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二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
高二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班级、姓名、座号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Ⅱ卷各小题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667000489585经济重心是指在区域经济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均衡。图1为公元元年以来全球经济重心的移动路径示意。据此完成1、2题。
据图可知,1960年至2010年全球
经济重心
移动速度先快后慢
B.始终位于欧亚大陆
C.移动方向先东北后东南
D.已进入中国境内
2.近些年,全球经济重心仍在发生位
移,其最大经济牵引力量应来自
A.东亚 B.西欧
372618092710图1
图1
C.北美 D.南美
当天气晴朗无云或少云的气象条件下,山地与平原之间的昼夜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称为山地一平原风,图2为华北平原集城市在2013-2015年观测到的秋季山地一平原风平均风速(箭头长短表示大小)和风向日变化示意,夜间以偏北风为主。据此完成3、4题。
24707851119505图2
图2
3.就秋季平均而言,该城市
A.山地风风速整体大于平原风 B.山地风持续的时间比平原风短
C.平原风在15时左右风速最大 D.平原风在10时左右转为山地风
4.该城市周边地形的分布
A.东部为山地 B.南部为山地 C.西部为平原 D.北部为山地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图3为“新三农”耕地相互联系关系链。据此完成5~7题。
27241502156460图3
图3
5.生产活动集约经营主要目的是
A.节约资源 B.互通信息 C.技术合作 D.适应市场
6.新农业与新农村在生态层面存在价值响应,主要表现在
①生态宜居 ②农业高产 ③绿色发展 ④农民增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背景下“新三农”需要
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B.扩大农业土地供给
C.增加化肥农药使用 D.拓宽粮食进口渠道
农家乐是新兴旅游休闲形式,表现为城市居民走进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表1为“百度地图搜索到的江苏‘农家乐’数量表”。据此完成8~10题。表1:江苏‘农家乐’数量表
地级市
南京市
苏州市
无锡市
常州市
镇江市
扬州市
南通市
数量
432
760
189
207
158
121
109
地级市
泰州市
盐城市
宿迁市
淮安市
徐州市
连云港市
数量
82
69
70
51
164
86
8.苏南农家乐的数量远高于苏北,主要原因是
A.苏南农家乐规模大 B.苏南人口密度大
C.苏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D.苏南土地资源有限
9.关于农家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农村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B.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C.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D.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
10.“互联网+商业”使得影响商业网点区位的因素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①交通对商业网点区位的影响减弱②市场对商业网点区位的影响增强
③政策对商业网点区位的影响不变④地价对商业网点区位的影响减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福建省上杭县某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土特产"的方式销售当地优质野生灵芝、铁皮石斛等农产品,并为所有客户提供一份包括产品介绍、食用方法等的手写信,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该销售模式已被周边村落的电商平台所复制。图4示意该电商平台销售模式。据此完成11~13题。
22853651444625图4
图4
11.与农户个人网络销售相比,土特产电商平台更易保证农产品的
A.地方特色 B.品质标准 C.绿色有机 D.采收时间
12.该平台用手写信的方式向客户介绍产品,其主要目的是
A.打开销售渠道 B.提升品牌价值 C.推动品牌创新 D.建设品牌文化
13.周边农产品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上杭县
A.保护生态环境 B.完善服务体系 C.缩短运输距离 D.保证粮食产量
号称“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多风沙天气,曾是北京最大的风沙威胁区。2020年当地实施光伏治沙项目:光伏产业+沙漠有机农业+沙漠风情旅游+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在各方努力下初现成效。图5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和该地光伏治沙项目景观图。据此完成14~16题。
232664088900图5
图5
14.推测光伏电站建设初期,导致发电效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沙活动 B.农作物遮挡 C.昼夜温差大 D.旅游活动干扰
15.光伏发电板大规模安装的生态效益
A.降低温度,减小温差 B.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
C.为板下养殖提供能源 D.降低风速,减少降尘
16.光伏治沙项目部与当地农民签订如下协议:项目部向种植户免费供水、供电,土地收入归农户,农户需要在灌溉前用水冲洗太阳能板,清除板上沙尘。该协议
A.降低了农业耗水量 B.提高了农户的粮食产量
C.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 D.降低了发电设施维护成本
第Ⅱ卷? (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亚吉铁路全称为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为横跨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的国际铁路,西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至吉布提的吉布提港。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均为农牧业国家。埃塞俄比亚农牧民占国家总人口的85%以上。吉布提经济寄生于军港的服务业为基础,交通运输、商业和服务业占GDP的80%,工业基础薄弱。长期受农牧业和部族体制的影响,铁路设施和铁路运输活动长期缺失导致铁路文化的缺失。为了尊重当地的生活习俗,铁路沿线仍保持着自由流动的游牧生活,常可见人畜自由穿越铁轨。
材料二:亚吉铁路是中国企业在海外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的铁路。对于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而言,亚吉铁路是一项跨越式的技术转移。当地长期以来未形成铁路技术积累和铁路运营管理经验,造成了显著的不适应。
18376902767965图6
图6
分析吉布提港成为军港的条件。(8分)
(2)说明亚吉铁路全套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制造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分析亚吉铁路运营过程中遇到的“不适应”的原因。(8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费尔干纳是中亚低海拔盆地,群山环抱,西部有一个狭窄的缺口。锡尔河沿盆地北缘由东向西横贯整个盆地(如图7)。盆地内有若干个彼此分割的绿洲,自古以来就以灌溉农业闻名于世。盆地内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葡萄、苜蓿和蔬菜等,有"中亚果蔬盆"之称,被称为中亚"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
23101303557270图7
图7
(1)说出费尔干纳地区城镇分布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2)分析费尔干纳盆地发展果蔬业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3)当地农民经过探索发现,在葡萄园内种植紫花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可以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试分析原因。(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2001501176655图8
图8
2020年11月,四川康巴小伙丁真因为一脸“野性与纯真并存”的笑容意外走红网络,成为“新晋顶流”。宣传片《丁真的世界》记录了“甜野男孩”驰骋赛马的快意生活以及纯净的雪山湖泊的自然环境。大数据分析显示,各地文旅部门上演的“抢人大战”更是将丁真的舆情热度推向高潮,其中以四川和西藏文旅局为甚。甘孜州是中国第二大藏区,被世界旅游组织定位为中国推向世界的自然生态和康巴文化旅游目的地。
分析四川和西藏文旅局“抢注”丁真属地的原因并为甘孜州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中国新疆北天山山脉中的赛里木湖,海拔2073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古称“净海”,也是新疆最大的夏季牧场。赛里木湖以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享誉古今中外,尤其是“赛里木湖十景”,如“净海七彩”、“湖心情侣”、“激浪拥堤”、“乌孙古冢”、“松头雾瀑”。2004年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指出赛里木湖最佳的旅游时间,并阐述理由。
上杭二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C2.A3.C4.D5.D6.C7.A8.C9.A10.D11.B12.D13.B14.A15.B16.D
C2.A
【分析】1.从图中可知,1960年至2010年全球经济重心的移动速度是先慢后快,具体表现在空间位置的变化距离上,比如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的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和2000年到2010年移动的距离差不多,根据经纬网可知,全球经济重心在基本上在15°W到60°E,60°N到73°N左右的范围内,而这个范围不全都在欧亚大陆范围内,也有一些位于海洋范围内也并没有到达中国境内,中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大概74°E的位置。移动的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故选C。
2.从1960年到2018年,全球经济重心的整体迁移趋势是向东,由此可见,经济的最大牵引力来自东方的东亚地区,故选A。
【点睛】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1、自然因素分为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两类,它们是影响工业生产发展与布局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外部条件。前者包括矿产、土地、水与生物资源等;后者主要有工程与水文地质、地形、气候、陆地水文、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条件等。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地区已有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市场消费因素、经济管理体制、区域政策、价格及税收制度等。它们对工业布局,特别是工业企业选择最优区位有着重要作用。3、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工具(设备)和与它相适应的工艺流程与方法,以及劳动者掌握生产工具的技能,三者相辅相成。
C4.D
【分析】3.从图可知,该城市白天的风速大于晚上的风速,而山地-平原风一般白天吹平原向山地的平原风,晚上吹山地吹向平原的山地风,所以该地区平原风风速整体大于山地风,平原风在15时左右箭头最长,风速最大,C正确,A错误;山地风持续的时间从大概18点到9点,持续时间较长,B错误;平原风转为山地风的时间为大概18点以后,D错误。故选C。
4.根据平原风和山地风的风向可知,夜间吹的是山地风,以偏北风为主,据此我们可知,山地位于平原的北部,D正确。故选D。
5.D6.C7.A
【分析】5.通过种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换,实现经营集约化,推动着生产生活系统中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对提高农业生产市场适应性起重要作用,D正确。节约资源、互通信息、技术合作都不是生产活动集约经营主要目的,ABC错误。
6.根据图示新农村与新农业在社会、生态和经济等层面存在价值响应,在生态层面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优化、农村美好、绿色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所以选C。
7.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符合经营集约化,A正确;扩大农业土地供给能增加粮食产量,但与“新三农”耕地利用倡导的可持续集约化不吻合,B错误;增加化肥农药使用违背了绿色可持续发展,C错误;拓宽粮食进口渠道增加进口不属于“新三农”范畴,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以及粮食安全的相关知识。
8.C9.A10.D【分析】本题考查了服务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8.农家乐是新兴旅游休闲形式,表现为城市居民走进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苏南农家乐的数量远高于苏北,主要原因是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农家乐的市场需求大,C正确。农家乐的规模大不是数量多的原因,A错误。人口密度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土地资源有限不会使农家乐的数量多,D错误。故选C。
9.农家乐是新兴旅游休闲形式,农家乐的发展可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爱环境个整,促进农村的产业分工与合作,A正确。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农村地区发展,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BCD错误。故选A。
10.“互联网+商业”使得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更加灵活,交通和地价对商业网点区位的影响减弱,①④正确。市场对商业网点区位的影响也减弱,政策因素的影响增强,②③错误。故选D。
11.B12.D13.B【分析】11.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农户个人网络销售相比,土特产电商平台具有明确的筛选程序,所以更能保证农产品的品质标准。故选B。
12.该土特产电商平台通过手写信的方式与消费者沟通,更能体现农产品绿色、有机、原生态的特点,所以其主要目的是进行品牌文化建设。D选项符合题意,手写信的方式与消费者沟通,对品牌价值的提升、品牌创新、以及销售渠道关系不大。故选D。
13.周边农产品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集聚,不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当地完善服务体系,保证产业发展的需要。运输距离通过交通线路的通达度来决定。粮食的产量与面积和单产有关。故选B。
【点睛】
集聚: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不利影响: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和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环境污染。
有利影响: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量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共享公共设施与服务。
14.A15.B16.D【分析】14.光伏发电站建设初期,光伏发电经验缺乏,该地风沙活动频繁,风沙活动产生的降尘,遮挡了太阳能板,影响了发电效率,A正确;读图可知,光伏发电板的安装高度较高,农作物不会对光伏电板造成遮挡,B错误;昼夜温差和旅游活动不会对光伏电板的发电效率产生影响,C、D错误。故选A。
15.光伏发电板大规模安装,增大了地表的遮盖度,减少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水分,B正确;光伏电板吸收太阳辐射发电过程中会释放热量,使温度升高,A错误;板下养殖提供能源不属于生态效益,C错误;光伏电板能降低风速,减轻风力侵蚀,但不能减少降尘,D错误。故选B。
16.该协议规定农民在灌溉前,用水冲洗太阳能板,可以节省发电站清洗太阳能板的投入,减少维护成本,D正确;农户灌溉前用水冲洗太阳能板,不会减少农业耗水量,A错误;该协议对农户的粮食产量不会产生影响,也没有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判断。
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2分)
17.(22分)(1)地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突出;海岸线曲折,避风良港;水深港阔,利于停泊;陆地地形平坦,利于建港。(8分)
(2)利用中方强大的工程建造能力;先进的高铁技术(保证工程质量)中国建材、设备价格较低,控制建设成本(减少投资风险);运用中国先进的高铁运营管理经验(保证安全运行)。(6分)
(3)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经济体量较小,运输需求少,铁路运营经济效益低;两国缺乏铁路技术积累和铁路运营管理经验;铁路文化缺失,铁路运营管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人畜自由穿越铁路,交通事故多发。(8分)
【解析】(1)分析吉布提成为军港的条件前提是吉布提适合成为一个港口,港口的最佳自然区位是港阔水深的避风港,社会经济条件主要要求航运需求量大,地理位置优越,我们看所给的区域图可知,吉布提所在区域位于200米等高线以下,陆上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位于红海与亚丁湾之间的曼德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印度洋,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亚丁湾,战略地位突出,海岸线曲折,为避风的天然海湾。
(2)由材料一可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均为农业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铁路原料生产和建设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选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制造,能够利用中国强大的基础设备制造能力,先进的铁路建设技术,保障铁路的顺利建设和工程质量,同时文字材料中克制“铁路文化缺失”,选用中国标准可以利用中国先进高铁运营管理经验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同时中国的建材、设备价格相对于欧洲地区较低,选用中国建材能够控制生产成本。
(3)铁路运营中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成本与效益问题,一个是安全和效率问题。材料一中说到两国经济体量小,运输需求量小,铁路运营效益较低;材料二中说到:当地长期以来未形成铁路技术积累和铁路运营管理经验,铁路运行安全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再根据材料一中说到为了保护当地的文化,人畜可以自由穿行铁轨,也增添了铁路安全运营的风险。
18.(14分)(1)分布特征∶城镇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沿河分布。自然条件∶临河分布,用水便利;山麓地带,地形较平坦,利于城镇建设。(4分)
(2)地处内陆盆地,降水少,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果蔬产量与品质的提高;盆地冬半年温暖,低温冻害少;西部有缺口,利于西风深入,带来降水。(4分)
(3)该地气候干旱,紫花苜蓿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紫花苜蓿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风沙侵蚀,防止土地荒漠化。(6分)
【解析】
(1)干旱区城市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故该区域城镇形成自然条件是有合适的水源而其发展必须要依托绿洲发展。读图可知,图中城镇基本均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城镇布局,且有较为充足的水源条件,有利于城镇发展。
(2)气候角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该从光照、热量、降水、灾害等四个方面来入手。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光照方面: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它被群山环抱,位于北纬40度附近,从热量、降水、灾害方面具有的优势是冬季因北部高山阻挡了寒冷气流,故盆地冬半年温暖,低温冻害少,利于果树越冬,又因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有利于缓解春季土壤墒情。
(3)该地气候干旱,在葡萄园内种植紫花苜蓿可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紫花苜蓿枯枝落叶等腐烂后归还到土壤,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盆地内由于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严重,种植苜蓿可以改良土壤,减轻土壤盐碱化危害;中亚地区风力强盛,土地荒漠化严重,种植苜蓿可以防止土地荒漠化,减少风沙侵蚀。
19.(10分)
原因:借势宣传,知名度提高,扩大客源地范围;区域内同类旅游产品众多,内部竞争激烈。(4分)
建议:以“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适应国内兴起的个人游、自驾游等新兴旅游模式(迎合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增加特色旅游活动;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优化旅游线路,提高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提升游客的体验品质。(6分)
【分析】本题结合时事考查的是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需要同学们具备自主分析能力,跳出模板来据实分析。
【详解】原因:丁真效应带来的地区知名度的提高,抢注丁真属地可以借助丁真的知名度,借势宣传,扩大旅游地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四川和西藏在旅游产品上高度相似,竞争较为激烈,抢注也是为了占竞争优势。建议:甘孜州是中国第二大藏区,被世界旅游组织定位为中国推向世界的自然生态和康巴文化旅游目的地。在发展上面可以适当的开发一些新型的旅游项目,比如“自驾游”“休闲游”等各种主题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提高旅游的体验感,增加一些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在各地区的旅游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加旅客市场的粘性。
(6分)
夏季(5月中旬至8月末、夏秋)。(1分)
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可以盛夏避暑;夏季山区道路无积雪,交通安全保障高;夏季旅游美景呈现多;夏季游览观光效果好;夏季牧民迁入,可以观赏到少数民族特色活动。(理由1点2 分,2点4分,3点5分)
【分析】
本题考查了旅游开发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详解】
该题主要考查旅游的季节及理由,结合材料塞里木湖是主要的夏季牧场,景色主要有“净海七彩”等可以判断夏季是主要旅游季节。其理由可以从夏季景观、民族风情、气候等角度去做答。由材料可知,中国新疆北天山山脉中的赛里木湖,海拔2073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古称“净海”,也是新疆最大的夏季牧场。海拔高,气温低,夏季时气候较为适宜,气候凉爽宜人,利于盛夏避暑;夏季山区冰雪融化,道路无积雪,交通安全保障高,不易发生意外情况;夏季水热条件好,植被覆盖率高,旅游美景呈现多,夏季游览观光效果好;为新疆最大的夏季牧场,夏季牧民迁入,可以观赏到少数民族特色活动,利于人文景观的欣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