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上册)》82~8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经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提高推理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勤俭的意识。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探究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当过家里的小主人吗?今天我们就来当家,要去完成一件任务,去缴八月份的水费和电费,好不好?那我们一起去看情景图(出示情景图)
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根据水每吨2.8元,八月份用了4吨,我提出的问题是八月份的水费多少元?
生:根据电每千瓦时0.5元,八月费用了51千瓦时,我提出的问题是八月份的电费多少元?
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善于筛选信息,并提出问题。
问题一:8月份水费多少元?
师:分析问题,你能找出数量关系么?怎样列式呢?
生:根据数量关系式:总价=单价×数量,列式为:2.8×12师:仔细观察列式,想一想,这与我们以前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我发现,列式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另一个因数是整数。
生:我发现是小数乘整数。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依托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学习活动提供条件。
二、合作探索,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能算出2.8×4等于多少吗?想一想,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你的算法写在学习卡上,并分享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见图2)
学生合作探究算理,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师:现在我们来召开算法评论会,谁第一个来交流?
生:我认为2.8×4是表示4个2.8相加得11.2
师:奥,把小数乘法转化为咱们以前学过的小数加法,这叫学以致用!,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我认为2.8元等于28角,28×4=112,112角等于11.2元。
师:非常的棒,借助己学过的单位换算,将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既简单又清晰。还有想法吗?
生:我是2.8×10=28,28×4=112,112÷10=11.2
师:竟然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来计算,能够活学活用,真是高明!
师:同学们都用以前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计算,那你们还有新的方法吗?
生:我用竖式计算。
师:以前学过小数乘法用竖式吗?
生:没有
师:你的勇气可佳,值得我们学习,那我们就大胆的用竖式试试,把你的竖式过程写在学习单上,开始吧!
师:老师,课下收集了几种尝试竖式计算的做法,我们一起看看。
师:上面五种计算过程和你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让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的想法。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竖式过程吗?(课件出示正确的竖式计算)
3.质疑提惑,明晰算理。
师:对于这个竖式过程,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和老师吗?
生:计算过程用不用点小数点?
生:计算结果到底怎么点小数点?
生:数位怎么对?
师:同学们,爱提问,非常好!竖式也是讲道理的,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索2.8×4的竖式过程,开始。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我们这样想的,先把2.8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28,用28×4得112,再把112缩小到原来的1/10,是11.2(板书)
师:说的非常棒!回顾刚才的计算方法,想一下小数乘法用什么算?
生: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根据课件的演示再次整理竖式算法的计算过程教师板演竖式。
师:在刚才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的小数乘法转化成已学过的整数乘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学习方法,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板书:转化。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师:我们学习了新知识,敢不敢去挑战?
师:看问题二:八月份的电费多少元?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式并计算,在练习本上完成。
指名一生上台板演。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这样计算的,0.5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5,用5×51计算得255,255缩小到原来的1/10是25.5。
师:你说的非常条理。
(2)思考:比较上面两道乘法竖式2.8×12,0.55×64,你发现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是相同的。
总结方法: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在前面一系列的铺垫之下,通过猜想—验证—观察—比较这几个过程,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因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较好地突破了难点。
三、自主练习,引申提高。
1、计算:2.8×12和0.55×64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这两道题吗?来把他们做在练习本上,开始。(指名上台板演)
师:谁能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总结,根据小数的性质计算结果,要化简。
2、抢答
师:咱们来个抢答比赛,比一比,看谁答得又快又对,好吗?
师:神了,同学们这么快就说出乘积,有什么小窍门吗?
生: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师:太聪明了,竟然有这样的发现。
3、总结算法,及时应用。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生:小数乘整数用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生:计算结果要化简
生: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课件出示结论)
4、
5、电脑、电视机关机后不拔掉电源插头也会耗电。一台25-31英寸的电视机待机一个月耗电就达3.6千瓦时,一年得耗电多少千瓦时?
师: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在生活中我们看完电视,电脑要及时拔掉电源的插头。
生:我们离开教室要及时关灯。
生:中午吃饭,我们不能剩菜剩饭。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的好,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节约用电、用水,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把学生的兴趣引领到计算方法的训练上来,有助于学生技能和技巧的形成。同时,练习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不仅可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节俭生活的意识。
四、总结梳理,形成体系。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会计算小数乘整数。
生:我知道小数乘整数要用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师:还有想说的吗?老师也有很多收获,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2.再根据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从右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计算结果要化简。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了小数乘法的有关问题,相信有了这种探索精神,同学们一定会在数学学习中收获更多。这节课上到这儿,下课!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