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中国元素
中国古桥
古典园林
欧洲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知识相关
认识文体
1、概念:是科普作品的一种形式
一般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众普及自然科学中某一领域知识的一种文体
2、特点
(1)“小”:与正规学士论文相比,篇幅更小,内容更浅,具有通俗性、普及性
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达到向大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目的
(2)“科学”:尽管篇幅较小、内容较浅,但在本质上仍要求具有科学性、严谨性
在叙述语言上要求:简洁、严密、明晰
(3)在表达方式上,以说明为主,兼用议论和叙述
作者介绍
梁思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梁启超之子、林徽因之夫。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建筑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莫基者。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设计,是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
作者介绍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 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学习文章
理解题目
析 题
指事物作为标志的
显著特色
中国建筑 的 特征
研究方向
探究重点
理解题目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1.我们学习了解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什么时代的特征?
古代
2.那我们学习古代建筑的特征,目的是什么?
继承优良传统,是为了构建新建筑。为了更好的创新。
是什么?
依据本文,作者认为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什么?
建筑特征
宏伟气派
金碧辉煌
为什么
这些建筑特征体现在那些方面?文章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
征
特
(一)个别建筑由三部分构成
(二)平面布置:建筑群(“所”)、轴对称、朝南、有庭院
(三)木材结构:立柱模梁形成“间”,墙门窗设置自由
(四)斗拱:柱梁交接处,由斗和拱构成。
(五)举折、举架
(六)屋顶:有四面坡,四角翘起,有壮丽的装饰性
(七)颜色:朱红彩绘。
(八)构件本身成为装饰
(九)建筑材料的装饰性
是什么
结
构
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总结建造新中国建筑。
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
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1—2)
(3—13)
(14—19)
(20)
(重点一)(本节探究点)
(重点二)(下节质疑点)
怎么样
作为一篇科普文,文章是如何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二部分,找出文章用了什么手法介绍这些特征?
(一)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作诠释
一 、个体建筑构成屋顶房屋台阶(二)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举例子
二、群体建筑构成鸟瞰故宫
(三)
(三)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
三、结构方法柱子支撑的亭子
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
(四)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摹状貌、下定义
四、斗拱
(五)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摹状貌、下定义
五、举折、举架 构成斜面屋顶
(六)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作比较、引用
檐牙高啄四角翘起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六、屋顶的装饰作用
(七)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举例子,作比较
七、颜色的选择——朱红
彩绘彩绘(九)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作诠释
建筑材料的装饰
彩漆
木刻
浮雕琉璃思考:九大建筑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 到次(装饰)
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个别建筑构成群体建筑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和举架结构特征装饰特征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朱红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外观装饰主次整体局部第二部分结构与说明顺序总体特征结构方法识“文法”
怎样理解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東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可译性
(4)怎样理解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文章小结
作者条理清楚、精要严谨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显著特点,通过多种说明方法,既作了理论层面上的解释,也有形象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新式中国建筑
新式中国建筑
新式中国建筑
新式中国建筑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