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古诗词典攻关 第2轮 统编版课外诵读古诗词曲(48首)知识梳理—福建省2021年中考语文攻关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 古诗词典攻关 第2轮 统编版课外诵读古诗词曲(48首)知识梳理—福建省2021年中考语文攻关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5 16:04:57

文档简介

37.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
内容理解:首联扣题,抒情写景。诗人宦游咸阳,远离家乡,登上城楼,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
内容理解: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形象的勾画,点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后一句是千古传咏的名句,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
内容理解、表现手法: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历史的演变,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
炼字:“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表现手法:融情于景。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熔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主旨情感】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
B.颔联实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
C.颈联对仗工整,对应词语词性相同。“秦苑”和“汉宫”运用借古讽今的写法。
D.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的成分,其余诗句都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
【解析】该诗首联扣题,抒情写景,诗人起笔直接抒发怀乡情愁,不是议论。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首联扣题,抒情写景,奠定基调。蒹葭、杨柳好似江南之景,千古万里之愁,以乡思为始。
B.颔联写溪云乍起,夕阳沉落,山雨将至,风声满楼,极力营造出自然环境的壮美之态。
C.颈联虚实结合,诗人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D.“莫问”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景物中思考历史教训;“流”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解析】颔联的景物描写层层推进,描绘了暴雨来临前的征兆,极力营造出一种萧条苍凉的氛围。B项“自然环境的壮美之态”表述有误。
3.请赏析“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诗。
这句诗是千古名句,常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它对山雨欲来、狂风四起的自然景象做了形象的描写,动感分明;也是对唐王朝危机四伏、暗含紧张气氛的形象勾画,寓意深远。
4.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表达效果。
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或:视听结合);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茵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或: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八年级下册
25.式微
《诗经·邶风》
?
内容理解: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紧接着交代原因。寥寥几句,写出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修辞:开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是故意设问,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
表现手法、情感:重章叠句,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表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短促,情调急迫。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形式,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有力地表达出服劳役者的痛苦心情,也反映出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主旨情感】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写出了服劳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式微式微,胡不归”是有疑而问。
B.“微君之故”中的“故”是缘故的意思。
C.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
D.该诗体现了《诗经》中常见的风格:内容极其单纯,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解析】诗歌开头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式微,式微”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天气不好,不宜劳动。
B.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表现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C.“胡为乎中露”中的“中露”就是“露中”,是为了押韵而颠倒使用。
D.诗中上下章只变换“故”“躬”二字,却使诗歌语义饱满、押韵和谐。
【解析】“式微”不是指天色不好,而是指天黑了。
3.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请具体说明。
诗歌运用设问的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发人深思,达到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4.“式微式微”和“微君之故”中的“微”意思一样吗?请简要说明。
不一样。“式微式微”中的“微”是“昏暗”的意思,“微君之故”中的“微”是“(如果)不是”的意思。3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北宋]苏轼
?
内容理解:上片写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两句,先是描写了一位独来独往、心事迷茫的“幽人”形象,随即由“幽人”到“孤鸿”,使这两个意象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象征。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
内容理解:下片把“孤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作者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在寂寞凄冷的沙洲,度过寒冷的夜晚。
表现手法、修辞、情感:词人运用了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孤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心怀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词人贬谪黄州时的孤寂处境和孤高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词人与“孤鸿”惺惺相惜,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
【主旨情感】这首词借月夜孤鸿的形象,借物抒怀,反映了词人因政治失意而自伤,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孤高自许、藐视世俗的生活态度。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交代了季节、时令,渲染了孤寂的环境气氛,暗示作者的心情。
B.“幽人”指佳人,上片第三、四句的意思是“有谁见到有佳人独自往来?仿佛那孤鸿的缥缈身影”。
C.“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一句,通过写孤鸿,抒发了作者知音难觅的孤独和伤感。
D.这首词属旷达之作,同时也不失词传统的审美婉约的特点。
【解析】这里的“幽人”不是指佳人,而是诗人的自称,塑造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形象。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上片在写环境、氛围、时间的基础上引出孤雁之事,下片集中写“孤鸿”。
B.“幽人”“孤鸿”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弱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C.“孤鸿”最后栖息于“寂寞沙洲冷”,表现出“孤鸿”的高洁孤傲。
D.这首词选景叙事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
【解析】“幽人”“孤鸿”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3.结合全诗,请赏析“孤鸿”这一意象。
“孤鸿”是作者的自喻,通过写“孤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心怀幽恨,表达出作者贬谪黄州时的孤寂处境;借助对孤鸿在寒枝间飞来飞去选求宿处的描写,反映出作者虽身处困境,仍不肯随意停止,宁愿在“沙洲”耐寂寞、忍寒冷,也要以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4.(2020·南充)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①《卜算子》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孤鸿”的形象表现出作者被贬黄洲时孤寂、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的情感。②《定风波》以自然界的风雨象征人生中的风雨,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11.逢入京使
[唐]岑参
?
内容理解: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在长安的家;“路漫漫”三字,给人茫然的感觉,说明离家之远。修辞:次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为下面写捎口信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
内容理解: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遇的意外,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恋之情。
【主旨情感】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托使者带平安口信以慰家人的场景,抒发了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诗人在长安的家。“东望”点明长安的位置。
B.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强调诗人思忆亲人的心情。
C.“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思亲之情溢于言表,为下文写“报平安”做了铺垫。
D.
第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第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相矛盾。
【解析】因为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的使者,正因为有浓重的思乡念亲之情,才在无纸笔顾不上写信的情景之下,托使者带个口信,第四句是把第二句中的浓重情感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二者并不矛盾。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故园东望路漫漫”中的“望”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漫漫归途中对家乡的思念。
B.“龙钟”在这里是泪流纵横的样子。“龙钟”“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C.“凭君传语报平安”全诗收束干净利落,但在简洁之中却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
D.诗歌情感复杂,抒发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情感。
【解析】A项“诗人在漫漫归途中对家乡的思念”的理解错误,此时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边塞的途中,并不是归途。
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所营造的意境。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亲人和家乡,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马上相逢”“传语”中蕴含着浓厚的情感,你是怎么理解的?
“马上相逢”写出诗人与使者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使者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亲的深情。“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亲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关心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6.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
内容理解、表现手法:先叙事后写景。首句设问点题,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次句写景,凄凉的秋夜之雨,愁随雨涨,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羁旅的孤独、凄凉和不得归之苦。
炼字:“涨”字用词准确,富有动态感。既写出巴山夜雨灌注秋池的景象,又流露出诗人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
表现手法:第三、四句由实而虚,把眼前的凄苦化成未来团聚的欢乐,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孤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归之情。
【主旨情感】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之境的凄寒和想象之境的温暖,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以及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跃然纸上。
B.“巴山夜雨”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前一句是想象与妻子或友人会面时的情景,后一句是实写,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含蓄隽永又曲折细腻。
D.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了他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解析】前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对夜雨景象的描写,属于实写;后一句“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对与妻子或友人会面场景的想象,属于虚写。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诗人身处巴蜀,为远方的妻子或友人写下了这首诗,“君”指诗人的妻子或友人。
B.第二句是实写之景,把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现实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从“未有期”“何当”中可以读出诗人对未来充满了绝望。
D.这首诗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解析】诗的后两句设想重逢后的欢悦情景,反衬今夜的孤寂,没有绝望之情。
3.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4.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
这句诗采用对比的写法,将“问归期”的满怀希望与“未有期”的无限失望相对照,表现了诗人无边思念的沉重和悲怆。4.夜上受降城闻笛(2020)
[唐]李益
?
画面描述: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烽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内容理解、修辞:全诗将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前两句写景,描写了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沙似雪”“月如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
?
内容理解:第三句写声,写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第四句写情,抒发诗人情感。“不知何处”写出了征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主旨情感】这首诗通过描写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以及如泣如诉的笛声,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怀的哀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这首诗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边塞雪夜的独特景色。
B.“沙似雪”“月如霜”形象地描绘出边塞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C.
第三句中的“不知何处”
写出了征人当时的迷惘。
D.该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思乡情愫和满心的哀愁。
【解析】诗歌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图。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深邃的艺术境界。
B.“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为后文“尽望乡”做铺垫。
C.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正面写情。“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不尽的乡愁。
【解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句。
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烽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4.有人说,“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句是理解本诗思想感情的关键所在。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阐述理由。
示例:我同意这种观点。在受降城上听到芦笛的声音,由诗歌最后一句可知这正是思乡之曲。这样幽幽的芦笛声音和受降城凄清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征人无尽的思乡之情。26.子衿
《诗经·郑风》
?
写作手法、修辞、内容理解:全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恋人的衣饰给女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以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表达方式、内容理解:心理描写。对恋人既杳无音信,又不见踪影的埋怨。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渴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
?
内容理解:点明地点,写女子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修辞、内容理解:诗中仅用“挑”“达”二字表现女子的动作行为,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刻画出一个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恋人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的女子形象。末尾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子强烈期盼的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主旨情感】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歌的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B.“纵我”与“子宁”一句,刻画出女子渴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表现了女子的娇嗔之态。
C.诗中表现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和“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
D.全诗三章,运用的是顺叙的手法,将女子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描写出来。
【解析】全诗运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先写了女子等待恋人时的焦急心情,然后再写在哪里等待和为什么这样焦急。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全诗运用的是倒叙的手法。
B.两句“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反问,自此爱意全无。
C.末句的内心独白,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表现其强烈的期盼心理。
D.全诗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
【解析】“纵我不往”虽然做出了强烈的反问,但她到底还是无可奈何,B项中“自此爱意全无”表述有误。
3.诗歌的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女子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将女子强烈期盼的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
刻画了一个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恋人的影子,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的女子形象。18.龟虽寿
[东汉]曹操
?
修辞:以神龟、腾蛇为喻,说明人的寿命是有限的。
哲理:诗人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
修辞、情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旁,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此句为千古名句,韵律沉雄,蕴含着诗人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
内容理解:呼应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哲理:诗人认为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身心愉悦,也可以延年益寿。诗人所说“养怡之福”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
【主旨情感】这是一首抒怀言志诗,诗人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解析】A项错误,该诗不是曹操赤壁兵败后所写;B项正确,“起兴”是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这句诗从神龟和腾蛇来说,然后从意境上来说,是运用了起兴的手法;C项错误,这句诗是说人寿命的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的,只要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就可以延年益寿,表现出“思想消极”;D项错误,《龟虽寿》是直抒胸臆,《观沧海》是借景抒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开头前四句以神龟、腾蛇为喻,揭示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的自然规律。
B.第五至八句从正面设喻,表明诗人不因年暮而消沉,蕴含着诗人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D.全诗以景抒怀,诗人虽已到暮年,但是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解析】全诗是抒怀言志,并没有以景抒怀,D项表述错误。
3.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句的意思是年老的骏马虽然卧在马槽旁,但它的雄心壮志仍然能够奔驰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止息。这句诗中蕴含着诗人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4.诗人所说的“养怡之福”指什么?
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因暮年而消沉,而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活力。2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
内容理解:首句点明时令,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阔大。
炼字:“平”写湖面之阔,“混”写水势之大。写出秋天的洞庭湖水面上涨,湖水浩瀚,水天相接的宏大气象。
?
修辞、内容理解: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宏阔壮观的景象。又由远及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雾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
炼字:“蒸”字写出湖面水气弥漫的状态;“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之态。
?
内容理解:从眼前景物转入抒情,写诗人面对浩渺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引荐,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表现、内容理解:“欲济无舟楫”,触景兴怀,就近设喻。诗人面对浩渺的湖水,想到自己满怀壮志,却无人知赏,不禁悲从中来。“端居耻圣明”,写出在这个伟大光明的太平盛世,自己却是闲居无聊。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
?
修辞、内容理解: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抒发了自己对政治的热情和希望,“垂钓”与“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要求援引的心情不难体味。
【主旨情感】本诗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通过抒发面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希望张九龄给予援引之意,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水面的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境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D.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四句中可以得出作者想做官却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抒发了自己对政治的热情和希望。
【解析】“波撼岳阳城”的意思是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不是岳阳城真的摇摇欲坠。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中“平”字写湖面之阔,“混”字写水势之大,表现秋天洞庭湖水面上涨、水天相接的宏大气象。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瀚,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写诗人面对浩瀚的湖水,生发感想,抒写想出来做官却无人引荐的心情。
D.尾联巧用典故,隐喻诗人想做官又没有途径,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张丞相引荐的情感。
【解析】诗人在尾联巧用典故,隐喻诗人想做官又没有途径,委婉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张丞相引荐的情感。
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上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简要赏析。
这两句诗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的景象。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9.竹里馆
[唐]王维
?
画面描述、内容理解: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不论是“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
意象:“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气氛
,烘托出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了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
表现手法:以动衬静,写月夜幽林的同时,诗人又写了弹琴、长啸,以声响衬托静境。
?
修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与自己心心相印的知己,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
【主旨情感】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以及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琴,一边长啸。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解析】诗中没有表达“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诗歌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B.诗中“幽”“深”二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深、静谧的气氛。
C.诗歌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D.诗歌前两句写“声”,后两句写“静”,生动地描绘了美好景色。
【解析】诗歌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4.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示例:赞同。①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衬托静境,即“以声写静”。②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30.送友人
[唐]李白
?
内容理解:首联交代了告别的地点、环境、透露出轻快明丽的气息。
画面描述: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修辞、炼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
内容理解:写离别的深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令人留恋而难舍难分,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修辞、情感:诗人借孤蓬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此地一别,离人就要像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天涯的深切关心,感情真挚。
?
修辞、内容理解: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诗人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
修辞:化用“萧萧马鸣”的典故,借马鸣之声作为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挥手”是分离时的动作,运用了细节描写,对于分离时的心理,用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主旨情感】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描写清丽如画的送别环境,营造出深情美好的送别气氛,抒发了作者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点出送别地点,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的洒脱豪迈。
D.该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解析】“挥手”是分别时的动作,“自兹去”指从此离去,没有体现出诗人的“洒脱豪迈”。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动静结合,“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
B.颔联“孤蓬万里征”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不舍之情。
C.颈联写分别时的寥廓背景,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对仗工整。
D.尾联运用典故,烘托出缱绻情谊。
【解析】“孤蓬万里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借孤蓬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
3.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展现的画面。
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
4.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去,友人骑的那匹离群的马萧萧长鸣。此联借助本不通人性的马的嘶鸣,表达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一细节描写更衬托了离愁别绪。29.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
内容理解:首联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近景刻画打下基础。
炼字:“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照”字将旭日东升时勃勃生机的景象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
表现手法: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静衬静,形象地描绘出古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渲染出古寺特有的幽深静谧的环境。
炼字:“幽”字着重突出此景的寂静,而这种静不是一般的静,是一种具有诗意的静;“深”字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祥和的氛围。
?
情感:上句表面上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
表现手法:以动衬静,以鸟儿衬托山谷的幽静。
?
表现手法:写钟磬声轻轻回荡,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映衬古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静境”。
【主旨情感】这首诗通过写清晨游破山寺后禅院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这首诗借题咏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仕途失意后的愤懑抑郁之情。
B.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诗人在“清晨”和“初日”之时“入古寺”,可见他对佛教圣地的向往。
C.颔联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古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D.颈联描写了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诗人借写鸟欢悦的情形和空灵的潭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的情怀。
【解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联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近景刻画打下基础。
B.颔联描写了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祥和的氛围。
C.颈联中诗人想借鸟儿之乐来排遣自己的苦闷。
D.尾联以动衬静,仿佛万籁俱寂,只有古寺的钟磬声,回应着大自然的静默无语。
【解析】颈联中诗人想借鸟儿之乐写自己的快乐。
3.请描绘“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颈联描绘的是一幅空灵幽静的画面。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欢唱;潭水清澈,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水中,心中的尘世俗念顿时洗涤。
4.品读诗歌,请说说诗人是怎样巧妙地将景、情、理融为一体的。
诗歌描写日照山林,曲径通幽,花木青葱,山水空明,钟磬声声等景色,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意境;禅房(院)环境的清幽雅致、山光水色的清明空灵,正与诗人去除杂念,追求禅意的心境相契合,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曲径通幽”蕴含了人生道路曲折、漫长(深远),需要人们不断探索的哲理。诗人就是这样巧妙地将景、情、理融为一体的。20.梁甫行
[三国魏]曹植
?
内容理解:开篇写自然现象,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修辞: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从自然现象写起,突出海边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
表现手法: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描写了海民生存环境的荒凉、恶劣。“剧哉”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
内容理解、修辞:这两句诗是对妻子、儿女整体形象的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贴切地写出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像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
?
内容理解:最后两句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承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感慨,深化了主题。
表现手法:以狐狸、兔子的行踪侧面烘托出海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海民生活的凄楚。
【主旨情感】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海民的贫困生活,反映海边乡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写的是自然现象,提醒最高统治者要关注民生。
B.颔联中的“剧哉”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C.从颈联我们可以想见海民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
D.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解析】“剧哉”译为“艰难啊”,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描写了海民生存环境的荒凉、恶劣。
B.“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是对妻子整体形象的描写,体现出海民生活方式的粗俗艰苦。
C.“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反衬出海边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及他们的恐惧与凄楚。
D.诗歌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海边农村残破荒凉的景象。
【解析】“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是对妻子以及孩子整体形象的描写。
3.“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塑造了“妻子”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塑造了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粗俗艰苦、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的妻子和儿女的群体形象。
4.请描绘出“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所描写的景象。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自由穿梭。40.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辛弃疾
?
内容理解: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首句是上片的中心句。连用两个“爱上层楼”,领起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
内容理解、炼字、情感: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尽”字极有概括力,包含着词人复杂的感受。词人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愁到极点却无话可说。“却道‘天凉好个秋’”,生动地表现了词人遍尝辛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了“愁”的深沉博大。
【主旨情感】这首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写出了人生的两种境界,写尽人生的无奈。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少年“爱上层楼”是“为赋新词”,寻觅愁绪。
B.“识尽”概括了词人半生的艰辛历程。
C.“欲说还休”暗含对朝廷的讽刺和不满。
D.此词上、下片“愁”的含义是相同的。
【解析】上片的“愁”是个人的离愁别绪,下片的“愁”是忧国伤时之愁,二者不同。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上片写少时无愁“强说愁”,描绘词人少年涉世未深、纯真无知故作深沉情态。
B.下片写出词人历经沧桑,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显示词人深沉的愁苦。
C.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全篇,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
D.全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
【解析】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3.词中连用两句“欲说还休”,有何妙处?试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
连用两句“欲说还休”,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充分表达了词人之“愁”的深沉博大。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整首词通过“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时期与“识尽愁滋味”的“而今”两相对比,抒发了郁结于胸的深沉忧愁和强烈愤懑。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壮志未酬的忧郁激愤之情。第二轮 统编版课外诵读古诗词曲(48首)
七年级上册
1.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
内容理解、炼字:“秋”点明远游时令,又烘托月色之美,“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第二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美妙。“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画面,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
写作手法、情感:寓情于景,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主旨情感】这首诗涉及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渐次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句中的“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B.第二句描写的意境空灵美妙。
C.第三句写出了诗人白天从青溪驿出发,乘船向三峡驶去。
D.末句的“思君”二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第三句中的“夜发”说的是晚上,不是白天。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句中的“秋”字既点明了远游的时令,又形容了月色之美。
B.“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了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画面,也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这首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皆为离别之作,均充满了离愁别绪和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
D.诗中的山月与人万里相随,明月可亲而又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解析】C项“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赏析有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人慰勉友人不要在离别之时悲伤。
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4.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同意,全诗以月为线索,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4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
内容理解:回想往昔在午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既照应题目,又引出对旧游的回忆。
?
内容理解:写景叙事。词人以春天的杏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映在杏花枝上所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词人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描绘出来。
?
内容理解、情感: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急剧变化的情况,表达了词人历经沧桑变化之后的沉郁伤感。
?
表现手法、情感:“闲登”一句点题,点明作词的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后两句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词人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
【主旨情感】这首词上片忆旧,下片抒怀,词人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落寞孤寂的情怀。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开篇以“忆”字领起,词人回忆往昔洛阳旧游的美好时光。午桥畅饮,豪英满座,地灵人杰,使人乐而忘返,透出一种疏放轻快的气息。
B.“长沟流月去无声”写出了清幽、明净、幽寂、雅致的情趣。桥下流水静静流淌,印在水上的明月好像也随流水而去,静景中却见出一种动态美。
C.下片是个人感情的抒怀。“二十余年”两句,包括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深刻内容;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万里奔波,九死一生,怎能不“堪惊”。
D.“闲登小阁”三句,词人暂时抛却国破之痛、流离之苦,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闲”字蕴含了词人内心淡淡的喜悦。
【解析】词人把国家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自己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从侧面显示出词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选项中“淡淡的喜悦”说法错误。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全词上下片都以回忆为主,描写了词人往昔在家乡与朋友一次宴饮的场景。
B.“杏花”一句,既点明了宴饮的时节,又描绘了一幅恬静、清婉、绮丽的画面。
C.下片的“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两句,表达了词人经历国家及自身沧桑变化的伤感。
D.全词抒情含蓄,情景交融,令人印象深刻。
【解析】这首词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是回忆;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故选A项。
3.结合全词,赏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妙处。
①视听结合,虚实结合。杏花粉白,花影参差,视觉上有光与影、虚与实的和谐。笛声悠扬,由月夜到天明。这两句词视听结合,内容丰富,营造出淡雅忧伤的意境,使人跟随词人陷入对往事的深深怀念。②承上启下。上承“忆昔”,是对“昔”的具体描述;下启“一梦”,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记叙和议论(抒情),表达了词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2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北宋]欧阳修
?
内容理解:上片主要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堤岸风景,描写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全词之眼。“绿水逶迤”“芳草长堤”写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
内容理解、表现手法:下片描写西湖船动不觉、沙鸟惊飞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下片首句以静写动,写出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的景象。末句却是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幽静,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
【主旨情感】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词人美好的心境、惬意的情怀。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了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片末句“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琉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解析】“惊起沙禽掠岸飞”是以动衬静。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短棹”二字委婉地写出了休闲的意味,“处处随”是全词之眼。
B.“绿水逶迤”“芳草长堤”写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C.词的下片以景结情,表现了词人追求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
D.全词通过多姿多彩的客观景物,烘托出一种舒畅和愉悦的气氛。
【解析】“西湖好”是全词之眼。
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意象?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描写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闲适恬静)之情。5.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
表现手法:将古人悲秋与诗人颂秋进行对比,然后直抒胸臆,热情赞美秋天,态度鲜明地否定了悲秋的论调,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
表达方式:借景抒情。用鹤直冲云霄的景象表现了秋日之壮美。
炼字:“排”字形象地写出了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昂扬奋发的斗志。
【主旨情感】这首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一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鹤一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C.“秋日胜春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一筹。
D.这首诗开篇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解析】“我言秋日胜春朝”运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比春日更胜一筹,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歌首句即明确指出每逢到了秋天人们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B.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进行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C.诗歌后两句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萧瑟,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D.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解析】这首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是积极乐观的情调,而不是“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3.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效果。
“排”在这里是“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4.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
诗人借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36.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
内容理解:首联提挈全诗。诗人紧扣题目,写了早行情景后,接着点明了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心绪。一个“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
画面描述: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表现手法:白描。选取十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渲染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
内容理解、炼字:颈联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一个“明”字,描绘了枳树白花照亮驿墙的景象,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
内容理解、表现手法:尾联承接上联,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眼前的“客行”与心中的“故乡”交织叠加,虚实结合。“杜陵梦”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中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
【主旨情感】这首诗选取富有意味的典型的意象,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第二句除了讲诗人自己,也适用于一般旅客。
B.颔联皆用名词,代表了四种景物。
C.颈联描写的是诗人刚上路的景色。
D.尾联中的“杜陵梦”写出诗人思家的心情,与前面的“客行悲故乡”相互照应。
【解析】颔联包含了六种景物,分别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客行悲故乡”中“悲”字,给全诗营造了悲伤凄凉的氛围,能够引起读者情感共鸣。
B.颔联纯然写景,不说辛苦愁思,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渲染出一幅荒山早行图。
C.颈联“明”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意在表现枳树的顽强,枳花的洁白。
D.尾联虚实相映,梦中故乡的生机勃勃与旅途景色形成鲜明对照,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解析】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3.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的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眼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4.“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45.南安军
[南宋]文天祥
?
内容理解、炼字:略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诗人至南安军,正跨越了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风雨”既指自然的风雨,又指政治军事形势。“梅花”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
内容理解、表现手法: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两个“出”“归”的重复对照,使得声情激荡。
?
内容理解: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城郭沦陷、国破家亡的痛惜之情。
修辞:用典。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的名句,下句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城郭犹是人民非”一句,流露出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表现手法:对比。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诗人的亡国之痛。
?
修辞:化用典故,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采薇”之义的心愿。
【主旨情感】这首诗写诗人被俘后押解途中经过家乡时的思想感受,表达了诗人准备以死报国、取义成仁的心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首联略写行程中的时间与景色,借“梅花”与“风雨”对照,突出了诗人心情的沉重。
B.颔联写诗人以拘囚身份途经故乡,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悲苦之情跃然纸上。
C.颈联将山河依旧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的亡国之痛和对恢复大宋江山的坚定信念。
D.全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写出了诗人被俘后经过家乡时真切的思想感受。
【解析】首联叙写行程中的地点与景色,没有交代时间。
2.下列对诗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首联中的“风雨”是指自然的风雨。
B.颔联写诗人行程的悲苦,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的重复对照,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C.颈联化用了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写山河仍在,城郭却已经沦丧,一切都无可挽回。
D.尾联运用典故,表明诗人决心绝食,死在家乡,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宁静和安慰。
【解析】首联中的“风雨”既指现实中的风雨,又指政治军事形势。
3.“风雨湿征衣”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绘出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兵败后就擒被押往大都受审的诗人及兵丁的征衣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兵败被俘的沉重心境。
4.结合《过零丁洋》,说说“饿死真吾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坚贞爱国的节操,以及誓死报国的决心。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南宋]陆游
?
炼字:“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内容理解:前两句描写现实。“僵卧”道出了诗人老迈的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卧”凄凉至极。“思”字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
表达方式:间接抒情。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的梦想付诸梦中,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内容理解:由现实转入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主旨情感】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僵卧”道出了诗人老迈的情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B.诗的第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C.诗的第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D.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解析】A项中一“僵”一“孤”,本凄凉至极,但诗人还“不自哀”是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没有“怀才不遇”之意。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诗歌开篇即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B.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命运岌岌可危。
C.诗的后两句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解析】“夜阑卧听风吹雨”是写实,不是写梦境。
3.“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4.梁启超对本诗诗人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诗人什么样的品格?结合具体诗句谈谈感受。
诗人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强烈感情至死不渝。诗人处境凄凉、艰难也“不自哀”,即使梦中也在驰骋沙场,杀敌立功。2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
内容理解、炼字:溪亭醉饮,不知归路,表示游兴沉酣,揭示了词人的倜傥豪放和洒脱情怀。“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为“溪亭”,时间是“日暮”;“沉醉”流露出词人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曲折地传达出词人流连忘返的情致。
?
内容理解:“兴尽晚回舟”承上启下,词人在此把自己的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写作手法:“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表现了词人忘情的心态。
?
修辞、情感:两个“争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描写出词人当时焦虑慌张及手脚并用划船的情形,表达了词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水鸟惊飞,又带给词人意外的喜悦。
炼字:“惊”字是惊慌、恐惧的意思,既暗写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主旨情感】这首词描绘了词人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词人追忆了一次十分有趣的郊游,表现了词人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上片第一句点明了地点、时间。地点是“溪亭”,时间是“日暮”。
B.“沉醉”表明词人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词人对美景的沉醉之意。
C.下片末句让我们联想到鸥鹭受惊纷飞的场景,带给词人意外喜悦。
D.这首词表明了词人晚年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解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常记”就是时常记起,表明词人对这次出游的情景难忘。
B.两个“争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词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C.“惊”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词人被小洲上的鸥鹭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D.整首词写词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解析】“惊”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而不是词人被小洲上的鸥鹭吓得惊惶失措的情态。
3.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这首词用词简练,像平常的口语一般,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画面感却很强,意境悠远,极富生活气息。
4.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
词人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些许“惊恐”,再到“鸥鹭”惊起的豁然开朗,词虽短,但感情变化却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8.潼关
[清]谭嗣同
?
内容理解:首句写潼关的历史和气势,“终古”点明了潼关历史悠久,“高云”突出了潼关高大雄伟。次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秋风吹散,写出了潼关的寂寥与辽远。一位豪情勃发、扬鞭策马的青年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
炼字:“簇”字以动写静,让人联想到白云朵朵、簇拥高城的奇景。
?
修辞、内容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黄河、秦岭,突出了黄河咆哮的气势和秦岭高耸险峻的形势。
写作手法:侧面描写。描绘了河、山不屈服、桀骜不驯的性格。
【主旨情感】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途经潼关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潼关雄伟壮观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第一句中诗人骑马登山,乘兴前进,赋予云以人的动作,高云簇拥,古城高度自现。
B.第二句显示出古城的寂寥与辽远。
C.第三、四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大河的粗野和群山的怨愤。
D.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想要冲破思想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感。
【解析】第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终古高云簇此城”一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B.第二句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增添了动感。
C.“河流大野”写黄河流入辽阔的平原还嫌拘束,正面描写了黄河的奔腾壮阔。
D.这首诗描写了潼关的独特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昂扬的情杯,豪情壮志溢于言表。
【解析】C项“正面描写”表达有误,应该是“侧面描写
”。
3.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景象。
天空中翻卷着一团团云雾,异峰突起,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那景象壮阔极了。一阵阵猎猎的秋风吹来,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了,古城又显出了它的寂寞。
4.有人说,本诗表现了诗人渴望冲破牢笼、勇往直前、追求自由的心态。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诗人当时就处在社会变革图新的潮流之中,这种心态是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诗人有这样的心态是自然而然的,也是水到渠成的。4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南宋]辛弃疾
?
内容理解: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被白发,欺人奈何”两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
内容理解、情感:词人展开想象,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表现了词人有志于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揭示了词的主旨。
表现手法:想象、象征。词人幻想飞入月宫,砍去婀娜婆娑的桂树,使洒向人间的清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了词人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们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主旨情感】这首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中的“飞镜”即“飞天之明镜”,这里指月亮。整句词的意思是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
B.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
C.“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化用了李白的诗句“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D.这首词的下片,词人展开想象,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表现了词人的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解析】“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是杜甫的《一百五日夜对月》中的诗句。
2.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作者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解析】“向嫦娥劝酒”理解有误,作者只是“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
3.“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运用了想象、象征(或比喻、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就会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4.词人在这首词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①词人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等词句,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功业难成的愤懑。②“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等词句,表现了坚定的报国理想:扫清朝廷的妥协投降力量,驱除入侵中原的外敌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九年级上册
33.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
内容理解:诗人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描绘了浓郁的秋色,引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
内容理解、表现手法:“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这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
内容理解: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寄寓了无限的人生感慨,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战乱迫害的遭遇。
?
内容理解: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四处流散,平时寄书信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繁,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含蓄蕴藉,具有无限深情。
【主旨情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普天之下共赏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却偏说“月是故乡明”,体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B.颈联上句说兄弟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朴素的叙述中饱含着诗人对弟弟深切的忧思之情。
C.尾联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宽慰: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
D.全诗前后照应,承转圆熟。“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长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
【解析】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亲人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繁,生死茫茫更难预料。表现了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断人行”写战事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一雁声”使边塞显得更加冷清沉寂。
B.颔联点明了时令,并且融情于景,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之情。
C.颈联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寄寓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D.尾联写亲人们四处流散,战事频繁,生死茫茫难以预测,无心阅读书信,含蓄慰藉。
【解析】尾联是写亲人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繁,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D项“无心阅读书信”说法有误。
3.“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运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人和对家乡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4.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46.别云间
[明]夏完淳
?
内容理解:首联叙事。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
内容理解: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面对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的现状,诗人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
情感: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
内容理解:尾联抒恢复之志。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主旨情感】这首诗追叙诗人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表现了诗人誓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三年羁旅客”中的“三”是概数。
B.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C.“欲别故乡难”中蕴含着诗人的国恨家仇。
D.尾联中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让人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解析】这里的“三”是确数,诗人自1645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鄂一带,后返乡,至1647年被捕,共三年。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自叙抗清斗争的种种经历,在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的辛酸与无限沉痛。
B.颔联诗人写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壮志未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抒发无比悲愤之情。
C.颈联袒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个“难”字,表达了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D.尾联以神话传说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
【解析】尾联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作者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和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
3.“无限山河泪”一句中“泪”包含了哪些情感?
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壮志未酬的感伤之情。
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中,诗人“难”在何处?
“难”在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无法尽孝;妻子孤守,生死不得相依。3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
内容理解、表现手法:这两句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形成了强烈对比,可见获罪之快。“九重天”借指皇宫九重,天威难测。“路八千”说明贬谪行程之远,命令之严厉。这两句诗高度概括,对比鲜明。
?
情感:抒发诗人“忠而获罪”的悲愤,“欲为”和“肯将”两相对照,表明诗人虽遭贬谪却不自悔的磊落胸襟。
?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
炼字:“横”字体现了阴云遮蔽秦岭的广度,表示回故乡、回朝廷的路已被截断。“拥”字体现了大雪纷纷的广度和气势,营造出开阔大气、气势雄浑之境,表现出悲壮之美。
?
情感:照应诗题。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主旨情感】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忠而获罪”并被贬谪的遭遇,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题目中“左迁”一词是“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诗人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诗人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解析】“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意思是“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传递出作者的刚直不阿之态。
2.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
C.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瘦马”,都是以马写人。
D.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解析】尾联沉痛地表达了自己将会客死他乡的幽怨,激情与忧伤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吐露了自己心中的怨愤不平和必死的决心。
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对比。“朝奏”和“夕贬”,“九重天”和“路八千”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自己“朝”_“夕”之间角色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
4.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赏析“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横”“拥”两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遮蔽秦岭、雪堵塞蓝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1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南宋]杨万里
?
内容理解:首句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
内容理解、炼字: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一个“赚”字,说明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一个“错”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
内容理解:这两句诗承接“错喜欢”,对上一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
修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放出”和“拦”赋予山以人的思想和性格,使山活了起来,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生动而富有情趣。
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主旨情感】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首句以肯定的形式提出论题,指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容易,人们往往会“上当受骗”,空自欢喜。
B.“错”字形象地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空落落一片惘然的失落神态。
C.“莫言下岭便无难”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感受。
D.正因为人们常常把下山看得比较容易和轻松,所以“莫言”,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
【解析】首句的“莫言”是否定的形式。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生活中、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诗人将生活中的困难比作山峰,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真评估自己所面对的困难。
B.第三、四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
C.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万山”以人的思想和性格。
D.诗歌启发我们不要被眼前的逆境所吓倒,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地克服困难。
【解析】D项“不要被眼前的逆境所吓倒”理解有误,这首诗意在告诉人们不要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
3.“放出”“拦”这两个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以人的思想、性格和行为,使山活了起来,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通过什么来表现这一深刻哲理的?
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哲理。47.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张养浩
?
内容理解: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至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
?
内容理解:昔日豪华的宫殿被“草萧疏,水萦纡”替代,更加重了作者的怀古伤今之情。“至今遗恨迷烟树”一句含有讽刺意味,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
?
内容理解:此句表明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悟,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功过成败到最后终成一片尘土的历史结局。
哲理:无论怎样叱咤风云,纵横万里,终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渐渐湮没,在无尽的沧桑中被遗忘,化为沉寂的黄土。
【主旨情感】这首散曲写作者从骊山上四顾,想到当年的秦朝宫殿,目睹现在的情景,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也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叹。
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草萧疏,水萦纡”突出了作者的怀古伤今之情。
B.“至今遗恨迷烟树”指出后人还牢记前朝败亡的教训。
C.这首散曲揭示了无论怎样叱咤风云,终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湮没的哲理。
D.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叹。
【解析】“迷烟树”说明后人已经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
2.下列对这首散曲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至今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无限感慨,并引出了下文。
B.“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对仕途渺茫的深层思考。
C.“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含讽刺意味,批评后人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
D.该首散曲从王朝统治者角度发表议论,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解析】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B项中“对仕途渺茫的深层思考”表述有误。
3.“当时奢侈今何处”这一问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概括回答。
①表达了作者对从古至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②引出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的内容。
4.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请分析《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小令从什么角度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
这首小令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作者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以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的现象。七年级下册
10.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
炼字:“暗”字是首句关键,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飞”字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修辞:次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
内容理解:这两句诗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起句即从笛声落笔,次句着意渲染,说它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
内容理解:写诗人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游子而言,为结尾“何人不起故园情”做铺垫。
修辞:末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思乡的情感。
【主旨情感】本诗主要叙述了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景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紧扣“闻笛”这条线索,抒写了诗人闻笛后孤寂的心情。
【解析】该诗没有表现吹笛人技艺高超的意味。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诗中“折柳”,是指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诗人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B.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思乡之情。
C.诗歌起句即从笛声落笔。诗人深夜难以成寐,忽而传来的几缕笛声触动了诗人的羁旅情怀。
D.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这首诗感人的地方。
【解析】“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3.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回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一词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分析。
“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时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在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后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13.泊秦淮
[唐]杜牧
?
炼字: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冷的景象,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修辞: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月色图,给人一种迷蒙冷寂之感。
画面描述:轻薄的烟雾和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冰冷的河水以及水边的沙滩,一幅朦胧、冷清的河边夜景图跃然纸上。
内容理解:“夜泊秦淮”揭示时间、地点,并巧妙点题,“近酒家”为下文描写“商女”做铺垫。
?
炼字:“犹”字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暗示晚唐统治者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愤。
修辞、表现手法:末句化用典故,借古讽今,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情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人表面上批评的是歌女,实际上批评的是沉湎于声色、不理朝政的晩唐统治者。
【典故运用】《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主旨情感】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晩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句表现了一种空寂冷愁的情调,隐含着诗人吊古伤今的特殊情感。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练而生动。
C.这首诗是借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作者目睹当权者昏庸荒淫,想到唐朝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增添无限感伤。
D.末句“犹唱”二字是以曲笔写深意,暗笑商女曲目不多,总是唱着那首《玉树后庭花》。
【解析】D项“暗笑商女”有误,诗中是借“商女”讽刺了唐朝统治者们“不知亡国恨”而沉湎声色之中的昏庸本性。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句写景,第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次用“笼”字写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第二句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做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河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点明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在全诗结构中起点明主旨的作用。
D.这首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
【解析】“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点明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这句诗在全诗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第四句中“犹”字意味深长,蕴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
①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担忧。②对世道的愤慨之情。③表现出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景。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写作手法角度进行赏析。
这两句采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以台上轻唱的“商女”反衬台下依然沉迷酒色、不思教训的达官贵人的可怜和可悲,从反面着笔,更见讽刺的辛辣,增强了诗句的表达效果。32.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
内容理解:上片写梅花的生存状况,从生长环境的恶劣到无人欣赏的寂寞,再到暮雨黄昏的愁苦,写出梅花处境的悲凉,隐喻词人的不幸遭遇和不得志的心情。
修辞:“已是黄昏独自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表现了梅花顽强的生命力。
?
内容理解:下片写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
表现手法、情感: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承接上片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加等凄惨境遇,表现了梅花即使凋落于地,香气仍然不改、精神犹在的品质。词人以梅自喻,在对梅的赞咏中,表现了词人不愿同流合污,在黑暗的环境里坚持战斗,虽粉身碎骨但此志不移的精神。
【主旨情感】词人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高洁人格的自许。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词以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咏梅,表现了词人孤高傲世的情怀。
B.“独自愁”与前句“寂寞”相呼应,“更着”二字力重千钧。
C.“一任群芳妒”是写梅花的嫉妒心理。
D.本词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解析】“一任群芳妒”的意思是“任凭百花心生嫉妒”,是“群芳”嫉妒心理。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驿外断桥边”交代了梅花生长的环境荒僻,人迹罕至。
B.“寂寞开无主”中“无主”既指梅花无人照管,也指梅花无人赏识,只能孤芳自赏。
C.“无意苦争春”写梅花没办法和春花争奇斗艳,难以获得别人的欣赏。
D.词中的梅花寂寞凄凉但高洁的品格不变,正是词人自身的写照。
【解析】“无意苦争春”写梅花无意争抢春光,赞美了梅花的品格。
3.词的上片主要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
词的上片主要通过断桥、梅花、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
4.分析“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碾”字的表达效果。
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纵使悲惨,但香气仍在的景象。38.无题
[唐]李商隐
?
炼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意深厚,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指心境的痛苦不堪,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深沉和缠绵。
表现手法:“东风无力百花残”融情于景,以景渲染、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
修辞:对偶、比喻。这两句对仗工整,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才停止流泪,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
情感:表现对爱情忠贞不贰的执着和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
炼字:“云鬓改”一词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对方的想象。
内容理解: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
?
内容理解:借缥缈瑰奇的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相互关切之情。言下之意是对方居住不远,希望有人前去传递书信。表达出两人无法经常见面、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无奈。
【主旨情感】主要表现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并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1.下列对李商隐的《无题》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全诗共两层:前四句写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诉说难舍难分的感情,后四句写男主人公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
B.首联中“别亦难”为全诗诗眼,第二句用景物烘托,以“百花残”比喻美好年华将逝,渲染了“黯然销魂”的悲苦。
C.颈联中“愁”“改”写出了女主人公此刻的感情状态,“寒”是男主人公此刻心境的写照。
D.尾联引用典故,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改变了“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是无望中的希望。
【解析】D项表述有误,尾联的内容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字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解析】尾联表达相互关切之情。言下之意是对方居住不远,希望有人前去传递书信。表达出两人无法经常见面、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无奈。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两个“难”字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痛苦难受;两个“难”字连用说明见面本来已经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痛苦难受。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你怎样理解?
用生动的比喻、巧妙的谐音,表现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语言摇曳多姿,精彩感人。2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
画面描述:三秦大地环绕辅卫着都城长安,举目远望江面上的五大渡口,只见烟雾弥漫,什么都看不清楚。炼字:“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雄伟气象,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奠定了全诗豪壮的情感基调。
表现手法:写景起兴,点出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去向。
?
情感:写离情别意。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劝勉友人,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豁达的胸襟。
写作手法:以实转虚,由景入情。
?
表现手法:这两句诗既有惜别之意,也是宽慰的话,道出彼此情意之深,为下句做铺垫。
哲理:真挚的友谊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
修辞: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只要友情深厚,即使相隔千里也像是在眼前一样亲近,彰显了友谊的超时空性。
?
情感:直抒胸臆,以“歧路”照应送别,劝慰友人坦然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面对离别的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主旨情感】这首送别诗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洋溢着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展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艺术特色】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运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法抒情。
1.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离情别绪,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情感,被人们千古传诵。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同为宦游,虽别而如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解析】“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抒发的不是悲伤之情,而是劝勉之意,表达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2.下列对该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的景象,突出了宏伟阔大的气势。
B.颔联诗人以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惜别之中显现朋友胸襟的豁达。
C.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海内”与“天涯”相对,对仗工整自然,写出只要友情深厚,即使是相隔千里也像是邻居一样亲近。
D.诗人以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颔联将对象弄错,应是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豁达,而不是朋友。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也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
4.这首诗首联是写景句,其中“辅”和“望”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39.行香子(树绕村庄)
[北宋]秦观
?
内容理解: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
炼字:“绕”与“满”显见春意之浓,也为下文写烂漫春光做铺垫。“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明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
?
表现手法:以点带面。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
?
内容理解:移步换景,词人由小园转向远处的一带围墙,墙内隐约出现茅草小堂。墙外小桥流水,飘扬着酒旗。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白描手法、动静结合。词人的视野由近及远。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词韵,引人遐想。
?
内容理解:承接上面四句,写词人乘着一时的兴致,再步行翻过东边的小山冈,又另有一番景象:莺啼燕舞、蝴蝶采蜜忙,写出了春天的生机活力。
表现手法、炼字:白描手法,一动一静,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词人用“啼”“舞”“忙”三个字准确地概括了三种虫鸟的特性,与上片结尾对应,又进一步强化了春色满眼、生机勃勃的气氛。
【主旨情感】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词上片定点取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B.本词下片移步换景,以行踪为线索,由近及远,动静相间,风光如画。
C.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景象。
D.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
【解析】“豪兴”说明了词人游兴正浓,“徜徉”是闲庭信步,与下阕“偶然乘兴”相呼应,主要表现了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D项“意兴豪迈”“旷达洒脱”概括不准确。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绕”与“满”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文抒写烂漫春光做铺垫。
B.“东风”写时令,“豪兴”显心情,“徜徉”写出怡然自得,表现词人对田园景色的喜爱。
C.下片词人的视野由远及近,写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富含诗意。
D.全词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田园春景,通篇用语流畅自然,给人明快之感。
【解析】下阕词人的视野是由近及远。
3.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
4.请对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示例一:动静结合。通篇全是写景,但上下片的安排与采取的视角各不相同。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这样就写出春天的盎然生机。
示例二:白描手法。例如“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再如“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现中,描绘了一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图画。
示例三:寓情于景。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小园”一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字里行间贮满盎然意兴。九年级下册
4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北宋]苏轼
?
内容理解:词前小序,交代作词的缘由。
?
内容理解:首句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之景,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以萦怀之意。次句是前一句的延伸,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引出下文“谁怕”。
?
内容理解:“竹杖”一句写词人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豪迈之情。“一蓑”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强化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
内容理解:这几句写雨过天晴的景象。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做铺垫。
修辞:拟人。把斜阳当作人来写,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感受到斜阳给他带来的无限喜悦之情。
?
炼字:“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词人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内容理解、哲理:这是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间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主旨情感】这首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了词人虽处逆境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坚强性格和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词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中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摆脱政治上的“风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提出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胸襟、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词人以曲笔抒发胸臆,把日常生活和人生哲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解析】该词没有表现出词人想要归隐田园的决心。
2.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挂怀之意,“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的味道,又增加了一丝挑战的意味。
B.“竹杖芒鞋”句写词人凭竹杖、芒鞋从容前行,“轻胜马”传达出一种不惧苦难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C.“山头斜照却相迎”是说傍晚西斜的太阳已出现,这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传达的情感相似。
D.末尾“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词人所遇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解析】“山头斜照却相迎”是说傍晚西斜的太阳已出现,表现了词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却有一些人生向晚的悲凉之意。两者并不相同。故选C项。
3.词的上阕连续用了“莫听”“何妨”“谁怕”“任”等词语,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
写出了词人面对自然风雨时的从容心态,也写出了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旷达和乐观。进而言之,这便是面对苦难时一种可贵的超脱精神。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东坡之词旷”,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苏词旷达,多表现在开朗豁达的胸怀上,《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苏轼无论是面对自然的阴晴还是人生的荣辱,都泰然处之的胸襟和超然物外的情怀。2.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
内容理解、情感:“寻常”“几度”两个词体现了诗人与乐师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诗人表面上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实则是表达了对开元盛世的深情怀念。
?
内容理解:“落花时节”暗喻国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正是”“又”两个词一转一跌,蕴藏着无限深沉的悲哀和感慨。
表现手法、情感: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时世和沉沦身世。抒发了诗人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主旨情感】诗人通过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抒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再次相逢,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和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第一、二句诗人追忆与李龟年在唐朝繁盛时期的交往,是对二人昔日友谊的回顾。
B.第三、四句写故人重逢的情景,但二人都近垂暮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的悲怆。
C.“落花时节”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蕴含着对唐朝衰落的感慨。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故友意外相逢的喜悦心情和无限感慨。
【解析】全诗的感情基调应该体现在最后两句,即对国事凋零、自身颠沛流离处境的感慨,略显消极,没有体现出喜悦心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侧面表现出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颓。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对“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解析】诗的后两句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落花时节”暗喻时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
3.诗中“落花时节”蕴含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4.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请举例说明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上述意思的。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地点对比,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和江南;时间对比,四十年前与四十年后;荣辱对比,过去是特承顾遇,现在是流落江南;盛衰对比,过去是开元盛世,现在是大历年间,国家已经衰败。19.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
?
表达方式:以客观描写为主。用“亭亭”形容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以“谷中”映衬“山上”,突出青松的傲骨。
?
内容理解、炼字:第三、四句加强了抒情的氛围。在似乎不相关的风和松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表现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第一个突出了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写作手法:运用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映衬青松的雄健挺拔,表达对松柏的赞美之情。
?
内容理解:由猛烈的风势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拓宽到松树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征。
表现手法:衬托。以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
?
内容理解、修辞: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
【主旨情感】这首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堂弟的劝勉之意,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坚贞自守的品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挺拔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第三、四句连用了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歌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生命力,诗人对堂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解析】该诗应是以“谷中风”的迅疾反衬“山上松”的坚韧。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该诗颔联加强了抒情的氛围,在似乎不相关的风和松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
B.颈联用冰霜的“残酷”衬托松柏的“端正”,表现出松柏岁寒不凋的品格。
C.尾联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
D.本诗以对松的主观描写为主,全诗语言质朴,刚劲峭拔而又情深意长。
【解析】本诗以对松的客观描写为主,D项表述有误。
3.“松柏有本性”的“本性”指什么?诗人希望堂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本性”指挺立风中不倒,历经严寒不凋。(或:刚正坚贞、不屈不挠)。诗人希望堂弟要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不要因环境的压迫而改变操守。
4.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12.晚春
[唐]韩愈
?
修辞、内容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花草树木在暮春时节竞相开放、争芳斗艳的景色。“知春”“斗芳菲”,赋予花草树木以人的情思,使它们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
修辞、哲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杨花、榆荚的惜春表现,说它们虽然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但也要尽自己所能为晚春添色,用漫天飞舞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给人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启示。
【主旨情感】这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写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个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段最后的美好时光。
B.第二句中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揶揄。
C.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这首诗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解析】这句诗表面上看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揶揄,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写出了晩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景象。
B.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诗。诗人一反常态,不写暮春凋零,而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场景。
C.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抒发其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D.这首诗蕴含的人生哲理: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解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不是七言律诗。
3.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草树”写得有知觉,知道春天将归去;百花“斗”艳,写出花儿像人一般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无才思”“惟解”赋予了“杨花榆荚”人一般的情感。
4.关于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勉我们要珍惜光阴,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示例: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白首无成。以花草树木在暮春时节的争芳斗艳劝勉我们要珍惜光阴。48.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磐
?
表现手法:在一“小”一“大”的对比中,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
炼字:“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
炼字:“乱如麻”三字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一个“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呐”相呼应,讽刺宦官装腔作势。
?
内容理解:分别就“军”和“民”两个方面剖析了宦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
?
炼字:全曲以“吹”字贯穿始终。先写“吹”之声,继而写“吹”之功用,再写“吹”之恶果,表达对“吹”的憎恨,勾画出一群宦官趾高气扬、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
内容理解、情感:“吹翻了这家”是近指,“吹伤了那家”是远指,远近结合,可见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形象地表现了宦官欺压百姓,使百姓倾家荡产,一无所有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宦官的痛恨和对人民的同情。
【主旨情感】作者借咏喇叭、唢呐,活画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讽刺和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百姓对宦官的痛恨之情。
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句渲染喇叭、唢呐极为响亮的声音,先声夺人,营造出一种乱哄哄的不安定气氛。
B.“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写出了百姓对于喇叭、唢呐声的反应,反映了当时宦官祸害百姓的行为已经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C.“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
D.“水尽鹅飞罢”的意思是“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解析】“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揭露了宦官当权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而不是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
2.下列对这首散曲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曲儿小腔儿大”一句中通过“小”和“大”的对比,表达了对宦官的嘲讽和蔑视。
B.“乱如麻”突出宦官对劳动人民强取豪夺,置百姓命运和国家前途于不顾的情形。
C.“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是互文,侧面反映了宦官对劳动人民压迫和剥削的程度。
D.这首散曲直抒胸臆,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
【解析】这首散曲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是借物咏怀,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3.“官船来往乱如麻”一句写得好,试简要分析其妙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宦官在运河上来往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的情形,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宦官搜刮民财的丑恶景象。
4.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这是一首咏物曲。表面上看,无一句不是在“咏”喇叭、唢呐,实际上,无一句不是在写那些宦官,写那些宦官的丑态,以及祸国殃民的罪行。这首曲子构思巧妙,语言通俗浅近,而又不失幽默诙谐,是一首极富韵味与讽刺力的咏物曲。17.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
画面描述:在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珍贵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繁盛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表现手法:“奇树”象征女主人公的美好情感。
炼字:“庭中”暗示此景不是大自然中的,而在深闺,是一首表现思妇情思的闺怨诗。
?
表现手法、情感:借物抒情。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行的心上人,揭示了诗歌的主旨——抒发对远行的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
内容理解:描绘花的珍贵和人物的深情。花的香气浓郁芬芳,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的。
炼字:“盈”字将人和花密切融合,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执花在手痴痴久立的无可奈何。
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女子的孤单寂寞,抒发女子心中的哀怨伤感。
?
情感:这两句诗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对远行的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结构作用: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
【主旨情感】这首诗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写一个女子对远行的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第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行的心上人。
C.第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美丽、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远行的心上人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
D.在第五、六句的基础之上,第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远行的心上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解析】B项中“不经意间”有误,既然是庭中奇树,女主人公应是有意观看。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诗作开头写叶绿花盛,本是春日佳景,但一人独赏,反生思念之情。
B.“庭中”暗示了所写景色不是大自然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情思的闺怨诗。
C.诗歌写景层层推进,由叶到树,由树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不断酝酿升华。
D.本诗词浅思深,有着民歌的质朴自然,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
【解析】诗歌写景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
3.“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香充满了女主人公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远行的心上人深深的思念。
4.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繁荣旺盛的意象,突出主人公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44.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清]纳兰性德
?
内容理解: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说明行程遥远。“北风”一句描述一路境况,风声大过马嘶声,突出边塞的环境特征。开篇渲染了边塞荒凉萧瑟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奉命出塞的怅惘之情和迷茫情绪。
?
画面描述:一抹晚烟袅袅升起,边防驻军的营垒显得更加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在边塞城堡的旗杆上。
内容理解:前两句写眼前景色,勾勒出一幅充满萧瑟之气的战地风光图。末句画龙点睛,点明这首词的主旨,突出词人的幽恨之情。
【主旨情感】这首词描绘了深秋远塞、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景中含有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抒发了词人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身向云山那畔行”点明此行之目的地,说明行程遥远。
B.“北风吹断马嘶声”描述一路境况,突出马嘶声高。
C.下片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战地风光图,充满萧瑟之气。
D.“古今幽恨几时平”直抒胸臆,突出词人的幽恨之情。
【解析】“北风吹断马嘶声”说明风声高过马嘶声,突出风声高。
2.下列对词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北风吹断马嘶声”中“北风”言明时节为秋;“断”字可见秋风之凛冽,渲染悲伤气氛。
B.词人在“若为情”的发问中道出了自己对到任的期待,前途未卜,纷纷扰扰难以平静。
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两句勾勒出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
D.这首词中,词人以小词写豪迈情怀,尺幅之间,收放自如,足见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
【解析】词人在“若为情”的发问中表达了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B项“期待”表述有误。
3.简要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一句中“断”字的妙处。
“断”字生动地描绘了马鸣声在北风中被阻断的情景,突出了寒风的凛冽,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人被隔绝在荒野的凄凉之感。
4.本词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景象?
描写了北风、马嘶声、晚烟、戍垒、斜日等意象。14.贾生
[唐]李商隐
?
内容理解、表现手法:首句特写“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的诚意。次句赞美贾生才华横溢,无与伦比。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
?
炼字:“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不顾百姓疾苦的批评和微讽之情。
表现手法:先扬后抑,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后两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情感:这首诗表面上似讽刺汉文帝,实际上诗人主要用意并不在此,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在寓讽时主的同时,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主旨情感】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生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本诗选取汉文帝召见贾谊,夜半倾谈鬼神的情节,揭示了晚唐皇帝只知道求仙访道,不能识贤、任贤的社会现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题目中的“贾生”即贾谊,西汉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后被贬到长沙。
B.第一、二句叙述贾谊被贬后,过了几年汉文帝又把他召回长安,在宣室里接见了他。
C.第三句的“夜半虚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D.第四句说明了汉文帝郑重求贤、虚心垂询的原因,他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只是为了“问鬼神”,令人扼腕叹息,也侧面烘托出贾谊青年才俊、意气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诗人对他的倾慕之情。
【解析】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君王昏聩弃贤的讽刺和对贤士怀才不遇的感慨,无对贾谊的“倾慕”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B.此诗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C.“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对文帝求贤的歌颂。
D.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耐人寻味,仿佛给汉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
【解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求贤”层层递进,后两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贬抑之情,即对汉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
3.本诗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法共同点:借古讽今(借历史典故抒发个人情怀)。情感:本诗作者借汉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历史典故,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4.本诗是“借古讽今”的典范之作,请指出本诗如何构成讽刺,并说出诗作的讽刺内容。
诗歌前两句借助贾谊的典故,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讽刺了晚唐皇帝求仙访道、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2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朱敦儒
?
内容理解:上片写景,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这里的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苍凉浓郁。
表现手法:词人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暗示南宋的国势如眼前的暮景,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
表现手法、情感:下片回首中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渴望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对朝廷苟安、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炼字、修辞:“乱”概括了中原沦陷的现实;“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收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末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主旨情感】这首词写登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西楼”点明作者登楼的地点,“清秋”交代当时正值初秋时节。
B.“中原乱,簪缨散”,“乱”概括了中原沦陷的现实;“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
C.“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
D.词的下片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析】“清秋”交代当时正值深秋时节而不是“初秋”。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苍凉沉郁。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C.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
D.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
【解析】“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运用了以悲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3.“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万里”极言词人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
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
示例:“中原乱”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的伤痛之情;“簪缨散”表达了词人对当权者无心抗金的愤慨;“几时收”表达了词人对恢复中原的期盼。34.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
内容理解:首联写贾谊“三年谪宦”,落得“万古”留悲。明写贾谊,暗寓自身迁谪。
炼字:一个“悲”字,直贯全篇,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诗人迁谪的悲苦命运。
?
内容理解:颔联围绕题目中的“过”字展开描写,即景生情,惆怅伤感,真切而又空灵。“秋草”“人去”“寒林”“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氛围。
?
表现手法: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诗人溯古思今,把自己的遭遇同贾谊、屈原两位先哲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化了咏叹的主题。
情感: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含蓄地抒发了寻求知音而不得的抑郁心境。
?
内容理解:尾联刻画了诗人独立风中的形象。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诗人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彩。
【主旨情感】这首怀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被贬的悲愤,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写贾谊被贬至长沙居留三年,有志难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的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解析】尾联是间接抒情,不是直抒胸臆。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首联“谪”字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诗人的一生,也暗寓迁谪的悲苦命运。
B.颔联即景生情,惆怅伤感,“秋草”“人去”“寒林”“日斜”,渲染出故宅的萧条冷落。
C.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烘托出他的痴心,深化主题。
D.尾联诗人描绘了一幅荒村日暮图,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悲愤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解析】首联中“悲”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故A项表述有误。
3.“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我”在秋草中独自寻觅你的足迹,没有寻觅到,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
4.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表达了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2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晏殊
?
内容理解: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新”“旧”对比,表达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怅惘情思。
表现手法:“夕阳西下几时回”借景抒情,形象生动地倾吐了词人满腔的沉郁,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以及对年华将逝的伤感,同时也暗含了希望美好事物重现的微妙情怀。
?
内容理解:词的下片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伤感。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归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种生活哲理。写作手法:融情于景,将伤春的情怀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自然景物中。炼字:“独”字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徘徊”一词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修辞、哲理:前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无可奈何”表现出词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似曾相识”表现出词人对归燕带着迷离的思绪。同时蕴含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不可阻挡,但其他美好事物会再出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虚无的哲理。
【主旨情感】这首词写词人在暮春黄昏时的生活和心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上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解析】词中并没有运用典故,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变与不变的描写,表达自己由此产生的对人生“无可奈何”、难以名状的惆怅之情。在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对人生的理性把握,表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旷达态度。全词意境高远,含蓄典雅,而不是“平实直白”。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新”“旧”对比,词人表达了对景物依旧而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惆怅。
B.“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刻画了词人面对夕阳西下的无奈和希望它东升再现的细腻微妙心态。
C.下片接连引用“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两个成语,对仗工整,寄托词人远离喧嚣的渴望。
D.全词语言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解析】C项“远离喧嚣的渴望”表述错误,词人的情感应是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
3.“夕阳西下几时回”中的“几时回”折射出词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几时回”三字,折射出词人一种企盼其返、却又知其难返的心态。
4.“小园香径独徘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词人在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上,独自走来走去的画面。16.约客
[南宋]赵师秀
?
画面描述: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声。
内容理解:这两句诗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描绘了一幅江南夏雨图。
表现手法:“家家雨”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绵绵不绝,表现了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约而至的客观原因;“处处蛙”,诗人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燥不安的心情。
?
内容理解、情感:这两句于叙事中抒情,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百无聊赖、烦躁不安、茫然若失的复杂心情。“有约”照应诗题,“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闲敲棋子”是细节描写,既写出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
炼字:“敲”写出了诗人约客久候不到,寂寞、无聊的心情。
【主旨情感】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夏夜独自候客来访的情景。诗歌采用以景寄情的写法,展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含而不露地表现了诗人的寂寞心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诗中运用叠词“家家”
“处处”,不仅前后形式工整,同时读起来有一定的韵律美。
B.“黄梅时节”“青草池塘”交代了诗人约客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营造了诗情画意的约客环境。
C.客人“夜半”还未来,很可能是“家家雨”导致行途不便,但诗人仍在等待,侧面说明客人对诗人的重要性,也表现了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
D.“落灯花”与前面的“夜半”相照应。
【解析】“黄梅时节”“青草池塘”交代了诗人约客的时间与地点,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而不是“诗情画意的约客环境”。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家家雨”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
B.“处处蛙”采用以声衬静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
C.“敲”字用得精妙,再以“闲”字修饰,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坦然。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解析】“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意思是: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闲”字说明了诗人的无聊,且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
3.简析《约客》中写雨声、蛙声、棋子声的作用。
雨声、蛙声以声写静,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棋子声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了约客久候不至,寂寞、无聊的心情。
4.诗歌末句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_“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
修辞:化用典故,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实际上是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暗寓题目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炼字:“强”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惨境况。“登高”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
?
炼字:“遥”字表明诗人与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怜”字不仅写出了诗人对故园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
内容理解:末句是想象之景,紧扣诗题中“行军”二字,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典故运用】“无人送酒来”化用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
【主旨情感】这首诗由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引出遥望故乡长安,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表达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首句一个“强”字,表现了诗人对重阳登高习俗的不满情绪。
B.首句中的
“登高”二字紧扣题目中的“九日”。
C.“怜”字,不仅写出了诗人对故园之菊的眷恋,更写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怜惜。
D.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节日的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解析】A项“对重阳登高习俗的不满情绪”赏析有误,“强”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境况。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诗歌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这样写,以个别代表一般,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
B.第三句巧妙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
C.诗歌后两句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
D.末句用叙述语言,朴实无华,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情绪包容在一起加以抒发。
【解析】运用典故的是第二句中的“送酒”。
3.请从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方面赏析“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4.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示例: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