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 第9课 小邮票大世界——邮票里的妈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 第9课 小邮票大世界——邮票里的妈妈|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27 07:5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第八册 第五单元 情感传递
课题名称: 小邮票大世界——邮票里的妈妈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1 课时
教材分析:
《小邮票大世界》是上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情感的传递”中的一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邮票和首日封的设计,了解邮政知识,学会主题选择与图案设计的方法,感受邮票的美,提升美术设计的认识。邮票是表明寄信人向邮局缴纳邮资的凭证。邮票设计绘制精美,因此作为微型艺术品为人们所欣赏、收集。邮票的画面内容包罗万象,用任何造型艺术形式表现均可。上到本课的时间,一般是在五月母亲节期间,为了增强亲子情感交流,教师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加上了副标题:邮票里的妈妈。通过设计有妈妈形象的邮票图案,体现本单元“情感传递”的教育目的。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过邮票,但是他们通常不了解邮票的设计要素及邮票的种类等,对邮票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学生通过尝试设计有妈妈形象的邮票,既可以增进对邮票的认识和了解,还可以将自己设计的妈妈主题的邮票送给亲人,加强亲子情感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邮票的用途和种类,知道邮票设计中主题选择与图案设计的常识,学会运用绘画的方法绘制一枚有母亲主题的邮票。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流与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邮票的设计与图案的密切关系,学习设计有主题邮票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设计母亲形象的邮票中,感受邮票方法的文化内涵以及邮票图案的美,体会信息传递的重要性,激发对邮票的设计兴趣,增强亲子情感交流。
教学重点:主题选择与图案设计
教学难点:图案的设计与邮票形式的统一
教学准备:学具:铅画纸、勾线笔、彩色水笔等
教具:范画、优秀学生作品、花边剪刀、课件等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运用绘画的形式,设计一枚有母亲主题的邮票。
作业要求: ①运用绘画的形式设计一枚有妈妈主题的邮票
②画面中各要素书写正确、安排合理
③图案设计形象突出、构图饱满、画面精致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了解
1、导入:教师出示一封没贴邮票的信,问:为什么这封信寄不出去呢?
2、欣赏邮票,了解邮票的作用:为人们传递书信,表明寄信人想邮局缴纳邮资的凭证。
3、了解邮票的种类: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普通邮票等。
4、揭示课题:小邮票大世界
(设计说明:了解邮票的作用和种类,激发学生了解邮票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与探讨
1、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邮票,了解国内最早的邮票。
2、分析邮票的组成要素(七要素)。
一枚邮票包括发行地区、发行时间、面值、主题名称、编号、图案和齿孔。

3、引导学生为自己妈妈设计一枚邮票,补充课题:小邮票大世界——邮票里的妈妈
4、探究一:怎么画邮票里的妈妈?
(设计说明: 在欣赏各类邮票的基础上,知道邮票设计的基本要素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探究设计有母亲主题的邮票的表现方法。)
三、设计与作业
1、出示教师准备的照片,探究二:用什么形式画照片里的妈妈?
交流小结:可以用线描画的形式表现妈妈的头像,再添上邮票的七要素。
2、教师示范邮票绘制步骤:
①确定主题,进行绘画
②写上发行地区、面值等要素
③用花边剪刀剪出齿孔效果
3、提出作业的具体要求:
①运用绘画的形式设计一枚有妈妈主题的邮票
②画面中各要素书写正确、安排合理
③图案设计形象突出、构图饱满、画面精致
4、学生构思与创作。
5、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说明:在进一步探究画邮票图案的形式中,知道表现形式可用线描绘画。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明白设计步骤,同时了解作业要求,激发学生设计邮票的热情。 )
四、展示与评价
1、学生将作业贴在展示区,举行“邮票里的妈妈”邮票展览会,互相观摩、交流。
2、评价内容:
①邮票主题是否明确
②图案设计要素是否齐全
③邮票画面是否精美
3、教师评价,肯定学生的作品,指出不足。
4、拓展:邮票画面的表现形式还有剪纸类,内容还可以是书法作品。
(设计说明:把学生作品以展览会的形式展示出来,感受其美感。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和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也提升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