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可爱的懒羊羊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秋了,它特别想吃月饼,不过要接受慢羊羊村长的考验。出示练习题(生拍手告知结果):
有4块这样的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几个月饼?
有2块这样的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几个月饼?
有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几个月饼呢?
生沉默、质疑:为什么不能拍手呢?
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这一环节的复习,主要让学生回忆、体会、感受分数中分子与分母所表示的意义,为学习新内容作好铺垫。】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一)认识二分之一
1、
师演示:以分月饼为例,一块月饼从中间切开(屏幕出现一条短横线)演示把两个半块月饼重合再分开(横线下写2)你观察这两个半块月饼大小怎样?每名同学分到几份?(横线上写1)
2、
师板书:平均分用“-”表示,1/2表示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两份
(2),取其中的一份(1)。
强化写法。
这个数怎样读呢?按什么顺序读的?
3、师:同学们想一想“横线”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生回答师板书)
4、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1/2,并用阴影表示出来。(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生活动、讨论:有几种不同的折法?
5、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生汇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就是二分之一?(师故意折一个不是平均分的,每一份是它的1/2吗?为什么?)
明确:没有平均分就没有分数。
6、
课件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引导生观察,体验思维发展的过程。
(1)师:同样是1/2。它所表示阴影部分的大小一样吗?
如果我只说是1/2,你能确定我说的是哪一块阴影部分吗?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们该怎么办?
生释疑。师小结:说得很好,指明了是谁的几分之几,我们就不会搞错了,因此,是谁的几分之几很重要。
(2)结合操作过程,生质疑:形状不同的纸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张纸折出的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
(二)认识四分之一
1、
观察猜想、迁移。
师:猜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2、
开展折1/4的活动
(1)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4应该怎么办?用圆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2)汇报。一生将同样大小圆形纸片折成了8份,指出其中的两份也是它的1/4
。
(3)生活动:拿出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小组合作折出不同的1/4并涂上颜色,比比看哪组折出的方法最多?
(4)小组汇报。生质疑: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
讨论、明确: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5)生1:我还可以用一根绳子折出分数呢。(此环节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原本按照教学设计继续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
(6)师:是吗?那我们用绳子折一折,看看可以折出哪些分数?
生活动,汇报。
(7)生2:老师,我发现了平均分的次数越来越多,每一份的长度就越来越短,是不是相应的分数就越来越小?(好家伙!通过折绳子不但知道了不同的分数,还敢于大胆猜测,为下节课分数大小的比较埋下了伏笔。)
及时评价这两位同学的精彩发言。
4、观察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生归纳、小结。
5、
找一找。(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由对具体月饼的认知过渡到对图形的认知,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综合实践,巩固运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部分。(做一做)
2、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93页1题)
3、猜一猜: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情况。这个环节的练习设计力求贴近小学中段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他们生活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总结评价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学会了什么知识?
同学们,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你会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分数朋友,课下却仔细找一找,看谁认识的分数朋友最多。
?
??
?
?
??
??
??
??
??
??
课后反思:
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我想,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要用心呵护学生的每一个创新的萌芽。如果我们习惯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芽状态,那我们的课堂永远只能是一种声音。教学中学生的意外发言让我很是惊讶,在课前我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然而本着尊重学生的人格,我没有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横加干预,而是微微一笑,以一颗宽容的心鼓励孩子,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在学生的惊叹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自身的探究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有时学生的回答和发现是我们无法预设的,必须及时处理好新的问题生成。在展示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时,当一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四分之一时,其他学生马上反对,认为他折的是八分之二,由此展开了辩论,反对者还根据刚才学习的分数知识进行了说理:“他实际上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8份,涂色部分占了两份,所以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八分之二才对!”的确如此。这个问题是我课前没有考虑到的,怎么办?给孩子直接讲2/8=1/4吗?,因为这个知识是后续学习的内容。还是让学生来辩析呢?那可是要花时间呀。最后我还是请来这两个孩子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实际上生1涂的那一份和生2说的那两份都是同样的部分,所以它们的大小相等,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辨析中全班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更深刻了。
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感谢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地将它贯彻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就不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具有生命色彩的问题生成一定能得以活跃在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