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同步配套】四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同步配套】四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5 15:12:09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4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年级: 四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已掌握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知识迁移,通过猜想、验证、归纳等活动,获得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连减的简便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一方面学生有了研究加法运算定律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在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一个乘法口诀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只是学生不知道运用的是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其结构形式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类似,从表面上看很简单,会让学生对这两个运算定律的认识局限于算式,停留在表层,缺乏真正理解。因此,本节课借助研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经验,让学生大胆猜想“乘法中是不是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然后用具体的生活事例、图示(小正方体拼摆的图形等)、直接列举等式等方式形象直观的验证猜想,继而说明乘法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寻找乘法运算定律的生活原型,丰富乘法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在具体问题情境和几何直观中深刻理解规律。
二、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初步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2.利用已掌握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在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中,发展推理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体验。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奇妙的数学王国!在数学符号的大家族中,住着加、减、乘、除等各种符号。一天,国王带着他们去游乐园,看到了很多热气球,国王说:“啊,好壮观!热气球里一共有多少人?”
加法迫不及待的说:“我能解决,3+3+3+3+3+3=18,我知道一共有18人。”
乘法说:“每个热气球中有3人,一共有6个热气球,算式是3×6=18,我的算式和加法比,多么的简单,算起来也更快,还是我的本领大!”
加法不服气的说:“你也别得意!我还能随便交换位置呢,而且任意的两个数相加都行,都不影响结果,你能这样吗?”
乘法说:“是呀!加法有那样的规律,我有吗?”
(二)探究乘法交换律
1.提出猜想
加法中有交换律,乘法中有交换律吗?我们有了研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经验,准备怎样验证乘法交换律呢?请你在学习单上写一写、画一画,举例验证。
2.举例验证
3.汇报交流
(1)利用生活情境理解
小彤举了生活中的一件事:每支铅笔2元,4支铅笔一共多少元?
2×4=4×2
小希是利用下面的图形来验证的。先横着看,每行有7个小正方体,有4行,要计算一共有多少个,算式是7×4=28;还可以竖着看,每列有4个小正方体,有7列,算式是4×7=28,结果都等于28,所以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7×4=4×7。
7×4=4×7
(2)列举算式验证
小成既没有举出生活中具体的事,也没有画图,他是通过列举算式,看结果是不是相等来验证的。
5×6=6×5
9×10=10×9
600×7=7×600
4.总结规律:
(1)通过列举算式,举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发现乘法和加法一样,同样具有交换律。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2)你能用简洁的方式表示这一规律吗?
甲×乙=乙×甲
□×△=△×□ 。
a×b=b×a。
5.回顾反思
在以前的学习中就应用过乘法交换律,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三)探究乘法结合律
1.提出猜想: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有结合律吗?小希猜想:加法结合律是(a+b)+c=a+(b+c),乘法结合律是(a×b)×c=a×(b×c)。请你写一写、画一画,举例验证,乘法是否具有这样的规律?
2.举例验证
3.汇报交流
(1)列举算式验证
小宇和小希是通过列举算式,看结果是不是相等来验证的。
(2×30)×6=2×(30×6)
(5×9)×10=5×(9×10)
(4×7)×3=4×(7×3)
(200×2)×5=200×(2×5)
(2)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解释说明
小希举了个去超市购物的例子,每瓶花生牛奶8元,每箱有12瓶,买2箱一共花了多少元?可以列式(8×12)×2,也可以这样列式,8×(12×2),计算结果都是192元,可以说明(8×12)×2=8×(12×2)。
(8×12)×2=8×(12×2)
小希通过举超市购物的例子,解释说明了为什么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算式有着这样的变化,仍然相等。你能利用这个图形来说明乘法结合律吗?
(5×3)×4=5×(3×4)
(5×4)×3=5×(4×3)
4.总结规律:
(1)小结:加法有结合律,同学们猜想乘法也有结合律,我们列举符合这样特点的算式,按照这样变化,确实算式是相等的,我们又举了生活中的例子解释说明。因此,乘法具有这样的规律,所以我们刚刚猜想的这个规律是成立的。
(2)说一说,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5.回顾方法
(四)巩固应用
1.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16×23 = 23×
(2)39×2×6=39×( × )
(3)a×(b×9)=( × ) ×9
2.解决问题
学校新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7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课桌椅。学校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双人课桌椅?
活动要求:请你读题分析,列式解答。
汇报交流:
预设1:25×7×4
=175×4
=700(套)
预设2:7×4× 25
=28×25
=700(套)
预设3:7×4× 25
=7×(4× 25)
=7×100
=700(套)
(五)全课总结与反思
1.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概括提炼
我们借助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经验与方法,探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借助已有的经验去探究新知识,而且在探索中不断产生新的想法!今天我们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的是整数乘法简便运算问题,在小数、在分数运算中也同样适用吗?加法和乘法中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和除法中有吗?同学们带着这些思考,继续探索!
(六)布置作业
作业1:数学书第25页做一做
作业2:数学书第27页第2题(共65张PPT)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 数学
数学符号的一家
数学符号的一家
3+3+3+3+3+3=18
3×6=18
数学符号的一家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

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4=8
4×2=8
2×4 = 4×2
30
30
90
90
600×7= 7×600
4200 4200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甲×乙=乙×甲
□×△=△×□
a×b=b×a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甲×乙=乙×甲
□×△=△×□
a×b=b×a
乘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
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
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 a×(b×c)

(a+b)+c= a+(b+c)
(5×9)×10 = 5×(9×10)
(4×7)×3 = 4×(7×3)
(200×2)×5 = 200×(2×5)
(5×9)×10 = 5×(9×10)
(4×7)×3 = 4×(7×3)
(200×2)×5 = 200×(2×5)
(8×12)×2
(8×12)×2 8×(12×2)
(8×12)×2 = 8×(12×2)
(5×3)×4 =
(5×3)×4 = 60
(5×3)×4 = 60 5×(3×4)=60
(5×3)×4 = 5×(3×4)
(5×4)×3 = 60
(5×4)×3 = 60 5×(4×3)= 60
(5×4)×3 = 5×(4×3)
(5×4)×3 = 5×(4×3)
(5×3)×4 = 5×(3×4)
(5×9)×10 = 5×(9×10)
(4×7)×3 = 4×(7×3)
(200×2)×5 = 200×(2×5)
(5×4)×3 =
5×(4×3)
(5×9)×10 = 5×(9×10)
(4×7)×3 = 4×(7×3)
(200×2)×5 = 200×(2×5)
(5×4)×3 = 5×(4×3)
(2×30)×6=2×(30×6)
(5×9)×10=5×(9×10)
(4×7)×3=4×(7×3)
(a×b)×c = a×(b×c)
(a×b)×c = a×(b×c)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
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
两个数,积不变。这叫
做乘法结合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
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
做乘法交换律。
a×b=b×a
(a×b)×c=a×(b×c)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
16
(2)39×2×6 = 39 ×
( × )
(3)a×(b×9)=
( × )× 9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
16
(2)39×2×6 = 39 ×
2
6
( × )
(3)a×(b×9)=
( × )× 9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
16
(2)39×2×6 = 39 ×
2
6
( × )
(3)a×(b×9)=
( a × b )× 9
学校新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7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
套双人课桌椅。学校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双人课桌椅?
学校新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7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
套双人课桌椅。学校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双人课桌椅?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
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
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作业1:数学书第25页,做一做。
作业2:数学书第27页,第2题。
再 见《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习任务单
【课上活动】
活动一:探究乘法交换律
活动要求:
1.加法中有交换律,你认为乘法中有交换律吗?
2.如果你认为有,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事例验证你的猜想,也可以用列举算式的方法进行验证。如果你认为没有,也请说出理由。
活动二:探究乘法结合律
小希猜想:
加法结合律是(a+b)+c=a+(b+c),所以乘法结合律应该(a×b)×c=a×(b×c),你同意小希的想法吗?
活动要求:如果你同意,请举出生活中的事例验证你的猜想,也可以用列举算式的方法进行验证。如果你认为没有,也请说出理由。
活动三:巩固应用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16×23 = 23×
(2)39×2×6=39×( × )
(3)a×(b×9)=( × ) ×9
2.解决问题
学校新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7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课桌椅。学校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双人课桌椅?
【课后作业】
作业1:数学书第25页做一做
做一做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2×32=32× 108×75= ×
30×6×7=30×(6× ) 125×(8×40)=( × )×
作业2:数学书第27页第2题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25×7×4= × ×7
(60×25)× =60×( ×8)
125×(8× )=(125× )×14
3×4×8×5=(3×4)×( × )
【参考答案】
作业1:数学书第25页做一做
12×32=32× 12 108×75= 75 × 108
30×6×7=30×(6× 7 ) 125×(8×40)=( 125 × 8 )× 40
作业2:数学书第27页第2题
15; 25 4; 8 25; 14 8 ;8 5
温馨提示:
3×4×8×5=(3×4)×( × )方框中可填8×5,也可填5×8。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
数学符号的一家
0

数学符号的一家
3+3+3+3+3+3=18
3×6=18
数学符号的一家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
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4=8
4×2=8

2×4=4×2
























7×4=28
7×4=28
7×4=28
7×4=28
7×4=28
7×4=28
7×4=28
7×4=28
7×4=284×7=28
7×4=4×7
5×6

6×5
\/
入/
30
30
5×6=6×5
9×10=10×9
X/
入/
90
90

5×6=6×5
9×10=10×9
600×7=7×600
\/
入/
4200
4200

5×6=6×5
9×10=10×9
600×7=7×600

5×6=6×5
9×10=10×9
600×7=7×600

2×4=4X2
7×4=4×7
9×10=10×9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积不变。
甲X乙=乙X甲
□×△=△X□
aXb=bXa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甲X乙=乙X甲
□×△=△X□
aXb=bXa
5+5+5=15
5×3=15
3×5=15
24
验算
19
23358=823别
×19
×2H
358
x
216
76
23
74
0
24
38
716
456
456
8234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
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ta
aXb=bXa
加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
(aXb)Xc=a×(b×c)
两个题相款相献者葬羶把
两个题相加,和不变。
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2×30)×6=2×(30×6)
/
/
60
180
360
360
(5×9)×10=5×(9×10)
5
90
450
450

(4×7)×3=4×(7×3)
\/
28
84
84
(200×2)×5=200×(2×5)
1/
400
10
2000
2000

(5×9)×10=5×(9×10)

(4×7)×3=4×(7×3)
(200×2)×5=200×(2×5)

(5×9)×10=5×(9×10)

(4×7)×3=4×(7×3)
(200×2)×5=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