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练习(带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练习(带解析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25 21:2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
一、单选题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

B.

C.

D.

X、Y、Z为三种金属,已知??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A.
Fe?Cu?Ag
B.
Cu?Hg?Ag
C.
Mg?Zn?Fe
D.
Fe?Ag?Cu
X、Y、Z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不发生反应
A.
B.
C.
D.
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C.
D.
向、、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A.
、HCl
B.

C.
、HCl
D.

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
盐酸的浓度可以不同
B.
铜片表面有气泡
C.
镁片的试管表面发烫
D.
活动性
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2HCl
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起反应,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产生氢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的图象为
A.
B.
C.
D.
通过置换反应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比较铜、铝、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现有铜、铝、汞的三种单质,如果另外只选用一种试剂达到实验目的,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
稀硫酸
B.
氯化铝溶液
C.
硝酸汞溶液
D.
硫酸铜溶液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
?
?
A.
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
B.
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
C.
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
D.
在化合物中甲元素显价而乙元素显价
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A.
铁稀盐酸
B.
铜稀盐酸
C.
银稀盐酸
D.
铜硝酸银溶液
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
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
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保存稀硫酸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
A.
B.
C.
D.
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取的物质是
A.
B.
AgCl
C.
D.
下列各组金属中,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是
A.
K、Mg、Cu
B.
Zn、Na、Hg
C.
Fe、Zn、Al
D.
Mg、Na、Cu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C.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二、填空题
观察镁、锌、铁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于能发生的反应,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指单质或化合物的角度去分
析,比较它们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不同:它们都是由一种________与一种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与另一种________,这类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现有下列六种物质?
?
?
?
?
,它们是按照某种规律排列的,请推断并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
排在H前面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越靠前,相同条件下反应的速率就越________。将Mg、Zn、Fe、Al四种等质量的金属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最慢的是________;产生氢气最多的是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且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______选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乙同学又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
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______,Y是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Cu、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
溶液、溶液、溶液、稀硫酸、铜丝、铁丝、银丝、铝丝.
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把银丝插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
把铜丝插入装有溶液的试管中
把铁丝插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
把铜丝插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
你认为小华所做的实验__________填序号是多余的.
Ⅱ小贝只选用了上述药品中的三种,通过两步实验,也达到了实验目的.他选用的三种药品是????????????????????????????
写出一种药品组合即可.
Ⅲ实验后,大家又对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溶质与固体成分产生了好奇。他们分别取一定量的铁丝放入到盛有和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
【提出问题】滤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对滤液B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猜想四:只有
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其中猜想_______________不正确.
【设计实验】若猜想四成立,请设计实验确定所得滤渣A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反应后析出金属的质量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比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大。
金属及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在
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铜,这是因为
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
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铝片浸入稀硫酸中
铜片浸入稀硫酸中
铝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目的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2.【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说明金属的活动性;,说明金属的活动性,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故其活动性顺序为:由以上分析可知:
A、由于,X、Y、Z可以分别是Fe?Cu?Ag,故A正确;
B、由于Cu不能与硫酸反应,X、Y、Z不能分别是Cu?Hg?Ag,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Zn?Fe能与硫酸反应,X、Y、Z不能分别是Mg?Zn?Fe,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Y、Z不可能分别是Ag?Cu,故D错误。
3.【答案】A
【解答】
根据可知

根据可知;
根据可知Z在氢前;
根据不发生反应可知X在氢后。
故。
4.【答案】B
【解答】
A.Zn为单质、为化合物,生成物中是单质,为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CO、CuO均为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B符合题意;?
C.C为单质、为化合物,生成物中Cu是单质,为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C不符合题意;?
D.Fe为单质、为化合物,生成物中Cu是单质,为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D不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向、、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则铁不能与反应,故溶液中一定含有,由于铁粉过量,铁能与盐酸和完全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溶液中一定含有,不含有、HCl,观察选项,故选D.
6.【答案】C
【解答】
A、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要注意变量的控制,即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应该保持相同,则盐酸的浓度必须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与稀盐酸不反应,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镁片的试管表面会发烫,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活动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7.【答案】C
【解答】
由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可知活动性顺序是:;
A.Mn的活动性强于锌,而锌的活动性强于氢,故Mn能把酸中氢置换出来,故A正确;
B.Mg的活动性强于铝,而铝的活动性强于锰,故Mg能从锰的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锰,故B正确;
C.Fe的活动性弱于锌,故Fe不能从锰的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锰,故C错误;
D.Mn的活动性强于锌,而锌的活动性强于铜,故Mn能从铜的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故D正确。
8.【答案】C
【解答】
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2HCl,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9.【答案】A
【解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铁,与硫酸反应时镁的速率最快,在坐标中斜线最陡,铁的反应速率最慢,在坐标中斜线最平缓,观察图象,排除BC,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起反应,则镁生成的氢气最多,锌生成的氢气最少,观察图象,排除D,
10.【答案】D
【解析】解:A、使用稀硫酸,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和汞不能与硫酸反应,无法证明铜和汞的顺序,故A错误;
B、使用氯化铝溶液,铜和汞不能与氯化铝反应,无法证明铜和汞的顺序,故B错误;
C、使用硝酸汞溶液,铜和铝都能与硝酸汞反应,无法证明铜和铝的顺序,故C错误;
D、使用硫酸铜溶液,铝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汞不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铝铜汞,故D正确。
11.【答案】D
【解答】
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甲比乙活泼,故A说法正确。
B.甲能与盐酸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甲排在氢的前面;乙不能与盐酸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乙排在氢的后面,所以可以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故B说法正确。
C.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所以可以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故C说法正确。
D.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得失电子的数目有关,与其活动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说法错误。
12.【答案】C
【解答】
A.通过铁稀盐酸反应,可以判断铁在氢的前边;
B.通过铜稀盐酸不反应,可以判断铜在氢的后面;
C.通过银稀盐酸不反应,可以判断银在氢的后面;
D.通过铜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判断铜在银的前边。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通过A、B、D就可以比较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不必进行的是C。
故选C。
13.【答案】B
【解答】
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时,反应条件越简单,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故对;
金属铝更耐腐蚀是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可以和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而不是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铝强,故错;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前面,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故保存稀硫酸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故对;
自然界中活泼金属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极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了金属的存在形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故对。
综上可知,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
14.【答案】C
【解答】
A.铁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反应,但铁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氯化亚铁,不能生成氯化铁,故选项错误;
B.银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盐酸反应,不能用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得,故选项错误;
C.镁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反应,镁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氯化镁,故选项正确;
D.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盐酸反应,不能用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得,故选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是: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可知:
A、K、Mg、Cu是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故A正确;
B、Na的金属活动性大于Zn,故B错误;
C、Fe、Zn、Al是按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故C错误;
D、Na的金属活动性大于Mg,故D错误。
16.【答案】C
【解答】
A.根据题意,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价,结合题中图示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故A正确;
B.从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所用的时间来看,金属活动性:乙甲丙,故B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多,故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故C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多,消耗硫酸越多,故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故D正确。
17.【答案】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解答】
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指单质或化合物的角度去分析,它们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不同:它们都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这类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18.【答案】
【解答】
观察六种物质?
?
?
?
?
,可知是金属的氧化物,所含金属是按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依次是钾钙钠镁铝锌,故答案应是氧化铝,在化合物里通常氧元素是负二价,铝是正三价,在化合物里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答案是:。
19.【答案】快;Mg;Fe;Al;Zn
【解答】
排在H前面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就越快;将Mg、Zn、Fe、Al四种等质量的金属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由于Mg的活泼性最强,Fe的活泼性最弱,所以,反应速度最快的是Mg,最慢的是Fe;将Mg、Zn、Fe、Al四种等质量的金属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假设四种金属的质量分别为1g,产生氢气的质量分别为:、、、,因此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l,最少的是Zn。
故答案为:快,Mg,Fe,Al,Zn。
20.【答案】蓝;强;;
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比铁快;
;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解: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硝酸铜的溶液为蓝色,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填:蓝;强;;
锌和铁都与盐酸反应,锌反应的速率比铁快,说明锌在铁的前面,故填: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比铁快;
能说明铁在氢的前面,B说明铜在银的前面,C说明锌在氢的前面,A、C说明锌在铁的前面,故通过A、B、C说明,,不能说明铁和铜的活动性,故可以通过金属与酸或金属与盐其他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来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填:Fe;。合理答案即可
21.【答案】
、溶液、溶液
溶液、Ag、Fe

取适量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为Cu、Ag、Fe,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为Cu、Ag
一定
【解答】
Ⅰ、由、可知,铁比铜活泼;由可知,铜比银活泼,所以无需再做银丝与稀硫酸的反应,故是多余的;
Ⅱ、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铁铜银;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因此可选用溶液、Ag、Fe,铁与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银不与与溶液反应,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铁铜银;也可选用Cu、溶液、溶液,Cu能和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铜不能和硝酸亚铁溶液反应,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铁铜银;
Ⅲ【猜想假设】因为铁铜银,分别取一定量的铁丝放入到盛有和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银离子被全部置换出来后,铁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则溶液中一定有,如果溶液中有,则一定存在,故猜想二不正确;
【设计实验】
若猜想四成立,则滤渣中一定有Cu、Ag,可能有Fe,设计实验确定所得滤渣A的成分为:取适量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为Cu、Ag、Fe,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为Cu、Ag;
【反思与评价】
?
?
56?
?
?
?
?
?
?
?
?
?
?64?
?
?
?
?
?
?
?
?
?
56?
?
?
?
?
?
?
?
?
?216
依据以上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反应后析出金属的质量一定比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大。
22.【答案】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发生爆炸;检验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
将铁片放入硫酸铜的溶液中,若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则表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
【解答】
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在
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铜,这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必须等装置内的空气排尽以后才能加热,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发生爆炸;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也不溶于水;
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铝片浸入稀硫酸中
铜片浸入稀硫酸中
铝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这组实验只能证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铁,也大于铜,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的强弱,需要补充的实验可为:将铁片放入硫酸铜的溶液中,若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则表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