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2021年中考备战策略(34)《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专题强化提优
知识点扫描
考点一 普查与调查
1.为一特定目的而对_____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2.为一特定目的而对______考察对象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考点二 统计中的相关概念
1.总体、个体及样本
在统计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________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时,一般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这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______,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2.平均数
如果有n个数x1,x2,x3,…,xn,那么=(x1+x2+x3+…+xn)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通常用______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用样本估计总体时,_________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
3.众数与中位数
(1)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_______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有时有几个);
(2)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方差、标准差与极差
(1)在一组数据x1,x2,x3,x4,…,x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即S2=[(x1-)2+(x2-)2+…+(xn-)2].
(2)一组数据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即S=.
(3)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4)极差、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或标准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波动_________
经典例题
例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 D.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箭测试,每人10次射箭成绩的平均数均是8.9环,方差分别为S=0.55,S=0.65,S=0.50,S=0.45,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某射击小组有20人,教练根据他们某次射击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7、7 B.8、7.5 C.7、7.5 D.8、6
新星公司到某大学从应庙毕业生中招聘公司职员,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等三项进行测试或成果认定,三项的得分满分都为100分,三项的分数分别按5∶3∶2的比例记入每人的最后总分,有4位应聘者的得分如下表所示:
①写出4位应聘者的总分;
②就表中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等三项的得分,分别求出三项中4人所得分数的方差;
③由①和②,你对应聘者有何建议?
某地区随机抽取若干名八年级学生进行地理会考模拟测试,并对测试成绩x(分)进行统计,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
某地区八年级地理会考模拟测试成绩统计表
①填空:
a.本次抽样调查共测试了________名学生;
b.参考地理会考模拟测试的学生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分数段________上;
c.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则分数段为90②该地区确定地理会考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的为合格,要求合格率不低于97%,现已知本次测试得60分的学生有117人,通过计算说明本次地理会考模拟测试的合格率是否达到要求?
《当堂过关检测》
1.下列数据:16,20,22,25,24,25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21和20 B.22和23 C.22和24 D.21和23
2.今年3月份某周,我市每天的最高气温(单位:℃)为12、9、10、6、11、12、1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极差分别是( )
A.8,11 B.8,17 C.11,11 D.11,17
3.某商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销售情况如下表:
鞋店经理最关心的是哪种型号的鞋销量最大,对他来说,下列统计量中最重要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4.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甲=13,乙=13,S=7.5,S=21.6,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__(填“甲”或“乙”).
5.某校七年级(2)班6位女生的体重(单位:千克)是:36,38,40,42,42,45,这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__.
6.在捐款活动中,某小组7位同学的捐款数额(元)分别是:5,20,5,50,10,5,1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
7.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情况,抽查了一部分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甲、乙、丙三位同学将抽查出的学生的测试成绩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其中测试成绩在90~100分为A级,75~89分为B级,60~74分为C级,60分以下的为D级.甲同学计算出成绩为C的频率是0.2,乙同学计算出成绩为A、B、C的频率之和为0.96,丙同学计算出成绩为A的频数与成绩为B的频数之比为7∶12.结合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抽查了多少人?
(2)所抽查学生体育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在哪个等级内?
(3)若该校九年级学生共有500人,请你估计这次体育测试成绩为A级和B级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课后强化提优》
1.在某次体育测试中,九年级(3)班6位同学的立定跳远成绩(单位:m)分别为1.71,1.85,1.85,1.96,2.10,2.3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极差分别为( )
A.1.85和0.21 B.2.31和0.46 C.1.85和0.60 D.2.31和0.60
2.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都是7环,其中甲的成绩的方差为1.21,乙的成绩的方差为3.98,由此可知( )
A.甲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3.某电脑公司试销同一价位的品牌电脑,一周内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要了解哪种品牌最畅销,公司经理最关心的是下述数据中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4.16位参加百米半决赛同学的成绩各不相同,按成绩取前8位进入决赛.如果小刘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后,要判断能否进入决赛,其他15位同学成绩的下列数据中,能使他得出结论的是( )
A.平均数 B.极差 C.中位数 D.方差
5.据统计:5月1日至5月7日入园人数(单位:万人)分别为:20.3,21.5,13.2,14.6,10.9,11.3,13.9.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为( )
A.14.6,15.1 B.14.6,15.0 C.13.9,15.1 D.13.9,15.0
6.某班主任老师为了对学生乱花钱的现象进行教育指导,对班里每位同学一周大约花钱数额进行了统计,如下表:
根据这个统计表可知,该班学生一周花钱的众数、平均数是( )
A.15,14 B.18,14 C.25,12 D.15,12
7.10名同学分成甲、乙两队进行篮球比赛,他们的身高(单位:cm)如下表所示:
设两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依次为甲、乙,身高的方差依次为S、S,则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 )
A.甲=乙,S>S B.甲=乙,S乙,S>S D.甲=乙,S8.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
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
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9.为了解某班学生每天使用零花的情况,小红随机调查了15名同学,结果如下表:
则这15名同学每天使用零花钱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B )
A.3,3 B.2,3 C.2,2 D.3,5
10.为了解某地区初一年级7 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7 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500名学生是抽取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500
11.某商场用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什锦糖果的单价,由单价为15元/千克的甲种糖果10千克、单价为12元/千 克的乙种糖果20千克、单价为10元/千克的丙种糖果30千克混合成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应定为( )
A.11元/千克 B.11.5元/千克 C.12元/千克 D.12.5元/千克
12.下列的调查中,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有( )
A.为了解某地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该地区的初中生进行调查
B.为了解某校1 2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抽取该校120名学生进行调查
C.为了解某商场的平均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
D.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小组的活动情况,对该校的男生进行调查
13.宾馆客房的收费标准影响住宿率,下表是某宾馆近年来的旅游黄金周统计的平均数据:
在旅游前,要使宾馆客房收入最大,客房标准应为( )
A.200元 B.160元 C.120元 D.100元
14.某超市销售A,B,C,D四种矿泉水,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元、3元、2元、1元.某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的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 )
A.1.95元? ? B.2.15元?? ?? C.2.25元? ? D.2.75元
16.一次数学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的成绩统计如下(有两个数据被遮盖):
则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
A.80,80?? ?? B.81,80???? ? C.80,2?? ??? D.81,2
17.某次射击训练中,一个小组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已知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8.1环,那么成绩为8环的人数是( )
A.4 B.5 C.6 D.7
18.某校举行“我说我校训”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共有12名.梦梦根据比赛中七位评委所给的某位参赛选手的分数制作了表格,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C )
众数 中位数 平均数 方差
9.2 9.1 9.1 0.2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19.小明和小强同学分别统计了自己最近10次“一分钟跳绳”的成绩,下列统计量中能用来比较两人成绩稳定程度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 C.方差??? ? D.众数
20.九年级(1)班的60名同学踊跃捐款,有15人每人捐30元、14人每人捐100元、10人每人捐70元、21人每人捐50元.在这次每人捐款的数值中,中位数是____50____.
21.甲、乙两班举行计算机汉字输入比赛,测得每个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并进行统计.两个班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甲=135,乙=135;S=15,S=10.根据统计结果,________班的成绩波动较小.
22.甲、乙两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7 9 8 6 10
乙 7 8 9 8 8
则这两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的平均数甲=乙=8,方差S________S.(填“>”“<”或“=”)
23.某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欲估算该自然保护区栖息的某种鸟类的数量.他们首先随机捕捉了500只这种鸟,做了标记之后将其放回,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又从该保护区随机捕捉该种鸟300只,发现其中20只有之前做的标记,则该保护区有这种鸟类大约______只.
24.某机床生产一种零件,在6月6日至9日这4天中出现次品的数量如下表:
若出现次品数量的唯一众数为1,则数据1,0,2,a的方差等于 ? .
某校举办“成语听写大赛”,15名学生进入决赛,他们所得分数互不相同,比赛共设8个获奖名额,某学生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获奖,他应该关注的统计量是 .(填“平均数”“众数”或“中位数”)
某校举办“成语听写大赛”,15名学生进入决赛,他们所得分数互不相同,比赛共设8个获奖名额,某学生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获奖,他应该关注的统计量是 .(填“平均数”“众数”或“中位数”)
为了了解某班数学成绩情况,抽样调查了13份试卷成绩,结果如下:3个140分,4个135分,2个130分,2个120分,1个100分,1个80分.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分.
28.已知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y,2x,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29.北京市今年5月份最后六天的最高气温分别为31,34,36,27,25,33(单位:℃).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在一次射击训练中,某位选手五次射击的环数分别为5,8,7,6,9,则这位选手五次射击环数的方差为
31.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秒跳绳的次数,并列出頻数分布表.
次数 60≤x<80 80≤x<100 100≤x<120 120≤x<140 140≤x<160 160≤x<180
頻数 2 4 21 13 8 4
(1)全班有多少学生?
(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
(3)跳绳次数x在120≤x<160范围的学生有多少?
3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汉字,寓意深广.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校团委组织了一次全校3000名学生参加的“汉字听写”大赛.为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校团委随机抽取了其中200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频数频率分布表
成绩x(分) 频数(人) 频率
50≤x<60 10 0.05
60≤x<70 30 0.15
70≤x<80 40 n
80≤x<90 m 0.35
90≤x≤100 50 0.25
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m= ,n=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这20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会落在 分数段;
(4)若成绩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为“优”等,请你估计该校参加本次比赛的3000名学生中成绩是“优”等的约有多少人?
33.某校为了解学生的安全意识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把学生的安全意识分成“淡薄”、“一般”、“较强”、“很强”四个层次,并绘制成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调查一共抽取了 名学生,其中安全意识为“很强”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是 ;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该校有1800名学生,现要对安全意识为“淡薄”、“一般”的学生强化安全教育,根据调查结果,估计全校需要强化安全教育的学生约有 名.
34.深圳市某学校抽样调查,A类学生骑共享单车,B类学生坐公交车、私家车等,C类学生步行,D类学生(其它),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
类型 频数 频率
A 30 x
B 18 0.15
C m 0.40
D n y
(1)学生共 人,x= ,y= ;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校共有2000人,骑共享单车的有 人.
35.在初三综合素质评定结束后,为了了解年级的评定情况,现对初三某班的学生进行了评定等级的调查,绘制了如下男女生等级情况折线统计图和全班等级情况扇形统计图.
(1)调查发现评定等级为合格的男生有2人,女生有1人,则全班共有 50 名学生.
(2)补全女生等级评定的折线统计图.
36.为了解某小区某月家庭用水量的情况,从该小区随机抽取部分家庭进行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
分组 家庭用水量x/吨 家庭数/户
A 0≤x≤4.0 4
B 4.0<x≤6.5 13
C 6.5<x≤9.0
D 9.0<x≤11.5
E 11.5<x≤14.0 6
F x>14.0 3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调查方式是 ;(填“普查”或者“抽样调查”)
(2)本次调查的家庭数为 户,家庭用水量在9.0<x≤11.5范围内的家庭数占被调查家庭数的百分比是 %.
(3)若该小区共有1000户家庭,请估计该月用水量不超过9.0吨的家庭数.
37.某校欲招聘一名数学教师,学校对甲、乙、丙三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能力测试,各项测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根据结果择优录用,三位候选人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
(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教学、科研和组织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
甲、乙两校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两校参赛人数相等.比赛结束后,发现学生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甲校成绩统计表
(1)在图①中,“7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________°.
(2)请你将图②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3)经计算,乙校的平均分是8.3分,中位数是8分,请写出甲校的平均分、中位数,并从平均分和中位数的角度分析哪个学校成绩最好.
(4)如果该教育局要组织8人的代表队参加市级团体赛,为便于管理,决定从这两所学校中的一所挑选参赛选手,请你分析,应选哪所学校?
教师样卷
知识点扫描
考点一 普查与调查
1.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2.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考点二 统计中的相关概念
1.总体、个体及样本
在统计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时,一般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这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2.平均数
如果有n个数x1,x2,x3,…,xn,那么=(x1+x2+x3+…+xn)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通常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
3.众数与中位数
(1)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有时有几个);
(2)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方差、标准差与极差
(1)在一组数据x1,x2,x3,x4,…,x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即S2=[(x1-)2+(x2-)2+…+(xn-)2].
(2)一组数据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即S=.
(3)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4)极差、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或标准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波动越大.
经典例题
例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 D.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
【解答】要保证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成功飞行,对各零部件必须一一检查,应采取普查方式;对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冰淇淋质量、市民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不可能做到普查.故选D.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箭测试,每人10次射箭成绩的平均数均是8.9环,方差分别为S=0.55,S=0.65,S=0.50,S=0.45,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答】方差越小,成绩越稳定,则成绩最稳定的是丁.故选D.
某射击小组有20人,教练根据他们某次射击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7、7 B.8、7.5 C.7、7.5 D.8、6
【解答】射击成绩为7环的有7人,人数最多,20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10、11的环数是7和8,取其平均值是7.5,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7、7.5.故选C.
新星公司到某大学从应庙毕业生中招聘公司职员,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等三项进行测试或成果认定,三项的得分满分都为100分,三项的分数分别按5∶3∶2的比例记入每人的最后总分,有4位应聘者的得分如下表所示:
①写出4位应聘者的总分;
②就表中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等三项的得分,分别求出三项中4人所得分数的方差;
③由①和②,你对应聘者有何建议?
【解答】①应聘者A总分为86分;应聘者B总分为82分;应聘者C总分为81分;应聘者D总分为82分.
②专业知识测试的平均分数1=85,
方差为S=[(85-85)2+(85-85)2+(80-85)2+(90-85)2]=12.5.
英语水平测试的平均分数2=87.5,
方差为S=×2.52×4=6.25.
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等的平均分数为3=70.
方差为S=[(90-70)2+(70-70)2+(70-70)2+(50-70)2]=200.
③对于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英语水平的差距不大,但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等方面的差距较大,影响学生的最后成绩,将影响学生就业,学生不仅注重自己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某地区随机抽取若干名八年级学生进行地理会考模拟测试,并对测试成绩x(分)进行统计,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
某地区八年级地理会考模拟测试成绩统计表
①填空:
a.本次抽样调查共测试了________名学生;
b.参考地理会考模拟测试的学生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分数段________上;
c.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则分数段为90②该地区确定地理会考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的为合格,要求合格率不低于97%,现已知本次测试得60分的学生有117人,通过计算说明本次地理会考模拟测试的合格率是否达到要求?
【解答】①a.4 000 b.80②本次测试的不合格率为:×100%=2.5%,合格率为:1-2.5%=97.5%>97%,所以本次地理会考模拟测试的合格率可以达到要求.
《当堂过关检测》
1.下列数据:16,20,22,25,24,25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B )
A.21和20 B.22和23 C.22和24 D.21和23
2.今年3月份某周,我市每天的最高气温(单位:℃)为12、9、10、6、11、12、1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极差分别是( C )
A.8,11 B.8,17 C.11,11 D.11,17
3.某商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销售情况如下表:
鞋店经理最关心的是哪种型号的鞋销量最大,对他来说,下列统计量中最重要的( B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4.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甲=13,乙=13,S=7.5,S=21.6,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甲(填“甲”或“乙”).
5.某校七年级(2)班6位女生的体重(单位:千克)是:36,38,40,42,42,45,这组数据的众数为42.
6.在捐款活动中,某小组7位同学的捐款数额(元)分别是:5,20,5,50,10,5,1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0.
7.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情况,抽查了一部分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甲、乙、丙三位同学将抽查出的学生的测试成绩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其中测试成绩在90~100分为A级,75~89分为B级,60~74分为C级,60分以下的为D级.甲同学计算出成绩为C的频率是0.2,乙同学计算出成绩为A、B、C的频率之和为0.96,丙同学计算出成绩为A的频数与成绩为B的频数之比为7∶12.结合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抽查了多少人?
(2)所抽查学生体育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在哪个等级内?
(3)若该校九年级学生共有500人,请你估计这次体育测试成绩为A级和B级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答案:(1)50 (2)B (3)140人 240人
《课后强化提优》
1.在某次体育测试中,九年级(3)班6位同学的立定跳远成绩(单位:m)分别为1.71,1.85,1.85,1.96,2.10,2.3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极差分别为( C )
A.1.85和0.21 B.2.31和0.46
C.1.85和0.60 D.2.31和0.60
【解析】众数为1.85,极差为2.31-1.71=0.60.
2.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都是7环,其中甲的成绩的方差为1.21,乙的成绩的方差为3.98,由此可知( A )
A.甲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答案】A
3.某电脑公司试销同一价位的品牌电脑,一周内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要了解哪种品牌最畅销,公司经理最关心的是下述数据中的( B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解析】要了解哪种品牌最畅销,肯定找数量最多的数..
4.16位参加百米半决赛同学的成绩各不相同,按成绩取前8位进入决赛.如果小刘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后,要判断能否进入决赛,其他15位同学成绩的下列数据中,能使他得出结论的是( C )
A.平均数 B.极差 C.中位数 D.方差
【解析】据中位数的定义易得结果
5.据统计:5月1日至5月7日入园人数(单位:万人)分别为:20.3,21.5,13.2,14.6,10.9,11.3,13.9.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为( C )
A.14.6,15.1 B.14.6,15.0 C.13.9,15.1 D.13.9,15.0
【解析】这组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0.9,11.3,13.2,13.9,14.6,20.3,21.5,则第4个数13.9是中位数.平均数==15.1.
6.某班主任老师为了对学生乱花钱的现象进行教育指导,对班里每位同学一周大约花钱数额进行了统计,如下表:
根据这个统计表可知,该班学生一周花钱的众数、平均数是( A )
A.15,14 B.18,14 C.25,12 D.15,12
【解析】花钱数额为15元的有18人,最多,所以众数为15,平均数为花钱总额除以总人数为14.
7.10名同学分成甲、乙两队进行篮球比赛,他们的身高(单位:cm)如下表所示:
设两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依次为甲、乙,身高的方差依次为S、S,则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 B )
A.甲=乙,S>S B.甲=乙,S乙,S>S D.甲=乙,S【解析】甲=乙=175,S=×[(177-175)2+(176-175)2+(175-175)2+(172-175)2+(175-175)2]=2.8.S=×[(170-175)2+(175-175)2+(173-175)2+(174-175)2+(183-175)2]=18.8.∴S8.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
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
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A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解析】平均数相等,则①正确;从中位数看,乙班的优秀人数多于甲班,故①②正确;方差越大,波动越大,所以③正确.
9.为了解某班学生每天使用零花的情况,小红随机调查了15名同学,结果如下表:
则这15名同学每天使用零花钱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B )
A.3,3 B.2,3 C.2,2 D.3,5
【解析】这组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1,1,2,2,2,2,2,3,3,3,3,5,5,5,6,共15个数,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是3,出现次数最多的是2,故众数是2,中位数是3.
10.为了解某地区初一年级7 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7 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500名学生是抽取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500
【解析】由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可知正确的是D.
11.某商场用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什锦糖果的单价,由单价为15元/千克的甲种糖果10千克、单价为12元/千 克的乙种糖果20千克、单价为10元/千克的丙种糖果30千克混合成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应定为( B )
A.11元/千克 B.11.5元/千克 C.12元/千克 D.12.5元/千克
【解析】所求单价为:=11.5(元/千克).
12.下列的调查中,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有( B )
A.为了解某地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该地区的初中生进行调查
B.为了解某校1 2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抽取该校120名学生进行调查
C.为了解某商场的平均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
D.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小组的活动情况,对该校的男生进行调查
【解析】随机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13.宾馆客房的收费标准影响住宿率,下表是某宾馆近年来的旅游黄金周统计的平均数据:
在旅游前,要使宾馆客房收入最大,客房标准应为( C )
A.200元 B.160元 C.120元 D.100元
14.某超市销售A,B,C,D四种矿泉水,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元、3元、2元、1元.某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的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 C )
A.1.95元? ? B.2.15元?? ?? C.2.25元? ? D.2.75元
16.一次数学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的成绩统计如下(有两个数据被遮盖):
则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A )
A.80,80?? ?? B.81,80???? ? C.80,2?? ??? D.81,2
17.某次射击训练中,一个小组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已知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8.1环,那么成绩为8环的人数是( B )
A.4 B.5 C.6 D.7
18.某校举行“我说我校训”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共有12名.梦梦根据比赛中七位评委所给的某位参赛选手的分数制作了表格,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C )
众数 中位数 平均数 方差
9.2 9.1 9.1 0.2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19.小明和小强同学分别统计了自己最近10次“一分钟跳绳”的成绩,下列统计量中能用来比较两人成绩稳定程度的是( C )
A.平均数? B.中位数?? ? C.方差??? ? D.众数
20.九年级(1)班的60名同学踊跃捐款,有15人每人捐30元、14人每人捐100元、10人每人捐70元、21人每人捐50元.在这次每人捐款的数值中,中位数是____50____.
【解析】把这60个数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第30和第31个数的平均数即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由题意知,这组数据第30和第31个数均为50,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0.
21.甲、乙两班举行计算机汉字输入比赛,测得每个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并进行统计.两个班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甲=135,乙=135;S=15,S=10.根据统计结果,____乙____班的成绩波动较小.
【解析】∵甲=乙,且S>S,故乙班成绩波动较小.
22.甲、乙两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7 9 8 6 10
乙 7 8 9 8 8
则这两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的平均数甲=乙=8,方差S____>____S.(填“>”“<”或“=”)
【解析】S=×[(7-8)2+(9-8)2+(8-8)2+(6-8)2+(10-8)2]=×10=2.
S=×[(7-8)2+(8-8)2+(9-8)2+(8-8)2+(8-8)2]=×2=0.2.故S>S.
23.某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欲估算该自然保护区栖息的某种鸟类的数量.他们首先随机捕捉了500只这种鸟,做了标记之后将其放回,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又从该保护区随机捕捉该种鸟300只,发现其中20只有之前做的标记,则该保护区有这种鸟类大约_7500_____只.
24.某机床生产一种零件,在6月6日至9日这4天中出现次品的数量如下表:
若出现次品数量的唯一众数为1,则数据1,0,2,a的方差等于 0.5?? .
某校举办“成语听写大赛”,15名学生进入决赛,他们所得分数互不相同,比赛共设8个获奖名额,某学生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获奖,他应该关注的统计量是 中位数 .(填“平均数”“众数”或“中位数”)
27.为了了解某班数学成绩情况,抽样调查了13份试卷成绩,结果如下:3个140分,4个135分,2个130分,2个120分,1个100分,1个80分.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135 分.
解:∵13份试卷成绩,结果如下:3个140分,4个135分,2个130分,2个120分,1个100分,1个80分,∴第7个数是135分,∴中位数为135分;故答案为135.
28.已知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y,2x,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5 .
解:∵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y,2x,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
∴(2+5+x+y+2x+11)=(x+y)=7,解得y=9,x=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故答案为5.
29.北京市今年5月份最后六天的最高气温分别为31,34,36,27,25,33(单位:℃).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11 .
解:这组数据的极差是:36﹣25=11(℃);故答案为:11.
在一次射击训练中,某位选手五次射击的环数分别为5,8,7,6,9,则这位选手五次射击环数的方差为 2 .
解:五次射击的平均成绩为=(5+7+8+6+9)=7,方差S2= [(5﹣7)2+(8﹣7)2+(7﹣7)2+(6﹣7)2+(9﹣7)2]=2.故答案为:2.
31.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秒跳绳的次数,并列出頻数分布表.
次数 60≤x<80 80≤x<100 100≤x<120 120≤x<140 140≤x<160 160≤x<180
頻数 2 4 21 13 8 4
(1)全班有多少学生?
(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
(3)跳绳次数x在120≤x<160范围的学生有多少?
解:(1)2+4+21+13+8+4=52(人);
(2)组距:80﹣60=20,组数是6;
(3)跳绳次数x在120≤x<160范围的学生有:13+8=21(人).
3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汉字,寓意深广.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校团委组织了一次全校3000名学生参加的“汉字听写”大赛.为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校团委随机抽取了其中200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频数频率分布表
成绩x(分) 频数(人) 频率
50≤x<60 10 0.05
60≤x<70 30 0.15
70≤x<80 40 n
80≤x<90 m 0.35
90≤x≤100 50 0.25
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m= 70 ,n= 0.2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这20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会落在 80≤x<90 分数段;
(4)若成绩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为“优”等,请你估计该校参加本次比赛的3000名学生中成绩是“优”等的约有多少人?
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10÷0.05=200,则m=200×0.35=70,n=40÷200=0.2,
故答案为:70,0.2;
(2)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3)20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第100、101个成绩的平均数,而第100、101个数均落在80≤x<90,
∴这20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会落在80≤x<90分数段,
故答案为:80≤x<90;
(4)该校参加本次比赛的3000名学生中成绩“优”等的约有:3000×0.25=750(人).
33.某校为了解学生的安全意识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把学生的安全意识分成“淡薄”、“一般”、“较强”、“很强”四个层次,并绘制成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调查一共抽取了 120 名学生,其中安全意识为“很强”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是 30% ;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该校有1800名学生,现要对安全意识为“淡薄”、“一般”的学生强化安全教育,根据调查结果,估计全校需要强化安全教育的学生约有 450 名.
解:(1)调查的总人数是:18÷15%=120(人),安全意识为“很强”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是:=30%.故答案是:120,30%;
(2)安全意识“较强”的人数是:120×45%=54(人),
;
(3)估计全校需要强化安全教育的学生约1800×=450(人),故答案是:450.
34.深圳市某学校抽样调查,A类学生骑共享单车,B类学生坐公交车、私家车等,C类学生步行,D类学生(其它),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
类型 频数 频率
A 30 x
B 18 0.15
C m 0.40
D n y
(1)学生共 120 人,x= 0.25 ,y= 0.2 ;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校共有2000人,骑共享单车的有 500 人.
解:(1)由题意总人数==120人, x==0.25,m=120×0.4=48,
y=1﹣0.25﹣0.4﹣0.15=0.2,n=120×0.2=24,
(2)条形图如图所示,
(3)2000×0.25=500人,故答案为500.
35.在初三综合素质评定结束后,为了了解年级的评定情况,现对初三某班的学生进行了评定等级的调查,绘制了如下男女生等级情况折线统计图和全班等级情况扇形统计图.
(1)调查发现评定等级为合格的男生有2人,女生有1人,则全班共有 50 名学生.
(2)补全女生等级评定的折线统计图.
解:因为合格的男生有2人,女生有1人,共计2+1=3人,又因为评级合格的学生占6%,
所以全班共有:3÷6%=50(人).故答案为:50.
(2)根据题意得:女生评级3A的学生是:50×16%﹣3=8﹣3=5(人),女生评级4A的学生是:50×50%﹣10=25﹣10=15(人),如图:
36.为了解某小区某月家庭用水量的情况,从该小区随机抽取部分家庭进行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
分组 家庭用水量x/吨 家庭数/户
A 0≤x≤4.0 4
B 4.0<x≤6.5 13
C 6.5<x≤9.0
D 9.0<x≤11.5
E 11.5<x≤14.0 6
F x>14.0 3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调查方式是 抽样调查 ;(填“普查”或者“抽样调查”)
(2)本次调查的家庭数为 50 户,家庭用水量在9.0<x≤11.5范围内的家庭数占被调查家庭数的百分比是 18 %.
(3)若该小区共有1000户家庭,请估计该月用水量不超过9.0吨的家庭数.
解:(1)该调查方式为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
(2)本次调查的家庭数为13÷26%=50(户),C组的户数为50×30%=15(户),
则家庭用水量在9.0<x≤11.5范围内的家庭数占被调查家庭数的百分比是×100%=18%,故答案为:50、18;
(3)1000×=640(户),答:估计该月用水量不超过9.0吨的家庭数有640户.
37.某校欲招聘一名数学教师,学校对甲、乙、丙三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能力测试,各项测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根据结果择优录用,三位候选人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
(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教学、科研和组织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
解:(1)甲的平均成绩为:(85+70+64)÷3=73;乙的平均成绩为:(73+71+72)÷3=72;丙的平均成绩为:(73+65+84)÷3=74.∴候选人丙将被录用.
(2)甲的测试成绩为:(85×5+70×3+64×2)÷(5+3+2)=76.3;乙的测试成绩为:(73×5+71×3+72×2)÷(5+3+2)=72.2;丙的测试成绩为:(73×5+65×3+84×2)÷(5+3+2)=72.8.∴候选人甲将被录用.
甲、乙两校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两校参赛人数相等.比赛结束后,发现学生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甲校成绩统计表
(1)在图①中,“7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________°.
(2)请你将图②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3)经计算,乙校的平均分是8.3分,中位数是8分,请写出甲校的平均分、中位数,并从平均分和中位数的角度分析哪个学校成绩最好.
(4)如果该教育局要组织8人的代表队参加市级团体赛,为便于管理,决定从这两所学校中的一所挑选参赛选手,请你分析,应选哪所学校?
解:(1)144
(2)如图所示:
(3)甲校的平均分为8.3分,中位数为7分;由于两校平均分相等,乙校成绩的中位数大于甲校成绩的中位数,所以从平均分和中位数角度上判断,乙校的成绩较好.
(4)因为选8名学生参加市级口语团体赛,甲校得10分的有8人,而乙校得10分的只有5人,所以应选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