,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朝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至1920年底,留法勤工俭学生人数约计1700人。遭受一战打击的欧洲经济萎缩。远涉重洋来到欧洲的勤工俭学生,遭受到苦力待遇,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以掠夺别国和本国劳动者生存的事实。他们深切感受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和剥削、压迫、战争密不可分的,想免除这些灾难,必须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他们逐渐抛弃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信仰,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建立共产主义组织,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卫金桂等《一战后的旅欧华工、勤工俭学生与中国社会主义运动》
材料三
自1980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留法勤工俭学生受到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及其成效。(4分
(4)综上,你可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
17.(2019湖南永州江华水口中学期中改编,13(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强调首先一定要解放思想,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就要亡党亡国。”
(1)根据材料一思考,邓小平强调了什么问题的重要性?(2分)为此,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了什么指导
方针?(3分)
材料二
某人在谈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说:“我们不是为革命而革命,不是为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根据材料二思考,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3)根据材料三思考,“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中心是什么?(2分)
材料四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说明精神文明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益处。(3分)
(5)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你觉得我们应如何应对?(2分)
18.(14分)关注民生和发展经济关乎着国家稳定社稷安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
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材料二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就翻了身,打心里乐开了花。
材料三
国民收入是反映社会居民贫困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下是我国1952—2002年国民收入变化图。
(1)请将材料一中空格处补充完整。(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使小岗村发生可喜变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3分)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收入的变化,请任选一个阶段(1952—1962年1962—1972年,1972-1982年,1982-1992年,1992—2002年),说出这一阶段国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政策,谈谈你的感想。(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单元能力提优测试卷
选择题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C
A
B
A
C
C
C
A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D
D
C
D
D
1.C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可知,该会议后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故选C项
2.A
本题切入点“1978”“奠定了中国变革的思想基础”“四川人”,结合教材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主持会议。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选择A项。
3.B
从图片信息可知,从“1981年”到1983年”,粮食产量剧增。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行,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
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故选择B项。
4.A
农村改革以前,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和政社合一的体制弊端,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支配权的同时,也失去了劳动积极性,所以A项叙述不正确。
5.C
根据材料中“厂里开会了”“不吃大锅饭了”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1984年后,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分配制度方面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制度。故选C项。
6.C
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择C项。
7.C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故选择C项。
8.A
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始,故选A。
9.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概括能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故选B项。
10.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过程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7年,中共十七大,胡锦涛提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因此这体现了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选D项。
11.D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作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故D符合题意。
12.D
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选择D项。
13.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故C正确。
14.D
结合教材可知,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
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故选择D项。
15.D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故选择D项。
16.【答案】:(1)修筑道路,设置亭驿;设置供应商路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2)勤工俭学生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抛弃了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3)方式:与外商开展经济合作,引进设备和技术。成效:促进特区经济迅速崛起。
(4)对外交流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
【解析】:(1)依据材料一可知,汉代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修筑道路,设置亭驿;设置供应商路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2)依据材料二“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以掠夺别国和本国劳动者生存的事实。他们深切感受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和剥削、压迫、战争密不可分的,要想免除这些灾难,必须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抛弃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信仰,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建立共产主义组织,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可知,勤工俭学生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深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抛弃了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3)依据材料三“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可知,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是与外商开展经济合作,引进设备和技术;由材料三“自1980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得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成效是促进特区经济迅速崛起。(4)结合材料一、二、三言之成理即可。如:对外交流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
17.【答案】:(1)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目的: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工作中心:经济建设。
(4)有利于吸收外资、侨资,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5)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据材料一中的“邓小平强调首先一定要解放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邓小平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为此,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2)据材料二中的“我们的目的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可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因此“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4)据材料四的信息可知,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益处包括:有利于吸收外资、侨资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5)本问是开放性设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18.【答案】:(1)补充: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举措: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3)示例:1982—1992年这一阶段国民收呈较快增长的趋势。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也可以选其他阶段进行观察国民收入变化趋势,然后分析原因)
(4)感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策制定从国情出发;等。
【解析】:(1)根据材料时间和相关文献可知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根据材料中的“小岗村”“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可以判断出使小岗村发生可喜变化的重大举措是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3)任选一个阶段根据国民收入变化图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4)结合上述分析从党代表的利益、政策制定同国情的结合等方面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