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物理 年级/册 八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九章第四节
难点名称 自制教具验证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继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之后的一个内容,学生已具有了压强和压力的有关知识,但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应用却是一个新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对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含糊不清。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只知道课本实验现象;很少去探索生活中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几乎没有学生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进行小制作。
难点教学方法
利用矿泉水瓶和儿童玩具电机制作“神奇小风扇”,观察是什么原因?小碎纸被压入矿泉水瓶中。
将剪下来的两个矿泉水瓶瓶口用塑料细管连接起来,做成“漏斗双胞胎”。将其竖直放在水龙头下面让水流入其中,下面一个漏斗出水口放乒乓球。调整水流速度,发现乒乓球并没有掉落。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知道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也知道了硬币跳舞 ,而且知道了飞机升力的产生,可是同学们怎样利用日常生活的物品去验证“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物理现象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实验一:
师问: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用一个矿泉水瓶、一个儿童玩具电机及小风扇可以验证“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吗?
生猜:不一定、有可能等(老师将猜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师讲解,你猜的对吗?请验证。
学生前后两桌4人一组开始讨论如何验证。
师问,小风扇和电机怎么安装才可以啊?。
学生甲:用剪刀在剪个洞 ,然后用胶布固定电机(带风扇)做成飞机模型,通电起飞。师:采纳甲意见很老师快演示制作 ,结果数次失败。
学生乙:剪开矿泉水瓶后,把电机按上风扇卡在瓶子里面。
师:剪下矿泉水瓶瓶口所在的三分之二,把电机风扇卡在瓶内,接通电源,正对桌面小碎纸,结果小碎纸被奇迹般的压入瓶内?
生:一片欢呼!聚精会神的想这是为什么?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接通电路,小风扇高速转动使得瓶子里面气体流速快,所以瓶内压强小。但是瓶外气体流速小,压强大,这样瓶子内外形成压力差,从而将小碎纸压入矿泉
瓶中。
实验验证结论:流动气体的压强,流速较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较小的地方,压强大。
实验二:
器材:两个矿泉水瓶、一根塑料吸管、乒乓球。
师问:既然实验一验证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那么如何验证“液体压强与流体的关系”?
生猜:像课本上一样水平吹瓶口,或者漏斗吹乒乓球(板书)
师讲解:你猜的对吗?请验证。
学生前后两桌4人一组开始讨论。
师引导:怎样才能改变水经过漏斗的流速?(板书)
学生甲:把塑料管套矿泉水瓶盖,做个简易漏斗。
师示范:结果水无论那端流,乒乓球总是掉落
师引导:水流过简易漏斗后,细管狭窄通道是增大水的流速。可是水没有均匀流过乒乓球,所以咱们还必须在下端按一个简易漏斗
师:两简易漏斗中间用细管连接 ,竖着让水龙头水流经过,果然乒乓球在下端漏斗出水口被压得紧紧地没有掉落。
学生:一片欢呼。记忆深刻。
师生归纳总结: 当 水通过“漏斗双胞胎”的狭窄通道时速度会增大,乒乓球上方水流速度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水流速度小,压强大,它才不会掉下去。
实验验证结论:流动液体的压强,流速较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较小的地方,压强大。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1912年,秋季的一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之一”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离它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客号”与它平行疾驶.突然,小军舰偏离了方向,一个劲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结果与”奥林匹克号”相撞. 同学们可以现在设计做纸叠的船,回家后放盛满水的盆子里面两纸船中间用吸管吹气做家庭小实验。
2、用吹风机、细线 、A4纸如何验证“飞机升力的产生”?
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积极的设计,会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反过来,学生的积极相应和主动参与也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正面的影响,实现相互沟通,相互促进,达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利用生活物品,做家庭小实验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