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一棵小桃树》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一棵小桃树》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6 11:1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九课 一棵小桃树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矜持(jīn) 渺小(miǎo) 倚窗(qǐ) 淅淅沥沥(xī)
B.恍然(huǎng) 魂魄(hún pò) 哆嗦(duō suo) 万般无奈(lài)
C.孱头(càn) 赤裸( luǒ) 猥琐(wěi suǒ) 血气方刚(gāng)
D.幼稚(zhì) 忏悔(qiān) 撂下(liào) 灼灼其华(zhuó)
2.下面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脾性 嫩绿 淋湿 撑腰
B.赤裸 执著 嫌弃 褪尽
C.孱头 服侍 摇憾 花瓣
D.欲绽 委屈 傲慢 奥丧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
B.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C.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D.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4.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虽然正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很沉得住气,从来不曾好勇斗狠。
B.真所谓祸不单行,他不小心跌了一跤,偏偏正巧摔到前面的大水坑里。
C.灰白的月亮在云层中时隐时现,使得安娜时而在黑暗中行走,时而在月光下前进。
D.青年人都想干一番丰功伟绩的事业。然而,事业的成功需要理想的航标,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需要意志做武器,给我们开拓前进的道路。
5.下面关于本文的文字常识及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平凹散文》,作者是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商洛人。
B.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并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冷落却顽强生长。
C.本文主要是借小桃树来回忆奶奶,表达了对奶奶的深切思念。
D.本文揭示了一个生活哲理:不懈拼搏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6.综合性学习。
(1)一位同学搜集了三个“桃”字的书法作品,请你依次指出它们的字体。
图1:____图2:______图3:______
(2)老师给出了一副对联,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上联:粉桃含笑迎春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3)茵茵是个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她寄住在亲戚家,得不到太多的关心爱护,经常郁郁寡欢,有时还伤心落泪。作为朋友,请你劝慰鼓励她。(要求:结合本文的中心思想来写。)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常想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却没写出一个字来。只是自个儿忏悔,又自个儿安慰,说: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
今天下雨,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今年来得这么早!一边让雨淋湿我的头发,一边还想去田野悠然地踏青呢。那雨却下得大了,而且下了一整天。我闭了柴门,倚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枝条被风雨摇撼着,花一片片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它瘦了许多,昨日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太小了,才开了一次花。我再也不忍看了,我万般无奈。唉,往日我多么傲慢,多么矜持,原来也是个孱头。
那是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市集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只桃子。她说:“吃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看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怎么也不能安睡,想起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里拱出一点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它,它是从土里长出来了。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弯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展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行。”我却不大相信,执著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
因为它长的不是地方,谁也不再理会,惹人费神的倒是那些盆景。爷爷是喜欢服侍花的,在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春天花市一盛,附近的人多来观赏,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一盆一盆端出去,天一晚又一盆一盆端进来,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
它长得不慢,一个春天长上两尺来高,我十分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去想了。
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蒙上了一层暮气。就在这时候,奶奶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家,家里等我不及,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黄昏时候,在窗下坐着,一外望,却看见我的小桃树。它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样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市早不陈列了,花盆一垒一垒地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他们嫌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曾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撂在这里,而漂流异乡,又漠漠地忘却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
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而一夜之间竟全开了呢。可是总嫌我的小桃树没有那“灼灼其华”的盛况。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太淡了,寻瓣儿单薄得似纸,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红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姑娘,苍白的脸,偏又苦涩的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零零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来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飞绕。可怜的小桃树。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么?
雨却这么大的下着,花瓣纷纷零落。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会开得更艳,香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片片付给风雨了?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花一片、一片,洒落得变成赤裸的了。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我的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个花苞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7.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8.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2)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9.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10.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三、中考演练
(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野菊花
曹丽琴
①菊花茶是朋友出差去安徽亳州带回来的。朋友,你每天用嗓常常熬夜,泡一杯野菊花茶润润喉提提神,缓解一下视力疲劳。我接过,一阵馥郁的甘草芳香袭来,满满的一大包,黄绿相间。土黄的菊朵,枯绿的花托,干燥得大有一幅沉年睡去不再复醒的样子。
②喝得多了,便摸到了它的脾性。取出几朵枯菊,冷水、温水是见不了它的丰盈,必须用滚烫的水倒入,菊才会在一股股热流里旋舞、释放,露开了笑脸,丰润了身姿,飘逸起芳香,微黄色的液体清清爽爽,离了枝头的菊花便有了第二次生命的绚烂。
③犹记得小时,秋收的田野里,纵横的阡陌上,走到哪儿都能采几束如此鲜艳的小菊花戴在头上,插在发间,挎一个竹篮,哼几首歌儿和伙伴们拾一篮满满的稻穗儿披着晚霞回家。谁也不知道这些野菊花是什么时候长在这儿,也没有人对此诧异。一切都是那样自自然然、年复一年。仿佛村庄上的乡亲,田野里的庄稼,坚守着土地,默默地开花吐蕊。一朵朵迎着朝阳沐着夕辉映着星光,仿佛我们乡村孩子的脸庞朵朵灿烂。
④现在,野菊花随着我们成长的步伐也竞相开放到了繁华的城镇里。我的心房里就有这样一幅画呢!一幅我所见过的纯天然的油画。它的色泽是那样的鲜艳、明快,真正的自然造化。那个周末,我穿过长长的楼道下得楼来,随同迎面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笼罩全身,它也就一眼撞进了我的视线中,然后它就牢牢地投影在我的心房里。它是那样的蓬蓬勃勃、浓浓丽丽、灿灿烂烂地盛开在小区的花坛里。鲜黄鲜黄的小菊花,一朵两朵,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数也数不过来,看也看不过来,一堆堆一簇簇,满地都是。真怀疑是那夜晚的繁星不约而同坠入尘间,一下子全都闪耀在这一片地域上了。
⑤这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是我熟稔的热烈和澎湃的颜色,宛若儿时村庄、田野生长的野菊花一样旺盛。它与这个季节飘叶如蝶的枯黄迥然不同,那是一种衰败,一种萧条,一种沉寂。而它是生命的色彩,鲜艳、亮丽、夺目,细细凝视,鲜黄鲜黄的花瓣,小小巧巧、玲玲珑珑、叠叠挨挨,如玉露蝶衣紧紧簇拥着金黄、圆实的小花蕊,活力四溢、夺人心魄,真正的“百草摧时始起花”。
⑥一种亲切油然而生,陶醉在目光注视的地方身旁,银杏叶飞舞,樱花叶凋尽,而它们如这冬日的阳光芳香、恬美,释放着生命的活力。当我的孩子和伙伴在菊花前扬起笑脸,我仿佛看到我和朋友童年时青翠的身影。越来越多的野菊花开遍城镇,繁衍、传播着生命。就像我和朋友以及更多的像我和朋友这样的乡村孩子,长大了,移植到了城镇,努力地适应城镇的土壤和空气,互相携手扶持着,沐浴着城镇的雨露和阳光,演绎生命的再度绚丽。
⑦这菊,定是这样一种好种易活的植株吧。抽芽、吐叶、开花、凋零。如此循环,潮起潮落,美丽人生。要不,城镇上的这种小菊花何以盛开得愈来愈蓬勃,愈来愈芬芳,甚至艳过了那些需要精心培育的菊中贵族:雍容华贵的“白呼啸”,亭亭玉立的“绿朝云”,缤纷多姿的“五彩凤凰”……
⑧它们靠的是什么?也许就是这“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的心性吧。
11. 仔细阅读全文,简要概括“野菊花”的特点。
1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
A. 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生动形象,清新自然。
B. “清丽”为本文的语言风格。“清丽”不仅体现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上,还体现在叠词的运用上。
C. 文章③、④自然段相互映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野菊花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在城镇里开放得更加灿烂。
D. 文中作者依次描绘了乡村的野菊花、移植到城市的野菊花和杯中的野菊花的形象,文章条理清晰。
E. 文章采用设问结尾,言简意赅地总结收束全文,同时赞美了菊花的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13. 结合文中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
真怀疑是那夜晚的繁星不约而同坠入尘间,一下子全都闪耀在这一片地域上了。
14. 通过阅读,你觉得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要表达怎样的一个中心?
(四川省南充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芦苇花的精魂
扶云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内里,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系着芦苇荡的仁心雄魄。细想下去,天地造芦苇,这苇却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这也许有些难懂,“空”与“有”本是相反的两极,怎么能搞在一起?但及待芦苇抽出了芦苇之花,我才真正懂得芦苇的气质——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
④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这花似人生的彻悟,在黄叶与绿叶中间绽放一种白发苍苍的弧度美。
⑤我心中不由一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么植物能把毛茸茸的花,撑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黄昏,与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来说一说?请不要讲,潇潇冷雨打沧桑,呼呼寒风吹断肠。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⑥我想起一个女性朋友,在遭遇身体误诊、丈夫背叛、失去女儿的苦难后,她的心没有灰暗甚至死去,却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一个又一个孤儿。她说,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我听后,在泪眼模糊中,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
⑦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坚守,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却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幸,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⑧就像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样,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他对时间特别敏感,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他曾说,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⑨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每年三月烧芦苇做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
⑩有人说,秋天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内心质朴的人们,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不断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选自《意林》,有删改)
15. 文章以芦苇花贯穿全文,为何在第②段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
16. 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17. 作者为什么要把张定宇比作“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请结合文本分析。
18. 本文题为《芦苇花的精魂》,请简要概括芦苇花的“精魂”体现在哪些方面。
19. 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空也是富有”的理解。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2.A 3.A 4.D 5.C
6.【答案】(1)楷书 草书 隶书
(2)紫燕争鸣报好音
(3)示例:茵茵,你觉得小桃树顽强吗?它受人冷落,不被爱护,生长条件也不好,但却一直不放弃,努力生长,绽放自己,不管遭受多少磨难也还是要结出花苞。别人可怜它,但是它自己却很乐观自信。我们也要学习它这种顽强的精神,让自己变得更好,你说呢?
二、课内精读
7.【答案】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因为有奶奶的保护才得以留存。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8.【答案】(1)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
(2)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9.【答案】照应文章开头对小桃树爱怜的情感,使文章结构严谨;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10.【答案】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三、中考演练
11. 平凡质朴,默默无闻;鲜艳亮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百草摧时始起花(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开得一样旺盛。
12. C D
13. 画线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满地的小菊花比作“夜晚的繁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菊花开放的情状和色彩,给人新奇感和美感。
14. 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人);赞颂来自农村,扎根城市的普通却淳朴、坚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一类人。
15. 把芦苇花与秋菊作对比,突出芦苇花的朴素和柔细,点明了芦苇花带给作者亲切感觉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芦苇花的喜爱。
16. 芦苇花和落日互相点缀,因此芦苇荡是温暖和美丽的,没有人们一般印象中冬天的清冷。
17. 每年三月芦苇要烧做草木灰,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初春挺立的芦苇花展现的是生命的最后抗争;张定宇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与时间赛跑,就像初春的芦苇花一样;赞美了张定宇坚韧顽强的品质。
18. 像母亲般朴素与柔细,永远让人感到亲切和慈祥;诠释了“空即富有”的哲理;表现出在爱中去爱人的人性甜美;展现出对生命的抗争精神。(意近即可)
19. 芦苇的腹中是空洞的,却怕天太空寂,捧出自己的花来陪伴天,它的爱是深厚的,因此它的精神是富有的。正如社会中的一些人,虽然身份卑微、物质贫乏,或身处逆境,却拥有一颗大爱之心,精神无比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