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0 古诗三首 课件(共12+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0 古诗三首 课件(共12+1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6 10:10:16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10.
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语文
学习古诗的策略:
一读,反复诵读
二查,查阅资料
三疑,学贵有疑
四思,深入思考
作者生平
历史背景
作者的其他作品
托物言志
明确学法
资料一: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人,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的后裔。有“诗鬼”之称,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资料二:李贺,唐代著名诗人。虽家道中落,但他认为自己身怀高贵的皇族血统,有着非凡的才华与气度。李贺刻苦读书,积极求仕,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然而他并未如愿,十九岁在河南府试得中后,妒忌者毁之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后在韩愈的鼓励下到长安应进士举,又被奸人排挤,应举落第,且终生不得志。
比一比:哪段资料对我们理解古诗更有帮助?


[唐]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资料一(作者生平):李贺,唐代著名诗人。虽家道中落,但他认为自己身怀高贵的皇族血统,有着非凡的才华与气度。李贺刻苦读书,积极求仕,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然而他并未如愿,十九岁在河南府试得中后,妒忌者毁之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后在韩愈的鼓励下到长安应进士举,又被奸人排挤,应举落第,且终生不得志。
资料二(历史背景):李贺所处的年代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民不聊生,而“燕山”正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
画出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用心思考:物的特点与诗人志的表达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
~~~~~~~~~~~~~~~~~~~~~~~~~~~~~~~~~~~~~~~~~~~~~~~~~~~~~~~·~
~~~~~~~~~~~~~~~~~~~~~~~~~~~~~~~~~~~~~~~~~~~~~~~~~~~~~~~·~
~~~~~~~
~~~~~~~~~~~~~~~~~~~~~~~~~~~


[唐]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画出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用心思考:物的特点与诗人志的表达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古诗
诗人
托物
言志
《马诗》
李贺
剽悍矫健,渴望征战沙场的骏马
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企盼建功立业的志向;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学习方法:
疑:提出疑问,联系物与志;
思:借助资料,思考诗人志向;
读:反复吟诵,体会情感。
石灰吟
[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资料(作者生平):
于谦一生最大的功绩是北京保卫战。1449年,明英宗亲自率兵与前来进犯的瓦剌军交战,结果战败被俘。那时,新君自顾不暇;百官群龙无首;敌人虎视眈眈;山河岌岌可危!京城大批富豪纷纷南逃,朝廷部分高官力主南迁。那一天,大殿上,“南迁”的动议即将在文武百官的沉默中通过,这时,临危受命的于谦厉声怒吼:“言南迁者,可斩也!”
后来,于谦被奸臣诬陷,抄家时,作为朝廷重臣,于谦竟然“家无余资”,令抄家者甚为震惊。
古诗
诗人
托物
言志
《石灰吟》
于谦
坚忍不拔、清白高洁的石灰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疑:提出疑问,联系物与志;
思:借助资料,思考诗人志向;
读:反复吟诵,体会情感。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一(作者生平):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百姓而被罢官。做了七年县令,郑板桥在返乡时却只有一囊书画。从此,他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而卖字画所得的钱,他大多数给了穷人。
资料二(其他作品):有一奸臣之子厚着脸皮向郑板桥索要字画,郑板桥知道这人除了吃喝嫖赌,欺压百姓,别无所长,于是灵机一动,写了这样一首诗:
有钱难买竹一根,
财多不得绿花盆。
缺枝少叶没多笋,
德少休要充斯文。
古诗
诗人
托物
言志
《竹石》
郑燮
顽强不屈的竹子
嫉恶如仇的品格和坚贞不屈、一心为民的志向
疑:提出疑问,联系物与志;
思:借助资料,思考诗人志向;
读:反复吟诵,体会情感。
学习古诗的策略:
一读,反复诵读
二查,查阅资料
三疑,学贵有疑
四思,深入思考
1.找书上注释
2.查工具书,
网络搜索
3.读阅读链接
回顾学法
1.作者生平
2.历史背景
3.作者的其他作品
托物言志
《马诗》,诗人李贺借(骏马剽悍矫健,渴望征战沙场的形象),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企盼建功立业的志向,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石灰吟》,诗人于谦借(坚忍不拔、清白高洁的石灰),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诗人郑燮借(顽强不屈的竹子),表现了自己(嫉恶如仇的品质和坚贞不屈、一心为民的志向)。
坚贞不屈,报效祖国的品格和志向
单元导览
托物言志
借顽强不屈的竹子,表达坚贞不屈、嫉恶如仇的品格和志向。
借梅花素雅清香的形象,表达鄙视流俗的高洁品格。
借“荷尽菊残”仍要傲对冰雪的气节,表达坚贞不屈的志向。
“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
松、竹、梅
学习建议:
1.
带着自己对诗人的理解,有感情地吟诵三首古诗。
2.
长作业:梅花、菊花、松柏、柳树、月亮等事物在古诗词中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请读一读与它们有关的作品,挑选其中一首,通过“一读,二查,三疑,四思”的方法深入理解古诗,下次阅读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共11张PPT)
10.
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语文
坚贞不屈,报效祖国的品格和志向
单元导览
学习古诗的策略:
一读,反复诵读
二查,查阅资料
三疑,学贵有疑
四思,深入思考
学习古诗时遇到的困难:
字词难理解
诗意难表达
情感难揣摩
明确学法
《马诗》,作者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杜甫、王维齐名。
《石灰吟》,作者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竹石》,作者郑板桥,郑燮是他的原名,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世称“三绝”。
一读


[唐]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yān
luò
石灰吟
[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fén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jìng

xiè
chuí
záo
/
/
/
/
/
/
/
/
/
/
/
/
一读


[唐]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阅资料的途径:1.找书上的注释
2.查工具书、网络搜索
3.读阅读链接
何时将要
借指边塞
全,全然
指高尚的节操
平常
任凭你
古代兵器,形似月牙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
.
清朗的秋天

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无数次的磨难和打击
二查
燕山连绵起伏,一弯明月当空,形似锋利的吴钩。大漠平沙万里,在皎皎明月的映照下就像皑皑白雪。
骏马何时才能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清朗的秋日纵横驰骋啊!
想象画面解诗意
进入情境解诗意
只有通过铁锤钢钎无数次的锤击、开凿,才能将石灰石从大山中开采出来
在石灰窑里用高温煅烧石灰石,这对于它来说,就像是平常事
石灰石毫不惧怕被研磨成石灰粉
只为了将一色的纯白留在人世间
青山之上傲然挺立的竹子如此苍翠挺拔,原来它已深深地扎根于石缝之中。任凭你是风吹雨打,还是霜寒雪冻,面对无数的磨难打击,它自岿然不动。
欣赏书画解诗意
《马诗》描绘了在苍茫的边塞,骏马渴望(戴上金络脑,驰骋疆场),展现了一匹(剽悍矫健,渴望征战沙场)的骏马。
《石灰吟》介绍了(石灰煅烧的整个过程),赞颂了石灰的(坚忍不拔,清白高洁)。
《竹石》刻画了一株(扎根破岩,咬定青山,傲对风雨)的竹子,表现了竹子的(顽强不屈)。
回顾:这三首诗分别写了什么?
学习古诗的策略:
一读,反复诵读
二查,查阅资料
三疑,学贵有疑
四思,深入思考
学习建议:
1.
查阅三首诗的作者生平,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其他作品,为下节课做准备。
2.
熟读三首古诗,试着背一背,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