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走近名作
课题:旋转的短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师梵高用旋转短线表现景物的艺术特点,初步学会用色彩短线排列组合的方法,表现有动感的风景。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尝试过程中,感受大师表现方法的独特魅力,学习运用短
线排列表现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画面中色彩短线所传达出来的动感之美和序列之美。体验
创意的快乐,技法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内容分析
《星空夜》是梵高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智清醒并且充满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作画。梵高用旋转的短线描绘出充满动感和变化的星空,弯弯的月亮高悬在右上角,月光星光相互辉映,流动的云在风的推动下翻滚着,飘来飘去,前景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柏树,枝条努力伸向天空,远处有青色的群山,山下的城市笼罩在夜色中,流泻出星星点点的灯光。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不少学生听说过梵高的名字,见过他的《向日葵》,但对其绘画风格并不太了解,也不会欣赏。
教学重点
彩色短线的组合排列
教学难点
短线排列的整体动势
教学准备
教具:梵高作品、优秀学生作品、教师范画、课件等
学具:彩砂纸、油画棒
教学版块
师
生
互
动
设计意图
教
师
行为
学
生
活
动
一、
欣
赏
与
发
现
1、课件出示由梵高作品组成的音乐小影片。学生欣赏,了解梵高作品。
2、课件出示《星月夜》原作图片和《星月夜》平涂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讨论两者绘画方法的不同。
3、看视频,说说你对画的感受
4、揭示课题:旋转的短线
5、引导学生讨论,梵高为什么要这么画。
6、教师小结:梵高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绘画时就如同与事物对话。运用这种方法表
现,使画面产生了动感,有了生命力。
欣赏梵高作品
讨论作品
寻找作品的不同点
讨论梵高作画的原因
直观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
分
析
与
感
受
1、再看《星月夜》,明确画中的主体物。
2、看图讨论:短线怎样排列?
3、课件出示作画秘籍:
(1)线条的方向:
根据轮廓定方向
(2)线条的长短:
长短变化显主体
(3)线条的颜色:深浅色彩更丰富
4、出示两幅图,说说哪一幅更接近原作?找出画中的不足。
小结:线段太短变成了点,短线排列太整齐,短线排列不紧密,短线色彩单一
学会观察画作
寻找短线排列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找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口头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三、
指
导
与
作
业
教室示范绘画步骤(实物投影)
个别学生上来画一画短线
出示作业步骤图:
1)单色勾画轮廓
2)沿轮廓线用短线填充
3)逐步用相近色短线叠加
3、出示作业要求:
一颗星:
用短线临摹大师作品《星月夜》
两颗星:用旋转的短线临摹大师作品,画面有动感。
2、作业时播放图片《星月夜》及部分细节放大图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明确作业步骤及方法
明确作业要求
学生作业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学习能力
培养动手能力
四、
展
示
与
评
价
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出示评价要求;
能用短线表现出大师画中的景物
画面有动感,色彩丰富有变化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从线条、色彩几方面进行点评。
3、拓展:欣赏大师类似绘画风格的作品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大师用短线进行绘画的独特表现方法,使静止的画面有了生命力。有兴趣的同学回家也可以试一试用这种方法画画别的东西。
欣赏展示作品
自评与互评
开拓视野
培养欣赏的习惯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板
书
设
计
(
投影区
)
旋转的短线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