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我喜欢的自行车》
单元主题:写生的快乐
课题名称:我喜欢的自行车
课 时:1 课时
教材分析:自行车是学生熟悉的事物,能认识并概括表现主要组成部分。但自行车有许多小零件,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平时也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耐心表现。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对整体到局部的观察与写生方法有一定的掌握,但自行车结构较复杂,学生总体把握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造型特点,学会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写生自行车及其细节,并能在写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分析自行车造型特征过程中,学习由整体观察到局部细节表现的写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行车结构的造型美,体验细节刻画的乐趣,喜欢自行车这一环保的交通工具,加强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思路:通过实物和图片写生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老师重点示范学生认为最难得部位,直观地学习写生方法,加强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写生自行车。
教学难点:自行车整体结构与细节的表现。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铅笔、勾线笔等
教具:有关图片、自行车、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写生一辆自行车,并画出整体特征与细部结构。
拓展层面:能刻画细节,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使画面线条组织有疏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实物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老师是怎么来学校的吗?(推出自行车)老师就是骑着自行车来的,你们喜欢骑自行车吗?说说理由。
生:可以健身,环保、代步、骑自行车可以带来许多乐趣……
2、了解自行车历史
师:你们知道200多年前最早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图片)
看!它是用木头制成的,没有踏脚,是靠骑的人两只脚来回蹬地前行。我们再来看一看现代的自行车,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生1:有男式车、女式车。
生2:是铁做的。
生3:……
师归纳:外观,材质、功能、适用人群。
师:看了那么多自行车,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喜欢的自行车。
板书:我喜欢的自行车。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图片欣赏比较,简单了解自行车的发展,为写生自行车做好铺垫。
二、探究与发现
1、了解基本结构
师:要画好自行车,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
板书:基本结构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辆自行车,说说自行车有哪几个主要的部分构成?
生:车轮、车架、座椅、把手、齿轮、踏脚、挡泥板……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个组装自行车的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些自行车的部件,谁愿意来做安装工拼一拼?
学生操作,老师提示注意点:可先放两个车轮,车轮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车架要连接到车轮的轴心。
师:一辆自行车拼好了,你真棒!
定位骨架线
师:宗老师真想给这么漂亮的自行车画张像!告诉你们一个写生自行车的小窍门:找出它的骨架线。板书:定位骨架线
1、用铅笔,先画两个车轮(注意位置和大小),再用单线画出车架的基本位置。
下面我们来举行一个小竞赛,请同学们根据自行车的照片,快速准确地用单线画出骨架线,音乐起开始画,音乐停我们就停。
3、刻画局部细节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自行车,和我们画的有什么区别?
生:有很多细节,线条很丰富,观察的很仔细……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观察,刻画细节。
板书:刻画局部细节
师生合作示范——前车轮和把手。
师:接下来你们觉得细节最多的是哪里?最难画的是哪里?
生:齿轮和踏板。
视频演示示范——齿轮和踏板。
师:同样的,其它地方我们也要经过仔细观察,一一表现出来,请大家仔细看照片,老师发现了座椅上有花纹;车身的连接处有螺丝钉;后车轮上老师还发现了挡泥板和气嘴,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答:车架上有英文字母装饰……
师表扬:观察得真仔细!你真是火眼金睛!(出示细节刻画图)看,具有细节的自行车是多么的漂亮啊!(出示完成图)
师:今天老师想请大家根据照片,写生一辆自行车。
4、作业要求:
用铅笔画出自行车的结构骨架线。
用记号笔刻画自行车局部细节。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及小游戏、小竞赛的形式,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找到骨架线;通过近距离的细微观察,进一步了解自行车的细节,有利于绘画表现。
三、绘画与创作
学生写生自行车,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内容:
自行车的造型和比例结构是否正确
自行车的细节刻画是否细致
画面线条组织疏密有变化
板书设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