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4课 旋转的短线|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4课 旋转的短线|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26 16:0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旋转的短线》
年级

学期

单元主题
走近名作
教材
上教版
类型
绘画表现
评价模块
绘画与表达
课时
1课时
课标中相应
的内容标准
本课对应的内容标准是《2004版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小学阶段(三至五年级)“表现与应用”模块的“内容与要求”部分:了解造型基本规律,进行简单的造型练习,懂得组织画面的基本方法;“欣赏与评议”模块的“内容与要求部分”:了解中外代表性画家的作品,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教材分析
本课是《走近名作》单元中的第一个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凡高作品的风格,用彩色的短线表现人物与景物,体验各种技法表现的乐趣。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对梵高作品的观察和分析,了解梵高《星空夜》的用线和用色特点;通过对于梵高绘画的创意临摹与表现,感受体会梵高《星空夜》的独特艺术特点,并借鉴梵高的绘画风格表现出自己对星空的独特感受。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线条的绘制并不陌生。在第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习用速写和线描的方式进行实物写生的方法。对于油画棒和磨砂纸材料也不是第一次接触,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使用经验。具备学习梵高线条表现方法的基础条件。
在创意表现方面,学生对各种不同景色能有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尝试使用梵高的线条和色彩风格,根据不同的风景用合适的色调添加画面中的星空部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师梵高用旋转短线表现星夜的艺术特点,初步学会用色彩短线排列组合的方法,表现有动感的星夜。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尝试过程中,感受大师表现方法的独特魅力,学习运用短线排列表现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画面中色彩和线条所传达出来的动感之美和序列之美。体验创意的快乐,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色彩和线条的组合排列。
难点:使用和谐统一的色调表现画面。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根据给定的情境,模仿大师梵高的《星月夜》中天空绘制的特点,添加和完成具有动感的星空。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用色彩线条模仿大师的《星空夜》。短线排列有趋向性,形成有动感的画面。
提高要求:星空和前面的景物造型与色调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
学具:磨砂纸,油画棒。
教具:磨砂纸,油画棒,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关键提问
评价要点
(一)欣赏导入
1.对比欣赏:比较延时摄影(星空)和普通摄影作品的区别。
2.介绍认识梵高作品的艺术特征。
3.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小结《星空夜》的艺术特点。
4.组织学生讨论:
(1).梵高使用什么方法画这幅画的?
(2).这种方法使画面产生怎样的独特效果?
5.揭示课题。
1.我们来比较一下,两张摄影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你们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吗?
3.梵高使用什么方法表现天空的运动感?
1.能否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延时摄影与普通摄影的区别。
2.能否表达自己对梵高绘画风格的了解。
3.能否通过欣赏观察发现线条是《星空夜》表现的主要手段。
设计意图:
通过对延时摄影的欣赏与分析,了解梵高的《星空夜》表现具有动感天空的特点。
(二)
思考与探究
1.通过观察与寻找《星空夜》中的用线方式,归纳出梵高画面中线条的种类。
2.教师示范,用梵高的线条排列方式来组织画面。
3.学生上台添加合适的线条丰富画面,教师加以指导。
4.教师出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一。
1.同学们你们寻找下梵高用了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画面中不同的景物?
1.是否能够通过观察发现梵高画面中不同的物体使用的不同线条组合。
2.是否能在画面中添加合适的线条表现不同的物体。
设计意图:在寻找归纳和观看示范的过程中了解梵高《星空夜》中线条种类和组织方法。
(三)表现与实践
1.
学生讨论交流《星空夜》中色彩的运用。
2.教师展示各种不同色调和感觉的夜景。并展示梵高《星月夜》色彩变调的色稿。引导学生用合适的色调主观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新月夜》。
3.观察课件示范天空各个部分颜色的添加方法。
4.欣赏同龄人作品。
5.对比两张同龄人的作业总结画面中的线条需要画得密集一些才能画得饱满,具有层次感。
6.出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二。
1.梵高用了那几种颜色来表现星星和月亮?
2.云朵和天空用色有什么区别?
3.这两张作业,哪张更能够表现出天空运动的感觉?
1.是否能够通过观察发现梵高不同区域的用色方法。
2.是否通过比较发现使用密集线条的画面更有层次感。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梵高画面总结梵高的画面中颜色的使用规律,和通过颜色的深浅对比区分云朵和天空的方法。通过观看视频课件的方式了解天空颜色添加的技法与过程。通过观看不同色调的天空图片,梵高画面的变调处理图片激发学生对夜空色彩的无限想象。
(四)展示与拓展
1.出示评价要求。
2.学生将作业放分别放在“动感的线条”与“迷人的色彩”两个区域中进行自评。
3.学生互评。
4.教师总结。
5.拓展:欣赏了解点彩画派修拉的绘画风格。
1.你觉得自己的画面上线条比较好就把作品放在“动感的线条”这边,觉得自己的画面颜色很满意就把作品放在“迷人的色彩”这一边。
2.你觉得哪张画比较好,为什么?
1.是否能够用运用评价要求对画面进行自评。
2.是否善于发现他人作业中的优点,并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学会欣赏与自我欣赏。
板书设计
课题:《旋转的短线》
长线
短线
美术作业
评价标准

能够运用梵高《星空夜》中的用线风格添画天空,画面的色调和谐,统一。

能够运用梵高《星空夜》中的用线风格添画天空,色彩有深浅对比。
合格
能够运用旋转的长线与短线添画天空。
需努力
不能够用运用《星空夜》的艺术表现风格添画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