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1.
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变化趋势。
一、复习引入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探索新知
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并且制作了折线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二、探索新知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
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
这样看着,不太容易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情况啊!
有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应该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吧?
二、探索新知
要画两条折线,可以像复式条形统计图那样用颜色区分开。
应该怎样做呢?
还得用图例说明……
二、探索新知
二、探索新知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单式折线统计图有局限性,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更方便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差是人口自然增长数。上海人口从1995年开始负增长。
二、探索新知
(3)结合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
二、探索新知
1.某商场甲、乙两种品牌彩电2015年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
70
80
61
54
41
38
42
46
35
33
39
30
乙
40
39
38
41
50
46
39
42
50
42
52
51
月
份
销
售
量
/台
种类
三、巩固练习
某商场甲、乙两种品牌彩电2015年销售情况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1)(
)种品牌的彩电全年总销量最高。
(2)甲种品牌的彩电从(
)月到(
)月的销售量上升最多;乙种品牌的彩电从(
)月到(
)月的销售量上升最多。
(3)从8月到9月,(
)种品牌的彩电呈下降趋势。
甲
1
2
10
11
甲
三、巩固练习
2.
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33
30
27
24
21
18
15
12
9
6
3
0
1
时间/月
气温/℃
2
3
4
5
6
7
8
9
甲地
乙地
17
18
22
24.9
27.4
28.1
28.4
27.7
26.8
24.8
21.8
18.7
3
5
10
16.1
21.3
25.7
28.8
28.2
23.3
17.5
11.1
5.4
10
11
12
三、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1-7月呈上升趋势,8-12月呈下降趋势。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这种植物适合在甲地种植。
3.下面是某地区
7~15
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年龄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男生/cm
125
132
136
140
145
150
157
163
167
女生/cm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三、巩固练习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170
165
160
155
150
145
140
135
130
125
120
0
7
年龄/岁
身高/cm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男生
女生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125
132
136
140
145
150
157
163
167
三、巩固练习
(1)比较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把你的身高与平均值比较,你有什么想法吗?
7~9
岁时男生身高增长快,9~13
岁时女生身高增长较快,13~15
岁时,男生增长速度最快,增长幅度也最大。
略。
三、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4.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量。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四、课堂小结(共24张PPT)
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1.
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科技吗?你们都知道哪些科技比赛?
一、新课引入
这是我们收集到的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据。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时间
/
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参赛队伍
/
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二、探索新知
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制作了条形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
二、探索新知
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
二、探索新知
名称,横轴,纵轴,每一年的参赛队伍的多少。
二、探索新知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二、探索新知
2009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里,参赛的队伍数量是不断增加的。
二、探索新知
如果我挡住条形统计图的一部分,你还能看出这一情况吗?
能
这说明“分析增减的变化情况”和“直条的完整度”没有关系。
如果我们只想分析变化情况,你觉得可以怎样绘制统计图更简单呢?
二、探索新知
390
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10
52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1)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折线变化幅度越大,数量关系变化越大
与条形统计图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发展变化的情况。
(2)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二、探索新知
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到它每一部分的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到它的整体变化趋势,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越长,说明增减越大,也可以看出每一年的数量多少……
现在我们学习了两种统计图,请同学们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二、探索新知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1.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cm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三、巩固练习
(1)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陈东0~1岁长得最快,长了24cm。
(2)收集、整理你自己的身高数据,利用方格纸绘制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2.看图填空。
甲城2015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1)这一年中,甲城(
)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
)月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2)(
)月和(
)月这两个月间的月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
(3)(
)月和(
)月这两个月间的月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4)这一年中,甲城的月平均气温呈(
)的变化趋势。
5
6
10
11
由低升高再降低
7、8
1
三、巩固练习
(5)7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比4月份的高(
)℃。
(6)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你觉得甲城可能是下面的哪座城市?(
)
A.哈尔滨
B.武汉
C.广州
15
B
三、巩固练习
3.某地2000年每月的降水量如下表。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
一
月
十
二
月
降水量
(毫米)
65
40
86
190
300
350
490
360
300
185
90
80
三、巩固练习
某地2000年全年降水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单位:毫米
540
510
48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90
60
30
0
65
40
86
190
300
350
490
360
300
185
90
80
十二月
十一月
十月
九月
八月
七月
六月
五月
四月
三月
二月
一月
三、巩固练习
540
510
48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90
60
30
0
·
·
·
·
·
·
·
·
·
·
·
·
65
40
86
190
300
350
490
360
300
185
90
80
单位:毫米
十二月
十一月
十月
九月
八月
七月
六月
五月
四月
三月
二月
一月
某地2000年全年降水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4.
三、巩固练习
答:
四、课堂小结
1.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先在统计图的上方写标题;
(2)建立横轴和纵轴,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
(3)描点:描点时要注意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轴上
相对应的点,分别过两点画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
交点便是所要描的点;
(4)连点成线: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
(5)标明数据。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
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