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物剪纸》
课型:纸工
--------------------------------------------------------------------
教材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兴趣课学习中,对民间剪纸技法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掌握,学会了对折剪基本纹样如锯齿纹,水滴纹,圆形纹,月牙纹。但是如何将这些基本纹样及组合出来的复合纹样该放在什么样合适的位置,如何安排剪纸出适合的纹样,吧这些纹样合适的运用到作品上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个难题。
前卫小学的特色是跳绳,学生在阳光大课间的活动主要是围绕绳子展开的,学生在一整个大课间中的活动多姿多彩,学生在大课间的活动过程中,会观察注意到身边的同学在做各项活动、动作时所留下的身影,流下的汗水。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利用民间艺术剪纸的形式表现他们的课间生活。对学生来说极富亲切感,他们也很有兴趣想要去表现这一主题。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更加熟练掌握了剪纸的方法,对刻划也有了一些尝试的经验,同时也感受到了剪纸的艺术特点和基本规律。本课通过前卫小学阳光大课间同学们活动的的场景回忆切入,融入民间剪纸的文化元素,制作人物剪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人物剪纸作品的特点,学会用简洁夸张的方法,剪出课间活动的人物。
过程与方法:在尝试人物剪纸过程中,学习概括提练,夸张等剪纸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剪纸人物的简洁、夸张之美,体验剪纸过程中的快乐,乐于用剪纸形式表现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剪出人物简洁、夸张的形象
教学难点:内部纹样的适合性
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总结民间剪纸人物的基本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学习好奇心,紧接着揭示课题,引出学习内容。
首先让学生欣赏生活场景,思考讨论其制作成剪纸作品的方法。学生讨论反馈后,教师借助课件一步步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剪纸的制作过程。如何对人物外形的概括和简化、夸张,再进一步揭秘人物剪纸的制作小技巧,最后提点学生在人物五官和服饰上进行纹样装饰;出示作业要求让学生进行作品创作,同时课件播放人物剪影和人物运动简笔画,方便学生参考制作,降低剪纸创作难度。
教学过程:
观察与比较
观察剪纸人物外形,“你能从这个人物的外形看出她在做什么吗?”与真实人物对比,感受剪纸人物形象的夸张、简洁。
将真实人物剪影、马蒂斯剪纸人物和中国民间传统剪纸分别进行比较,观察民间传统剪纸的特点。
小结:传统民间剪纸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形象夸张、简练,轮廓线条流畅,内部纹样更为丰富美观。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生活剪纸作品(剪影),猜一猜他在干什么?为认识和表现人物的外形做好铺垫。比较剪纸、剪影的异同,从人物动态逐渐向人物外形引导观察,从现实人物形象向抽象的剪纸人物形象逐步递进,通过观察,归纳出民间剪纸人物的特点。
欣赏与发现
观察人物剪纸中的内部纹样
复习简单基本纹样。(圆纹、锯齿纹、月牙纹)
选择合适的内部纹样,表现剪纸《合唱队》中的人物形象。
比较哪张内部纹样更合适人物形象?
小结:内部纹样应适合并表现人物结构,有美感。
【设计意图】
在之前已学过对折剪纹样,本课通过为主题人物形象添加内部纹样,对比同一人物的不同纹样表现,让学生发现人物剪纸内部纹样的作用和特点。
交流与制作
(一)结合大课间活动,构思人物形象
1.欣赏图片——绘画人物形象。
2.讨论交流:“你最希望将怎样的人物形象用剪纸的方式呈现?”
3.教师示范:描画人物外形
4.出示制作步骤:①描画人物外形
②添加内部纹饰
③剪轮廓
④对折剪出纹样
(二)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三)出示作业要求
抓住人物外形特征,剪制出课件活动的身影。
内部纹样设计合理,能表现人物结构并具有一定装饰效果。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交流构思人物形象,在教师示范和分步演示中,直观了解剪纸的制作过程并进行创作。
展示与评价
展示作品,出示评价要求
能用剪纸的方法,夸张表现人物形象。
能利用纹样表现人物结构。
构思新颖,装饰美。
学生互相欣赏与评议
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优秀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
互评:你认为谁的作品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总结
拓展:皮影戏
【设计意图】
结合作业要求进行自我介绍和互评,在评价中学会互相欣赏,感受剪纸的美和乐趣,最后以皮影戏为拓展,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