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化
学
2021年3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卷的指定栏目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Mn-55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0年我国已提前完成向国际社会所承诺的碳减排目标。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减排的是
A.加大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
B.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C.开展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开发
D.加强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再利用
2.高纯度HF刻蚀芯片的反应为:4HF+Si=SiF4↑+2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F)2的结构式:H-F-F-H
B.Si与SiF4的晶体类型相同
C.Si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SiF4的电子式:
3.氧化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Al2O3有两性,可用于制造耐高温陶瓷
B.ClO2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D.SO2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有色织物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4-6题:氯气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实验室用MnO2和盐酸反应可制取氯气。氯气有毒,泄漏时需要妥善处理。
4.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是由共价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制备漂白粉的方法是用石灰水吸收Cl2
C.利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可检验Cl2
D.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得Cl2
5.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生成Cl2
B.净化Cl2
C.收集Cl2
D.吸收Cl2尾气
6.自来水厂一种预防和处理Cl2泄漏的方法如题6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2O+Cl2Cl-+HClO+H+
B.铁屑的作用是将FeCl3还原为FeCl2
C.吸收漏氯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
D.铁屑耗尽时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2+、Fe3+、ClO-、Cl-
7.前4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1个电子,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W是前4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X>Y>Z
B.原子半径:r(X)<r(Y)<r(W)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
8.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缓释氮肥。利用NH3和CO2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2NH3(l)+CO2(g)=NH4COONH2(l)
ΔH1
=
?117.2kJ·mol-1;
②NH4COONH2(l)=CO(NH2)2(l)+H2O(l)
ΔH2
=
+16.67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ΔS>0
B.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
c(CO2)
C.2NH3(l)+CO2(g)=CO(NH2)2(l)+H2O(l)
的ΔH
=
?100.53kJ·mol-1
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NH3的转化率越大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浓H2SO4和Cu片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
B
将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Fe粉)加入少量稀硫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血红色出现
抗氧化剂没有吸收O2
C
将溴乙烷、乙醇和烧碱的混合物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4溶液中,KMnO4溶液褪色
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D
加热淀粉和稀硫酸混合液,再向其中滴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出现红色沉淀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10.由EDTA制备食品铁强化剂Na[FeEDTA]的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FeEDTA]中的F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FeEDTA]-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
C.1molEDTA与盐酸反应时最多消耗2molHCl
D.EDTA分子间可通过取代反应形成肽键
11.Al-N2二次电池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题11图所示。石墨烯/Pd作为电极催化剂,可吸附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可实现“氮的固定”
B.充电时,阴极上反应为:Al3+
+3e-=Al
C.放电时,正极上反应为:
8Al2Cl7-+N2
+6e-=
2AlN
+
14AlCl4-
D.放电时,石墨烯/Pd用于提高N2反应的活化能
12.利用下列实验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少量碳酸氢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取25%的粗食盐水50mL,加入3mol·L-1NaOH和1.5mol·L-1Na2CO3混合溶液,调节溶液pH至11,溶液中出现浑浊,加热煮沸,静置,过滤。
2
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滴加适量盐酸,得到精制食盐水。
3
将实验2所得精制食盐水保温在30℃,边搅拌边加入20g
NH4HCO3,溶液中出现浑浊,保温、静置10min,过滤,干燥,得到NaHCO3固体。
4
用pH试纸测定0.1mol·L-1NH4Cl溶液、0.1mol·L-1NH4HCO3溶液和0.1mol·L-1NaHCO3溶液的pH,测得pH分别约为6、7.8和8。
A.实验1静置所得溶液中有c(Na+)>c(Cl-)>c(OH-)>c(Mg2+)
B.3mol·L-1NaOH和1.5mol·L-1
Na2CO3混合液中存在c(OH-)+c(HCO3-)+c(CO32-)=c(Na+)
C.0.1mol·L-1
NH4HCO3溶液中的c(HCO3-)小于0.1mol·L-1NaHCO3溶液中的c(HCO3-)
D.0.1mol·L-1NH4Cl溶液中的c(NH3·H2O)=9.9×10-7mol·L-1
13.甲烷还原可消除NO污染。将NO、O2、CH4混合物按一定体积比通入恒压容器中,发生如下主要反应:①CH4(g)+2NO(g)+O2(g)=N2(g)+CO2(g)+2H2O(g)
ΔH1<0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2<0;
③CH4(g)+2O2(g)=CO2(g)+2H2O(g)
ΔH3<0
在催化剂A和B的分别作用下,NO的还原率和
CH4的转化率分别和温度的关系如题13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增大NO的平衡转化率
B.温度越高,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越大
C.由图可知,消除NO的最佳条件是580℃和催化剂A
D.温度高于500℃时,体系中以反应③为主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15分)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锌渣主要成分为铁酸锌(ZnFe2O4)和二氧化硅,以及少量的铜、铁、锌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利用酸溶的方法可溶出金属离子,使锌渣得到充分利用。
(1)铁酸锌酸溶。铁酸锌难溶于水,其晶胞由A、B结构按照1∶1交替累积而成,如题14图-1所示。将铁酸锌粉末投入到1L
1mol·L-1H2SO4中,保温80℃,匀速搅拌。浸出液中Fe3+和Z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h
0.5
1.0
1.5
2.0
2.5
c(Zn2+)/mol·L-1
0.10
0.11
0.15
0.21
0.21
c(Fe3+)/mol·L-1
0.12
0.13
0.16
0.21
0.30
①B结构的化学式为
▲
。
②铁酸锌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③酸溶时,溶出效率较高的金属离子是
▲
。
(2)锌渣酸溶。将锌渣分别在SO2-1mol·L-1H2SO4、1mol·L-1
H2SO4以及SO2-H2O三种体系中实验,均保持80℃,匀速搅拌,所得结果如题14图-2所示。已知:25℃时,Ksp(FeS)=6.3×10-17;Ksp(ZnS)=2.9×10-25;Ksp(CuS)=6.3×10-36;Ksp(Cu2S)=2.5×10-48;FeS和ZnS可溶于稀硫酸,CuS和Cu2S不溶于稀硫酸。
①在SO2-H2SO4体系中,Zn2+浸出率较高的原因是
▲
。
②在SO2-H2SO4体系中,溶渣中Cu2S的质量增加,原因是
▲
。
15.(14分)化合物F是海洋藻类的自我保护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R为烃基,R1、R2
为烃基或H,生成缩醛比生成缩酮容易)
(1)B的结构简式为
▲
。
(2)C中手性碳原子的数目为
▲
。
(3)C→D的反应类型为
▲
。
(4)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分子中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设计以和乙二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
16.(16分)三草酸合铁酸钾是制备负载型活性催化剂的主要原料,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
(1)制备FeC2O4?2H2O晶体。
①“溶解”时加入硫酸的目的是
▲
。
②“沉淀”得到FeC2O4?2H2O晶体,“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③“沉淀”时需要煮沸,其目的是
▲
。
(2)制备K3[Fe(C2O4)3]·3H2O晶体。
【查阅资料】
①K2Fe(C2O4)2溶于水;Fe2
(C2O4)3难溶于水。
②实验条件下,pH=3.2时,Fe3+沉淀完全;过氧化氢在40℃发生显著分解。
③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与Fe2+反应产生深蓝色沉淀,与Fe3+不反应。
以FeC2O4?2H2O晶体作为原料,制备K3[Fe(C2O4)3]·3H2O晶体时,请补充完整相应的实验方案:取一定量的FeC2O4?2H2O晶体,边加入饱和H2C2O4溶液边搅拌,至pH约为3,
▲
,过滤、晾干、得到K3[Fe(C2O4)3]?3H2O晶体。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10%H2O2溶液,饱和K2C2O4溶液,无水乙醇,K3[Fe(CN)6]溶液。)
(3)通过下列方法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1.250gK3[Fe(C2O4)3]
·3H2O样品,加入适量水溶解并用稀硫酸酸化,加热至80℃,趁热用0.1500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标准溶液18.30mL。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计算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
。
17.(16分)氮氧化物(NOx)是硝酸和肼等工业的主要污染物。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或氧化吸收法可有效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1)一种以沸石笼作为载体对氮氧化物进行催化还原的原理如题17图-1所示,A在沸石笼内转化为B、C、D等中间体的过程如题17图-2所示。
①由A到B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
。
②脱除NO的总反应为
▲
。
(2)电解氧化吸收法可将废气中的NOx转变为硝态氮。分别向0.1mol·L-1NaCl溶液和0.08mol·L-1Na2SO4溶液(起始pH均调至9)中通入NO,测得电流强度与NO的脱除率的关系如题17图-3所示。电解0.1mol·L-1NaCl溶液时,溶液中相关成分的浓度变化与电流强度的关系如题17图-4所示。
①电解Na2SO4溶液时产生H2O2。H2O2氧化吸收NO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②电解NaCl溶液作吸收液时,NO的去除率始终比Na2SO4溶液的大,原因是
▲
。
③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电解NaCl溶液时NO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
▲
。
2020~2021学年度苏锡常镇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1.03
选
择
题
单项选择题(39分)
1.A
2.C
3.B
4.B
5.D
6.D
7.B
8.C
9.A
10.C
11.C
12.B
13.D
非
选
择
题
14.(15分)
(1)①[Zn0.5Fe4O4]5+或[ZnFe8O8]10+(2分)
②ZnFe2O4+8H+=Zn2++2Fe3++4H2O(3分)
③Zn2+(2分)。
(2)①与二氧化硫体系相比,该体系溶液酸性更强(2分)、与硫酸体系相比,该体系中二氧化硫具有还原作用,SO2将Fe3+还原为Fe2+,降低了Fe3+浓度,促进反应平衡向着溶解的方向移动(2分)
②铜的氧化物转化为铜的硫化物(2分)、+2价铜的化合物被二氧化硫还原,形成硫化亚铜(2分)
15.(14分)
(1)(2分)
(2)1(2分)
(3)消去反应(2分)
(4)
(3分)
(5)(5分)
16.(16分)
(1)①抑制Fe2+水解(2分)
②Fe2++H2C2O4+2H2O=FeC2O4·2H2O↓+2H+(3分)
③促进草酸电离和沉淀的生成(2分)
(2)边滴加饱和草酸钾溶液和10%过氧化氢溶液边不断搅拌(或边滴加饱和草酸钾溶液边搅拌,再滴加10%过氧化氢溶液同时不断搅拌)(2分)、水浴加热控制温度不超过40℃(1分),直至取溶液样品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不再出现深蓝色为止(1分)。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搅拌(1分)
(3)n(KMnO4)=18.30×10-3
L×0.15mol·L-1=2.745×10-3
mol(1分)
n(C2O42-)=
n(KMnO4)=6.8625×10-3
mol(1分)
n﹛K3[Fe(C2O4)3]
·3H2O﹜==2.2875×10-3
mol(1分)
ω﹛K3[Fe(C2O4)3]
·3H2O﹜=×100%=89.85%(1分)
K3[Fe(C2O4)3]·3H2O样品的纯度为89.85%。
17.(16分)
(1)①
2Cu(NH3)2+
+O2[(NH3)2Cu-O-O-Cu(NH3)2]2+
(3分)
②
4NO
+
4NH3+O2
4N2
+
6H2O(3分)
(2)①3H2O2+2NO+2OH-
=2NO3-+4H2O(3分)
②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次氯酸根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氧化性更强(2分)、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烧碱,溶液的碱性更强(2分)
③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溶液的温度升高,导致次氯酸根转化(歧化)为氯酸根离子(2分)、氯酸根离子氧化性比次氯酸根离子弱(1分)
高三化学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