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考向多视角同步训练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基础过关测试卷)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考向多视角同步训练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基础过关测试卷)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5 21:1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考向多视角同步训练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基础过关测试卷)
题号


评卷人
总分
得分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第五单元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江苏滨海第一中学教育集团第二次质监,21)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旗,中国海军已经确定未来的战略任务大致涵盖三个层次,即近海防御(黄水)保护领海和领土完整与权益(绿水)和八一确保中国海上生命线的畅通(蓝水)。它的首支部队是
(
)
A.南昌起义的部队
B.井冈山会师后的部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北海舰队
2.2017年1月22日,新型导弹驱逐舰西宁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使人民海军现代化更进一步。回顾历史,
我国海军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是在
(
)
A.20世纪50年代以后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80年代以后
D.20世纪90年代以后
3.(2020辽宁营口中考,10)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它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
(
)
A.“辽宁舰”
B.“厦门舰”
C.“武昌舰”
D.“广州舰”
4.(2020黑龙江绥化中考,17)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
)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5.(2020湖南益阳中考,12)2020年6月15日,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非法越过中印实际控制线,与我边防部队发生肢体冲突,出现人员伤亡。印度的这一行为违背了我国建国初期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的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的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反对霸权主义
6.(2018山东泰安五四制中考,7)2018年是党的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某校举办周恩来事迹展,可选取的素材有
(
)
①迎接尼克松访华
②领导南昌起义
③指挥台儿庄战役
④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⑤出席万隆会议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2019安徽蚌埠田家炳中学5月月考,28如图是小华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
)
时间:1955年4月。会议:________方针:“求同存异”。意义: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万隆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2019山东滕州鲍沟中学期末,19)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举行的首次峰会,是我国新时期取得的又一外交成就。下列哪项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
)
A.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正式建交
C.尼克松访华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9.(2020山东德州中考,15)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这里“中国的声音”主要指
(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
③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0.(2020北京五中分校线上诊断,2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11.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以“公报”的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反映了当时
(
)
A.世界局势变化影响外交战略抉择
B.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美国暂时搁置了其全球霸权政策
D.中国面临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12.(2020重庆渝中期末,8)下图是某位作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40周年设计的邮票图案。如要让你为这枚邮票所涉及事件的背景作说明,符合史实的是
(
)
A.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并正常化
B.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C.中苏关系和好及苏联政府支持
D.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13.(2020云南昆明中考,13)据《人民日报》1971年10月27日报道,“(10月25日)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大厅里立即沸腾起来”“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这反映的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C.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2020山东滨州中考,13)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5.(2020江苏苏州中考,13)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国的外交
(
)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C.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8分,共40分)
16.(2019山东滕州鲍沟中学期末,22)(12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亚非会议,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从一开始就抱着极端敌视的态度。它通过报刊等宣传机器来贬低会议的意义,硬说亚非会议“算不得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散布会议不可能达成任何协议的悲观论调,企图煽动一些国家在会内制造矛盾,使会议达不成协议。会议前夕,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表示将向国会要求通过“援助”的新计划,妄想以“经济援助”为饵,诱使某些国家上钩,听从美国的指挥。
材料二
会议就有关亚非国家的利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
(1)材料一中美国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破坏亚非会议?(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会议中形成的万隆精神。(2分)
你认为万隆精神对今天不同国家处理相互间的关系有没有作用?为什么?(2分)
(3)有人说亚非会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外交舞台,在这个舞台最耀眼的人物就是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期间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2分)
查阅资料,请找出一个反映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期间的外交机智的事例。(2分)
17.(2020甘肃兰州教育局第四片区期末改编,22)(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以下收集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的部分珍贵历史资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逆境逢生】
材料一
(1)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联合声明,声明的主旨是什么?(1分)
【扬眉吐气】
材料二
下图是一张珍贵的照片《乔的笑》(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大呈现出的笑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第26届联大上取得什么成就?(1分)这件事有什么意义?(2分)
【跨洋握手】
材料三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对华政策是怎样的?(2分)
(4)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是什么原因让中美走在一起,建立外交关系呢?(2分)
【你中我有】
材料四
2018年9月,美拟对华2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9月9日,中方向世贸组织提出了贸易报复授权申请。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华为和它下面的68家子公司列入美国的出口管制清单,不得向美国公司购买零部件和服务。2020年5月15日,就在华为遭遇禁令一周年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禁止全球芯片制造商对华为出售半导体,如果要和华为做生意,必须和美国“报备”申请,否则会被视作和美国作对,直接被制裁。长臂管辖之广,简直堪比五指山。
(5)结合材料四,谈谈新时期应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2分)
18.(2020广东佛山顺德期末,32)(18分)外交是一个国家内政的延续,外交在实施过程中,各国应遵循国际公认的准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前后面临的国际环境较为恶劣,国家的安全利益必须得到首要的考虑与保障,在此基础上,经济利益也是国家对外政策追求的主要目标。此外,中苏执政党都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而且中苏执政党关系在历史上就很密切,尽管也有矛盾,但两党之间的向心力远远大于离心力。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亚洲国家中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社会主义类型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随后是资本主义类型的印度和缅甸。中国领导人是从与印度等国的交往中和从这类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态度中,逐步获取经验并确定了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1972年,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在历经多年的对抗与冲突后,关系终于走向缓和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突显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事实证明,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独善其身;要建构一个没有饥馑与疾病的世界,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坚定地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通过分享经验、提供援助、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与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27个国家、4家国际组织提供帮助,并且还在向更多的国家和机构施以援手。
-中国日报网(2020年4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中国建立后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2分)并指出中苏友好的主要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是如何确定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年底周
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什么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2分)其具体内容现在表述为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72年前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并据材料三指出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因
素。(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外交如何体现一个大国的担当。(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单元基础过关测试卷
选择题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C
D
A
D
A
A
C
D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A
B
C
A
D
1.C
依据所学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成立,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此题选C
2.D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故选D项。
3.A
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故选择A项。
4.D
结合所学可知,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故选择D项。
5.A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建国初期,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印度2020年6月15日的这一举动,违背了这一原则,A符合题意。故选A
6.A
根据所学知识,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迎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1938年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周恩来未参加;1936年周恩来参与解决西安事变;1955年周恩来作为代表出席万隆会议。故选A
7.C
1955年4月,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因而在卡片的横线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万隆会议,C项符合题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召开,A不符合题意;中共八大于1956年召开,B不符合题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召开,D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8.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故A不符合题意;中日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故B不符合题意;尼克松访华是在1972年,属于“20
世纪70年代”,故C不符合题意;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55年属于“20世纪50年代”,故D符合题意本题选D
9.D
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1年10
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①②符合题意.故选择D项。
10.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发展,1971年10月,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1.A
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此时,中苏关系交恶。中美两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都积极谋求改善与对方的外交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这反映了当时世界局势变化影响外交战略抉择,故选择A项。
12.B
A项不符合题意,当时中美关系还没有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项不符合题意,中苏关系当时紧张;D项不符合题意,当时中国还没有进行改革开放B项符合题意,当时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壮大并支持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择B项。
13.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C项。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55年,排除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D项。
14.A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故选择A项。
15.D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D项符合题意。
16.【答案】:(1)破坏亚非国家的团结,削弱亚非国家的影响,从而分别控制亚非各国。
(2)团结、合作、友谊。有作用。它是推动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与合作的动力源泉;今天,我们更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选择不同发展道路的自主权,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3)最深刻的印象是奋不顾身、忘我工作、危不乱、多谋善断。事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使会议达不成协议”“诱使某些国家上钩,听从美国的指挥”可知美国的意图是破坏亚非国家的团结,削弱亚非国家的影响,从而分别控制亚非各国。(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提出了处理国
际关系的十项原则”和所学可知,万隆精神是团结、合作、友谊。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万隆精神对今天不同国家处理相互间的关系有作用。第三小问依据万隆精神的实质可知它是推动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与合作的动力源泉,以及我们更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选择不同发展道路的自主权,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3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奋不顾身、忘我工作、临危不乱、多谋善断。事例可回答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17.【答案】:(1)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关系的基本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国间应增加互信,寻求共同的国家利益,互利共赢;以对话谈判、政治协商等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挥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等。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2)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根据所学回答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即可。(3)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4)根据所学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方面来回答。
(5)根据材料四可知美国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限制中国经济的发展。据此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8.【答案】:(1)国家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原因中苏执政党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相同;中苏执政党关系在历史上就很密切。
(2)中国领导人是从与印度等国的交往中和从这类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态度中,逐步获取经验并确定了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台湾问题。
(4)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通过分享经验提供援助、加强国际合作,与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新中国在成立前后面临的国际环境较为恶劣,国家的安全利益必须得到首要的考虑与保障,在此基础上,经济利益也是国家对外政策追求的主要目标”可归纳出主要目标是国家安全利益、经济利益。第二小问根据“中苏执政党都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可归纳出中苏执政党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相同;根据“中苏执政党关系在历史上就很密切,尽管也有矛盾,但两党之间的向心力远远大于离心力”可归纳出中苏执政党关系在历史上就很密切。(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中国领导人是从与印度等国的交往中和从这类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态度中,逐步获取经验并确定了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回答。第二小问,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第三小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根据材料三中“中美两国在历经多年的对抗与冲突后,关系终于走向缓和”可知,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根据“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可知,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因素是台湾问题。(4)根据材料四中“中国坚定地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通过分享经验、提供援助、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与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