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和美洲)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非洲和美洲)的多元面貌。
重点
难点
重点
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
难点
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
【名词解释】
1.廷巴克图:西非古城,在尼日尔河之北13千米左右,始建于1100年,最初是穿越撒哈拉沙漠商道上的一座城市,因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位于沙漠边缘且有水源供应——成为贸易中心,13-14世纪被马里吞并,是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曼萨·穆萨朝圣归来后,大量延聘埃及和西班牙等地的学者、建筑师兴建清真寺和学校,著名的桑科尔清真寺即兴建于他统治时期。1468年,桑海夺占该城后,廷巴克图继续保持繁荣,北非的商人和学者蜂拥前往那里交易和讲学。1591年,摩洛哥人攻占了廷巴克图,大肆抢劫,学者或者被捕.或者被杀,许多人被流放,贸易也因周边游牧部落抢劫而逐渐衰落。19世纪末,廷巴克图被法国人攻占。马里独立后,它成为国家的行政管理中心。1988年,廷巴克图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玛雅金字塔:玛雅金字塔不是国王的陵墓,而是一种塔庙。玛雅人很早就修建高大的建筑物。他
们用大量泥土堆积成巨大的台基,在台基上再修建神庙,形状与埃及的金字塔相似,但功能完全不同:那里被视为神降临人世的地方。为便于神灵下降、祭司登上台基接近神灵,土堆四周修建石阶。每逢重大节日,人们聚集在台基四周举行仪式。玛雅金字塔中最著名的是库库尔坎金字塔。库库尔坎的意思是“长羽毛的蛇神”,它的台基四面各宽55米多,分为9层。台基上建有羽蛇神庙。羽蛇神既是太阳的化身,也是风调雨顺的象征,每年玛雅人都在秋分左右举行仪式祭祀羽蛇神。
3.浮动园地:印第安人从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每次播种之前,农民们都要挖些新的湖土,铺在“浮动园地”上,因此其表面随着一次次耕种而不断增高。“浮动园地”使阿兹特克人口和财富不断剧增。
【课前预习】
一、古代非洲文明
1.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非洲是古代_______一个重要的发生地,西非居民_______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_______技术。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古代东非文明
(1)阿克苏姆王国:公元前后,在今______________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2)东非文明的发展
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现: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国家的兴起。
③特征:广泛使用_______,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_______为主,对外贸易发达(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_______、_______和奴隶等),城市繁荣。
3.古代西非文明
(1)概况:8—15世纪,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国家先后兴起。
(2)条件:_______资源丰富,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3)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_______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___________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4)桑海:原为_______属国,16世纪达于极盛。它实行____________,官吏直接由_______任免;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兴建_______,鼓励文化发展。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4.古代南非文明:11世纪末,_______人建立了____________国家;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二、古代美洲文明
1.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2.玛雅文明(中美洲的尤卡旦半岛)
(1)发展了以种植_______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2)氏族首领、_______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_______,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3)城市建筑精美,有些城市的中心面积可能达到15平方千米,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4)制作出精美的_______,发明的独特的_______,用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_______进位制,也知道“_______”的概念。
3.阿兹特克文明(今墨西哥地区)
(1)统治:
①____________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②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_______。
③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____________”,扩大了耕地面积。
(2)都城:都城______________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有三条堤道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为方便交通,渠上架设了多座桥梁。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
4.印加文明(以________为都城)
(1)最高统治者是_______,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
(2)土地、矿藏和_______归国家所有。
(3)将全国划分为______________,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由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
(4)为征税和征兵,征服编制了详细的______________。
(5)修建了完善的______________,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6)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反抗。
【课堂探究】
1.研读以下节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材料,探究并归纳伊斯兰教的传入是如何影响东非乃至非洲文明发展的?
材料一
伊斯兰教影响最明显的是体现于生活的外表——姓名、服饰、家庭摆设、建筑风格、节日,等等。另外,他也表现在农业的进步和技术进步上,农业和技术的进步是因与外界更为广泛的关注引起的;例如,在东非,阿拉伯人从印度引入了水稻和甘蔗。
材料二
伊斯兰教还将非洲经济同由穆斯林商人控制的欧亚大陆广泛的商路网联在一起,从而促进了贸易。
材料三
伊斯兰教还大大地促进了苏丹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可以在苏丹各大学里从事更高深的研究。
材料四
信奉伊斯兰教还加强了各王国政治上的团结。传统上,苏丹各王国的统治者只是要求有直接亲属关系的集团或家族,以及有亲属关系并承认血统上同属某一伟大祖先的其他集团对自己效忠。
2.知识梳理: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
区域
国家
时间
特征/成就
非洲
东非
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南非
石头城
美洲
中美
南美
【课后习题】
1.下列各物种均起源于美洲的是(
)
A.玉米,茶叶,番茄,大豆,烟草
B.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花生
C.玉米,花生,水稻,小麦,番茄
D.玉米,马铃薯,烟草,番茄,可可
2.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
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
B.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
C.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
D.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3.西方学者认为:“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非洲人从来就没有发展过自己的文明。”这一观点(
)
A.对非洲文明的评价坚持辩证的观点
B.正确评价了非洲文明的历史
C.对非洲文明存在歧视与偏见
D.目的是为在非洲殖民扩张寻找借口
4.(原创)“15世纪桑给巴尔强盛起来,以首都基瓦尔为中心,和印度洋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除首都基瓦尔外,蒙巴萨、布拉伐、摩加迪沙等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这体现了东非文明发展的哪一重要条件(
)
A.农业的进步
B.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C.伊斯兰教的传入
D.文明间的政治团结
5.(原创)西非有句谚语流传至今,“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谚语体现了(
)
A.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B.西非黄金资源稀缺
C.西非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D.奴隶是西非重要的生产力量
6.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废除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
)
A.目的在于军事征服需要
B.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
C.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D.颇具极权主义色彩
7.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大周期。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这表明(
)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
B.历法因其精确而为多数地区使用
C.历法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
D.阿兹特克历主要是用于祭祀活动
8.右图是印第安人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圃,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这一发明是中世纪美洲文明的哪一代表(
)
A.玛雅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
C.印加文明
D.津巴布韦文明
【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和美洲)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非洲和美洲)的多元面貌。
重点
难点
重点
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
难点
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
【名词解释】
1.廷巴克图:西非古城,在尼日尔河之北13千米左右,始建于1100年,最初是穿越撒哈拉沙漠商道上的一座城市,因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位于沙漠边缘且有水源供应——成为贸易中心,13-14世纪被马里吞并,是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曼萨·穆萨朝圣归来后,大量延聘埃及和西班牙等地的学者、建筑师兴建清真寺和学校,著名的桑科尔清真寺即兴建于他统治时期。1468年,桑海夺占该城后,廷巴克图继续保持繁荣,北非的商人和学者蜂拥前往那里交易和讲学。1591年,摩洛哥人攻占了廷巴克图,大肆抢劫,学者或者被捕.或者被杀,许多人被流放,贸易也因周边游牧部落抢劫而逐渐衰落。19世纪末,廷巴克图被法国人攻占。马里独立后,它成为国家的行政管理中心。1988年,廷巴克图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玛雅金字塔:玛雅金字塔不是国王的陵墓,而是一种塔庙。玛雅人很早就修建高大的建筑物。他
们用大量泥土堆积成巨大的台基,在台基上再修建神庙,形状与埃及的金字塔相似,但功能完全不同:那里被视为神降临人世的地方。为便于神灵下降、祭司登上台基接近神灵,土堆四周修建石阶。每逢重大节日,人们聚集在台基四周举行仪式。玛雅金字塔中最著名的是库库尔坎金字塔。库库尔坎的意思是“长羽毛的蛇神”,它的台基四面各宽55米多,分为9层。台基上建有羽蛇神庙。羽蛇神既是太阳的化身,也是风调雨顺的象征,每年玛雅人都在秋分左右举行仪式祭祀羽蛇神。
3.浮动园地:印第安人从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每次播种之前,农民们都要挖些新的湖土,铺在“浮动园地”上,因此其表面随着一次次耕种而不断增高。“浮动园地”使阿兹特克人口和财富不断剧增。
【课前预习】
一、古代非洲文明
1.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古代东非文明
(1)阿克苏姆王国: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2)东非文明的发展
①条件: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伊斯兰教的传入
②表现: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的兴起。
③特征: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城市繁荣。
3.古代西非文明
(1)概况: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
(2)条件:黄金资源丰富,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3)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4)桑海:原为马里属国,16世纪达于极盛。它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4.古代南非文明: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二、古代美洲文明
1.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2.玛雅文明(中美洲的尤卡旦半岛)
(1)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2)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3)城市建筑精美,有些城市的中心面积可能达到15平方千米,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4)制作出精美的陶器,发明的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
3.阿兹特克文明(今墨西哥地区)
(1)统治:
①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②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
③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2)都城: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有三条堤道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为方便交通,渠上架设了多座桥梁。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
4.印加文明(以库斯科为都城)
(1)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
(2)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3)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由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
(4)为征税和征兵,征服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5)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6)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反抗。
【课堂探究】
1.研读以下节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材料,探究并归纳伊斯兰教的传入是如何影响东非乃至非洲文明发展的?
材料一
伊斯兰教影响最明显的是体现于生活的外表——姓名、服饰、家庭摆设、建筑风格、节日,等等。另外,他也表现在农业的进步和技术进步上,农业和技术的进步是因与外界更为广泛的关注引起的;例如,在东非,阿拉伯人从印度引入了水稻和甘蔗。
材料二
伊斯兰教还将非洲经济同由穆斯林商人控制的欧亚大陆广泛的商路网联在一起,从而促进了贸易。
材料三
伊斯兰教还大大地促进了苏丹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可以在苏丹各大学里从事更高深的研究。
材料四
信奉伊斯兰教还加强了各王国政治上的团结。传统上,苏丹各王国的统治者只是要求有直接亲属关系的集团或家族,以及有亲属关系并承认血统上同属某一伟大祖先的其他集团对自己效忠。
①对非洲人的生活习俗产生了很大影响,推动了非洲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物种的传播和引进。
②促进了对外贸易。
③丰富了文化生活,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④加强了非洲各王国政治上的团结。
2.知识梳理: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
区域
国家
时间
特征/成就
非洲
东非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
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10-15世纪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8-15世纪
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石头城
美洲
中美
玛雅文明
15世纪中期衰落
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精美的陶器;独特的文;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
阿兹特克文明
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
南美
印加文明
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统治机构完善;完善的道路系统
【课后习题】
1.下列各物种均起源于美洲的是(
)
A.玉米,茶叶,番茄,大豆,烟草
B.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花生
C.玉米,花生,水稻,小麦,番茄
D.玉米,马铃薯,烟草,番茄,可可
2.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
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
B.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
C.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
D.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3.西方学者认为:“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非洲人从来就没有发展过自己的文明。”这一观点(
)
A.对非洲文明的评价坚持辩证的观点
B.正确评价了非洲文明的历史
C.对非洲文明存在歧视与偏见
D.目的是为在非洲殖民扩张寻找借口
4.(原创)“15世纪桑给巴尔强盛起来,以首都基瓦尔为中心,和印度洋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除首都基瓦尔外,蒙巴萨、布拉伐、摩加迪沙等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这体现了东非文明发展的哪一重要条件(
)
A.农业的进步
B.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C.伊斯兰教的传入
D.文明间的政治团结
5.(原创)西非有句谚语流传至今,“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谚语体现了(
)
A.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B.西非黄金资源稀缺
C.西非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D.奴隶是西非重要的生产力量
6.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废除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
)
A.目的在于军事征服需要
B.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
C.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D.颇具极权主义色彩
7.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大周期。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这表明(
)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
B.历法因其精确而为多数地区使用
C.历法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
D.阿兹特克历主要是用于祭祀活动
8.右图是印第安人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圃,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这一发明是中世纪美洲文明的哪一代表(
)
A.玛雅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
C.印加文明
D.津巴布韦文明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