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测评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_。
2.凡是和放大镜具有同样结构特点的器物,都具有________物体图像的功能。
3.如果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分别标着“10x”和“40x",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______倍。
4.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________,一般长在昆虫头部上方的两侧。
5.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并可以看到在每个细胞中间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叫________。
6.昆虫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昆虫的种类繁多,它们头上都有一对触角,触角的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等。
7.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和天上飘下的雪花,是_________的晶体。
8.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该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10.放大镜和________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二、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X")(10分)
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
2.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3.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
4.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
5.显微镜下的洋葱切片呈网状结构。( )
6.把橘皮、馒头等放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就可以进行霉菌培养。( )
7.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
8.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
9.在放大镜下观察,我们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10.微生物和动植物-样也能进行繁殖、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20分)
1.下列各种方法中观察到的图像放大到最大的是( )
A.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B.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
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2.科学家一般选择_______来观察大肠杆菌。( )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3.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______,它是植物呼吸和水汽蒸腾的通道,是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门户。( )
A.细胞核 B.液泡 C.气孔.
4.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
A.放大了的正像 B.放大了的倒像 C.缩小了的倒像
5.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6.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
A.云母、小苏打、生素 B.水晶、雪花、玻璃 C.盐、铜矿、高锰酸钾
7.用放大镜观察蝴蝶触角的形状是( )
A.鞭状 B.棒状 C.羽状
8.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A.草履虫 B.蚂蚁 C.船形硅藻
9.地质工作者常利用显微镜观察岩石中的晶体以鉴别岩石的种类,在显微镜下同时能观察到石英、长石和云母的岩石是(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10.人类利用______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了,可以使制成的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
A.细胞 B.酵母菌 C.霉菌
四、连线题。(10分)
将下列人物与他的成就进行连线。
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
袁隆平 细胞学说
巴斯德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罗伯特 胡克 发明能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
施旺和施莱登 杂交水稻之父
五、简答题。(24分)
1.人们为什么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 (8 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有哪些?请选择医学、食品工业、农业、微电子技术等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一方面进行说明。 (8分)
3.请你简单说说人类是如何一点点认识微小世界的。(8 分)
六、实验探究题。(21 分)
1.某同学在做“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6分)
①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
②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
③盖上盖玻片。
④将洋葱表皮放入水滴中。
⑤用碘酒染色。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15分)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_______。(多选)(3分)
①大光圈 ②平面镜 ③小光圈 ④凹面镜
(2)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一般正确的应该是________眼望着________镜观察,同时另一眼________(选填“睁开"或“闭着"),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____。(4分)
(3)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 )(3 分)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4)某显微镜目镜有10x和20x ,物镜有8x和45 x ,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倍。(2分)
(5 )如右图所示,在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示数是10x和10x。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x和40x,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_____个。(3分)
第一单元测评卷参考答案
一、1.凸透镜 厚 薄2.放大3. 400 4.复眼
5.细胞核6.交流信息 感知气味7.水
8.细胞9.霍乱 肺结核 伤寒10.显微镜
二、1.√ 2.X 3.√4.X 5.√ 6.x 7.√8.√9.√10.√
三.1.C2.B3.C4.B5.B6.B7.B 8.B 9.A 10.B
四、
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
袁隆平 细胞学说
巴斯德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罗伯特 胡克 发明能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
施旺和施莱登 杂交水稻之父
五、1.因为镜片的中央凸起,而且又是透明的。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使我们能找到办法抵御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3.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经历了以下历程: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1/10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六.1.②①④③⑤2.(1)②③ (2)左 目 睁开 q
(3)C (4)900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