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活动式详案)
【课题】《剪出来的动物》
【类型】剪纸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剪纸的纹饰特点,初步学会将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等剪纸技法适合地运用在动物形体上。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剪纸过程中,发现剪纸纹样的应用和组合变化,学习用剪纸的多种技能剪刻动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剪纸作品独特的形式美,培养学习剪纸的兴趣,以及耐心细致的品质。
【教学重点】动物身上的剪纸纹样
【教学难点】纹样的适合运用
【教学资源】
学生:剪刀、刻纸刀、彩纸、固体胶、垫板等
教师:剪纸作品资料、剪刀、刻刀、彩纸、课件等
【教学流程与活动】
一、欣赏与发现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一:
1、两分钟活动交流美术学习单
2、欣赏民间剪纸作品发现纹饰对剪纸形象的美化装饰作用
活动目标
了解民间剪纸的特点,感受剪纸纹样的独特魅力
活动任务
学生欣赏剪纸作品,讨论、交流发现剪纸的特点。
关键问题
民间剪纸作品有什么特点?
将自己的学习单作品与民间剪纸作品作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要求
完成课前美术学习单并进行交流
仔细观察民间剪纸作品发现纹饰的独特魅力
活动说明
交流课前画剪的动物外形作品,了解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为新授内容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剪纸作品的特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动物剪纸作品,让学生感受剪纸纹样的表现方法和独特魅力,
二、观察与归纳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二:学习新知
活动目标
归纳基本的纹样图形,学习纹样如何适合运用
活动任务
1、通过2张作品,学生比较、归纳剪纸作品几种常见的纹样
2、思考分析,学习纹样的适合运用
关键问题
1、比较哪个剪纸作品更好看?为什么?归纳用了哪些纹样?
2、怎样将纹样合适地应运用到动物身上?
活动要求
1、参与思考讨论
2、仔细观察教师示范,并能参与其中
活动说明
通过观察和交流归纳出基本的纹样图形,学习纹样适合运用
通过教师示范,学习运用对折剪的技法技巧表现各种纹样。对剪纸方式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三、尝试与指导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一:动物剪纸作品创作
活动目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动物剪纸作品创作
活动任务
运用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的剪纸方法,剪、刻出动物形象。
关键问题
谁来分享交流自己的构思
几种基本的图形该如何适合地运用到动物身上?
活动要求
明确作业内容及要求
积极思考分析优秀的同龄人作品
认真投入动物剪纸作品创作
活动说明
通过创作练习,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作业要求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出有纹样的动物。
四、展示与评价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美化我们的教室
活动目标
通过贴窗花,评窗花来表达对自己或同学作品的感受
活动任务
将自己的动物剪纸作品贴到教室窗户上美化教室环境并对作品进行评价
关键问题
是否剪出动物的外形特征。
是否剪出动物身上的纹样。
3、动物身上剪出的纹样是否断掉了
活动要求
大胆自信将自己的动物剪纸作品贴到窗户上
公正公平地按照评价要求评价同学作品,发现同学作品的优点
认真倾听虚心接受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活动说明
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培养自己的审美素养,锻炼学生捕捉并评价美术作品的特色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在制作要求、技能的认识上得到巩固和提高,体验成功的快乐
、
单元
上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感受民间艺术》
年级
三年级
类型
剪纸
课题
剪出来的动物
教时
1
执教
龚艳辉
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剪纸纹饰特点,初步学会将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等剪纸技法适合地运用在动物形体上。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剪纸过程中,发现剪纸纹样的应用和组合变化,学习用剪纸的多种技能剪刻动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剪纸作品独特的形式美,培养学习剪纸的兴趣,以及耐心细致的品质。
教学重点:动物身上的剪纸纹样
教学难点:纹样的适合运用
教学准备:
学具:剪刀、刻纸刀、彩纸、固体胶、垫板等
教具:剪纸作品资料、剪刀、刻刀、彩纸、课件等
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剪纸的内容和题材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人们以自己熟悉的动物、植物、民间传说、戏曲人物以及日常生活、劳动场景等为主要题材,创造出极其丰富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艺术作品。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剪纸入手,要求学生了解民间剪纸动物造型特征和刀法,初步学会将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等剪纸技法适合地运用在动物形体上。在练习剪纸技法技巧的同时,感受民间剪纸作品独特的形式美,喜爱上剪纸艺术。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剪纸艺术还比较陌生,虽然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剪刀,但他们对剪纸的点、线、面相连的表现方法依然难以适应。本课内容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喜爱的动物剪纸入手,练习剪纸技法技巧,学会将各种纹样表现在动物身上,从而掌握多种技能技巧。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两分钟活动
欣赏与发现
出示学习单
出示民间剪纸作品,并作简单介绍。
出示不同形式的动物剪纸作品,发现其造型及纹饰特点
教师总结:动物造型形象概括,纹饰让动物剪纸作品更生动形象
揭示课题
展示分享交流作品
(多种形式的动物外形剪纸作品)
学生欣赏民间剪纸作品,讨论、交流剪纸的特点。
学生将自己的动物剪纸作品与民间剪纸作品对照,发现其造型特点
讨论纹样对形象的美化装饰作用
交流课前画剪的动物外形作品,了解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为新授内容做好铺垫
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剪纸作品的特点。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动物剪纸作品,让学生感受剪纸纹样的表现方法和独特魅力,
观察与归纳
出示2张有纹饰的动物剪纸作品
师总结几种基本的纹样图形
基本图形的组合排列,纹样的适合运用
月牙形:用来表现事物的结构、衣纹、动物的眼睛和身体的装饰等;
锯齿形:用来表现事物的质感
水滴形、月牙形:通过组合用来装饰大面积的空白处
圆形:常表现人物和动物身上的眼睛和动物身上的象征符号
教师示范,边示范边总结步骤
①抓住动物外形特征起稿
②设计动物身上的纹饰
③剪刻:由内而外剪刻,花纹以折剪为主,细小的花纹可用刀刻
④装裱黏贴
比较哪个剪纸作品更好看?为什么?归纳用了哪些纹样?
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等。
学生思考分析,纹样如何合适地应运用到动物身上。
仔细看教师示范,个别参与。
通过观察和交流归纳出基本的纹样图形
学习纹样适合运用
通过教师示范,学习运用对折剪的技法技巧表现各种纹样。对剪纸方式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尝试与指导
1、作业:
运用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的剪纸方法,剪、刻出动物形象。
要求:
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等技法要适合地用在动物形象上;
动物身上剪出的纹样不要断掉。2、出示优秀的学生剪纸作品
3、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明确作业要求
欣赏分析同龄人优秀作品
学生尝试创作。
通过练习,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作业要求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出有纹样的动物。
展示与评价
创设情境,展示作品。
教师点评。评价内容:
能否剪出动物的外形特征。
能否剪出动物身上的纹样。
3)物身上剪出的纹样不能断掉。
表达对自己或同学作品的感受。
根据要求交流自评、互评作品。
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培养自己的审美素养,锻炼学生捕捉并评价美术作品的特色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在制作要求、技能的认识上得到巩固和提高,体验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剪出来的动物
纹样式样: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
:
月牙形:用来表现事物的结构、衣纹、动物的眼睛和身体的装饰等;
锯齿形:用来表现事物的质感
水滴形、月牙形:通过组合用来装饰大面积的空白处
圆形:常表现人物和动物身上的眼睛和动物身上的象征符号
学习单(解决动物造型的问题)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运用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的剪纸方法,剪、刻出动物形象。注意动物特征,纹样不要断掉。
拓展层面:巧妙运用多种刀法,有创意地刻剪出各种纹样,创作出适合于动物造型特点的作品。
相关图例
范画:
学生优秀作品:
反思与重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