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导读必考知识点整理
-------《儒林外史》
真题练习及答案
一、
2020
年南京市中考语文题
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
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
;
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社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笑笑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
娘子笑道
:
“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
?
”杜少卿道
:
“你好呆
!
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
雨花台
萧金、杜慎等又走到山项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全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
:
“兄弟,今目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
:
“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
”
玄武湖
玄武湖是极宽的地方。左边台城,望见鸡鳴寺。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ー所大花园。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因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秦准河
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将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排了进来。船舱中间,
放一张小方全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砂,樝傅某梢ぁ⑿?さ谋?樱?氲纳虾玫挠晁??獠琛D怯未?谋噶司坪碗肉图肮??秸夂永锢从危?褪歉下返娜耍?猜蛄思父銮?拿?獠瑁?诖?狭顺裕????小5教焐?砹耍?看?秸得鹘堑疲?焕匆煌??匙藕永铮?舷旅髁痢W晕牡虑胖晾?媲拧⒍??兀?挂贵细璨痪?S钟心切┯稳寺蛄怂?鲜蠡?
(
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
)
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
选自《儒林外史
)
,
[
清
]
吴敵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年
12
月版,有删改
)
13.
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
?
为什么
?(3
分
)
我最想到
________
去玩,因为
______________
14.
小明对“六朝烟水气”不大理解,你根据以上片段做了概括解说。
(3
分
)
_________________
15
、小明在阅读中疑感
:
“看花吃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一只金杯,这不是把他写俗了吗
?
你为小明解答。
(3
分
)
________________
16.
边读边走,你和小明走过了“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越发喜爱南京。于是,你写一首小诗献给南京。
(
诗作不超过六行,
4
分
)
_______________
17.
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书报告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
12
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提纲。
(
提纲不少于三条,
7
分
)
专题名称
:
在《儒林外史》中读南京
报告提纲
:
①书里有浓浓的南京味儿,如,鮑文卿请倪老爹吃饭,特地点了鸭子。
②书中的南京人很有魅力,像荆元这样的普通市民也有名士的风度。
③书中体现了作者对南家由衷的喜爱,如,让名士杜少卿选择南京隐居。
专题名称
:_______________
报告提纲
:_______________
(
三
)(20
分
)
13.(3
分
)
示例
:
清凉山
很想去看看今天的清凉山和书中的有什么不同,还有没有杜少卿醉游时的绿柳掩映、竹树环合等美景。
(
言之成理即可
)
14.(3
分
)
示例
:
“六朝烟水气”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赞美了南京人不俗的气质和品味,体现了南京人久经历史风雨后所具有的淡泊物质利益、追求心灵满足的个性特征。
15.(3
分
)
示例
:
这里的金杯是表现杜少卿名士风流的一个重要物品。反复写杜少卿当众拿着金杯,正是为了显现他不吝金钱的个性,不仅没有把他写俗,反而更突出了他卓然不群的风度。
16.(4
分
)
示例
:
在山水城林的画卷里
/
在六朝烟雨的迷蒙中
/
你
/
披一身暖色的夕照
/
温情了我的梦
(
此题为开放题,分层级赋分
)
17.(7
分
)
示例
:
《骆驼样子
)
里的北京味儿
(1
分
)
①书里有不少富有生活气息的北京方言,如“闹慌”“要骨头”等。
(2
分
)
②书里有不少今人垂涎的老北京美食,像糖瓜、豆汁儿、卤煮豆腐。
(2
分
)
③展现了老北京人丰富的日常生活,如在天桥喝茶、在积水潭垂钓等。
(2
分
)
二、
2020
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语文题
15.
走进名著。(
4
分)
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①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口号哭起来,准备入殓,讲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
〔注〕①讧(
h
ò
ng
)
:
争吵,混乱
(
1
)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
。(
2
分)
(
2
)结合这一情节,简要分析严监生的形象。(
2
分)
答案:
15.
(
1
)《儒林外史》吴敬梓
(
2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三、
2020
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
8
分)
11
.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
”。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12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馀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愚。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愚。”金有馀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错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
1
)补填下面横线处空缺的内容。
《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
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示
、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2)
众人认为周进“撞死在地下”是“中了恶”,你觉得他们说的合理吗?请结合相关篇章内容阐述理由。
答案:
11.
红小鬼
红军们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是勇者。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
12.
(
1
)吴敬梓;封建科举制度
(
2
)不合理。周进好不容易进入贡院,回想起自己读书数十年的经历,却没能中个秀才,悲痛难耐,于是一头撞上去,而不是因为“中了恶”。
四、
2020
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题
阅读天地(
52
分)
2.
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分析其讽刺意义。
A
.方鸿渐(《围城》)
B
.林之洋(《镜花缘》)
C
.周进(《儒林外史》)
D
.别里科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答案】
示例
1
:方鸿渐。他是旧中国一个精神无处安放的读书人,他有读书人清高的一面,却买了张假文凭,当了“洋博士”,“荣归故里”,自欺欺人。作者用揶揄的笔调,讽刺了方鸿渐的虚荣。这个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爱慕虚荣、思想空虚的伪知识分子的代表。
示例
2
:林之洋。他在女儿国被迫入宫,缠足、穿耳洞,受尽折磨。作者借林之洋的遭遇,用悲喜杂揉的手法讽刺男性审美标准对女性的野蛮压迫,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男权思想,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与同情。
示例
3
:周进。他六十多岁依然是个童生,受尽嘲弄和冷遇,仍执着科举。是一个备受压抑,苦苦挣扎的老书生形象。周进在贡院里又哭又笑,丑态百出。作者借这个人物讽刺汲汲于富贵者,批判了科举制度。
示例
4
:别里科夫。他永远把自己藏在套子里,包得严严实实,他害怕一切新生事物和自由思想,只有对政府的告示禁令分外敏感,坚决维护。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胆小怕事、保守顽固的形象,对现实社会的保守势力进行了讽刺与批判。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艺术特色
3.
巧妙的构思让情节引人入胜,从下列名著中选一部,结合故事分析作者的构思技巧。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D
.《基地》
【答案】
示例
1
:《西游记》。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①采用伏笔,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孙悟空借芭蕉扇被拒与孙悟空之前降服红孩儿有关。②设置悬念,如唐僧在黄风岭被妖怪抓住即将被煮,命悬一线,另一边孙悟空正与黄风怪恶斗,孙悟空能否及时赶到令读者揪心。③叙事的节奏快慢交替,重要的情节细细描述,无关紧要的内容一笔带过,贴合读者的阅读期待。
示例
2
:《水浒传》。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①人物故事相互关联、环环相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鲁智深展示武艺引出林冲,再集中写林冲的故事。②善用伏笔,如前有林冲结交鲁智深的情节,后来才有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的情节。③设置巧合,林冲因为大雪压垮栖身之所而夜宿山神庙,躲过一劫,恰好听到陆虞候等人的密谈,便怒杀仇人,上了梁山。④一众好汉齐聚梁山,但上山方式各有不同,富有变化,如林冲被陷害,忍无可忍上了梁山,而武松则快意恩仇,手刃仇人后上了梁山。
示例
3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①不断设置悬念,情节起伏跌宕,如哈利与伏地魔争夺圣器“老魔杖”的过程一波三折,如同侦探小说,引人入胜。②叙事中巧布疑阵,情节不断反转,结果出人意料,如哈利最终才明白邓布利多在欺骗他,而暗中保护自己的人原来是斯内普。③矛盾冲突激烈,叙述节奏紧张,如伏地魔以哈利朋友的性命胁迫哈利,将哈利置于两难的处境中,故事扣人心弦。
示例
4
:《基地》。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①小说的故事环环相扣,五个故事独立又关联,前面的故事为后面的故事铺垫,一环套一环。②叙事技巧高明,吸引读者参与情节的推理,如谢顿在审判中说出的内容,吸引读者寻踪觅迹一步步揭开谜底,故事充满探索的趣味。③每个章节用“银河百科全书”提供背景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作品的艺术特色
4.
凝视诗歌的形式,仿照示例,从划线的诗句中选择一处,品味诗歌分行的意味。
示例:分行让“门”字凸显出来,吸引读者凝视这个字,让读者产生种种联想,丰富了诗歌的意蕴。这道“门”仿佛一副枷锁,而“门”字中间的空白又像是广阔的天空,鸟儿在笼子里一定久久地注视过它,眼中满是向往与绝望。
鸟笼非马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
【答案】
示例
1
:诗歌的分行和跨行,让“走”字独立成段。凝视这个字,“走”字四周皆空,与笼子里的狭小形成对比,让人想象鸟儿挣脱牢笼,飞向天空的样子,也许翅膀有些僵硬,也许飞行的姿态不够完美,但投向自由的心情如此急切。“走”字四周的宽广空间也让联想的时间延长——人一直注视着鸟儿飞走的过程,在久久的凝望中体验鸟儿重获自由的欣喜。
示例
2
:诗歌的分行,让“鸟”字独立成段。在对前一句“把自由
/
还给”的期待中,“鸟”字凌空而出,无羁无绊。凝视这个字,让人产生联想:得到自由的鸟儿会怎样
?
是呼吸自由的空气,张望四周,还是梳理羽毛,准备振翅飞向自己的天空?读者内心的欣喜与鸟儿一般,不禁也想到,自己是否也该挣脱羁绊脱笼而去。
示例
3
:诗歌的分行,让“笼”字独立成段。在前一句鸟得到自由之后,带领读者把目光从远飞的鸟身上收回,落在“笼”字上。凝视这个字,鸟去笼空,孤孤单单,仿佛满是失落,但转念一想,把自由还给鸟儿的同时,笼子不也获得了解脱吗?不知鸟儿是否回望过笼子,但当“鸟”与“笼”打破了囚禁与被囚禁的关系,“自由”在彼此间传递。诗歌给人以哲理思考,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考点】把握诗歌主题,体会诗歌意境,感悟诗歌的特点,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解析】【分析】诗歌有缤纷的意象,幽深的境界。有时,为突显深意或言外之意,强调某个词或某句话,而令其单独成行,造成放大、突兀的效果。“门、走、鸟、笼”四个字单独成行,
引发人们的思考,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比如:“走”字四周皆空,与笼子里的狭小形成对比,让人想象鸟儿挣脱牢笼,飞向天空的样子,也许翅膀有些僵硬,也许飞行的姿态不够完美,但投向自由的心情如此急切。“鸟”字凌空而出,无羁无绊。凝视这个字,让人产生联想:得到自由的鸟儿会怎样
?
读者内心的欣喜与鸟儿一般,不禁也想到,自己是否也该挣脱羁绊脱笼而去。
故答案为:示例
1
:诗歌的分行和跨行,让“走”字独立成段。凝视这个字,“走”字四周皆空,与笼子里的狭小形成对比,让人想象鸟儿挣脱牢笼,飞向天空的样子,也许翅膀有些僵硬,也许飞行的姿态不够完美,但投向自由的心情如此急切。“走”字四周的宽广空间也让联想的时间延长——人一直注视着鸟儿飞走的过程,在久久的凝望中体验鸟儿重获自由的欣喜。
示例
2
:诗歌的分行,让“鸟”字独立成段。在对前一句“把自由
/
还给”的期待中,“鸟”字凌空而出,无羁无绊。凝视这个字,让人产生联想:得到自由的鸟儿会怎样
?
是呼吸自由的空气,张望四周,还是梳理羽毛,准备振翅飞向自己的天空?读者内心的欣喜与鸟儿一般,不禁也想到,自己是否也该挣脱羁绊脱笼而去。
示例
3
:诗歌的分行,让“笼”字独立成段。在前一句鸟得到自由之后,带领读者把目光从远飞的鸟身上收回,落在“笼”字上。凝视这个字,鸟去笼空,孤孤单单,仿佛满是失落,但转念一想,把自由还给鸟儿的同时,笼子不也获得了解脱吗?不知鸟儿是否回望过笼子,但当“鸟”与“笼”打破了囚禁与被囚禁的关系,“自由”在彼此间传递。诗歌给人以哲理思考,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五、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完成
20-22
题。
(8
分
)
20.
《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由第一回说楔了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
(
限
4
个字以内,
1
分
)
,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
。
(
1
分
)
21.
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
(
前因
)
或之后
(
后果
)
的情节。
(
任选一个作答,限
20
字以内,
2
分。
)
22.
《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均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但结局各异。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概括其性格特征
(
限
20
字以内
)
,并简要概述其结局
(
限
30
字以内
)
。
(4
分
)
20.
功名富贵
王冕
21.
前因:周进任广东学道。因可怜范进而录取了他。
后果:范进母亲忽然得到阔绰兴奋而亡,范进服丧。
22.
示例:简·爱
性格: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结局:她最终回到桑菲尔德庄园,和受伤致残的罗切斯特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生活。
六、
2020
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名著导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1.
名著阅读
文学世界,万物有灵。下列作家笔下的哪种植物可以用来比喻简?爱?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两者的相似之处。
A
.白杨树(茅盾)
B
.小桃树(贾平凹)
C
.木棉树(舒婷《致橡树》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A
.王冕
B
.牛浦郎
【答案】
【小题
1
】答案:
(
1
)示例一:我选
A
.白杨树是普通的,但它不屈于恶劣的环境,力争上游,有坚强的意志和精神。这和简爱的处境与抗争精神是相似的。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饱受欺凌,但她敢于反抗表哥的欺侮,后来又同冷酷、自傲的劳渥德学校校长抗争。她积极进取,后来成为家庭教师。简爱说“我虽然卑微,但并不卑贱”,这与极普通而绝不平凡的白杨树是十分相似的。
示例二:我选:
B
.小桃树生长在院子角落里,在逆境中成长,经历风雨仍然顽强生存,枝头上还长出花苞。这与简爱的成长历程是相似的。简爱从小失父母,寄住在舅妈家,在盖兹海德府饱爱欺凌,在劳渥德学校以到不公平的待遇,在桑菲尔德经历坎坷的爱情,但她追求自己的梦想,依靠不懈的奋斗,收获了人生的幸福。
示例三:我选:
C
.诗中的木棉树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追求与橡树平等的地们,并与橡树共担风雨。这与简爱的精神追求是极其相似的。简爱始终渴求平等、自由的爱情,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她接受了罗切斯特求婚,当她得知罗切斯特有个疯妻子,并且还活着的时候,决然出走。但在罗切斯特遭遇厄运、一无所有的时候,她又回到他身边,与他共担风雨。
(
2
)示例一:我选
A
.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他蔑视权贵,以卖画为生,为了不与危素等权贵结交,多次推辞见面,甚至远走他乡;他有远见,向朱元璋献策,让其以仁义服人,平定天下;他不慕名利,朱元璋征如他做官,他为躲避入仕而归隐会稽山。可见他是一个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
示例二:我选
B
.牛浦郎中是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他偷了牛布衣的诗稿,盗用了牛布衣的名号,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结交董瑛,责怪卜家弟兄;为巴结牛现圃,甘愿做牛玉圃的孙子,媚态毕现。可见牛浦郎是一个追名逐利、自甘下流的小人。【小题
2
】
【解析】(
1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课文内容的了解。此题难度较大,一要了解名著中简?爱的经历及性格特征,其次要了解所给的三篇文章所赋予的抒情对象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与人物最相似的植物,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似点。简?爱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自尊自主、叛逆反抗。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敢于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具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这一点和虽然平凡,却能力争上游的白杨树很相似。②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当简爱发觉她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悬殊的情况下,她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她的这种敢于追求的精神,与历经苦难依旧开出花来的小桃树很相似。③意志坚强,智慧过人。在慈善学校的悲惨体验,表现了简爱的坚强和惊人的意志力。简爱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呆了
10
年。这一点也与小桃树相似。④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她拒绝了他的爱,她不愿作人情妇,她要的还是一份真正意义的完整爱情。然而,当简爱离开了罗彻斯特后,并没有在感情上抛弃他;相反,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单从这一点来看,她又与舒婷笔下的木棉花很相似。答案不唯一,只要能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与物共有的精神即可。
(
2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与书评内容的理解分析。题干所给的书评道出了这部名著以“功名富贵”为主线,写了四类不同的人。根据自己对所给的两个人物的了解,选择其中的一个,指出他属于四种中的哪一类,并结合其具体行为来分析即可。王冕属于这其中的“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一类,牛浦郎则属于“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
解答名著题,一定要注意学习中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知识的积累,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七、
2020
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题
名著
[
片段一
]
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它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
片段二
]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
.
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21.
【片段一
]
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
(
2
分
)
22.[
片段二
]
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
?
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
?
(
3
分
)
23.
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
A.
法国作家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正是由于凡尔纳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B.
《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把王冕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C
.
当我们读到《艾青诗选》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样鲜活的诗句时,我们不仅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还从内心激起了对“黎明”和“希望”的巨大渴望。
D.
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答案:
21.(2
分)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应该喊他们“喂”,而应该称呼“同志”
(
或“小鬼”“红小鬼”
)
。
22.(3
分
)
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他们才放行。这体现了他们工作中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形象特点。
23.(3
分
)B
八、
2020
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
12
分)
【阅·有知】
5.
根据下面两段文字,填出相应的人名。(
2
分)
【甲】
_____
生成美貌端庄,天姿聪俊。到了四五岁,就喜读书,凡有书籍,一经过目,即能不忘。且喜家中书籍最富,又得父亲、叔叔指点,不上几年,文义早已清通。兼之胆量极大,见识过人,不但喜文,并且好武,时常舞枪弄棒,父母也禁他不住。
【乙】这是州委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发。祝贺成功。
_____
的心怦怦直跳,他日夜盼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现在他已经拿起新的武器,又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甲】
_____
【乙】
_____
【阅·有法】、
6.
《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同学们在共读此书时,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阅读下表,完成表中题目。(
5
分
作品
类别
人物
类别
人物
思考
︽
儒
林
外
史
︾
?
主要形象
杜少卿
虞育德
严监生
?
次要形象
娄焕文
郭铁山
胡屠户
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说作品时,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
我的理解:
(4)___________。
?
(1)_____形象
杜少卿
沈琼枝
虞育德
?
(2)_____形象
牛浦郎
潘三
严监生
?
热衷科考的形象
范?
进
周?
进
匡超人
?
不屑科考的形象
杜少卿
庄绍光
(3)_____
【阅·有思】
7.
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几部作品:《西游记》《水浒传》《简·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或归驯”的思考,你认为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