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6 07:1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却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诗品、词话、画论、书法、曲论、剧评、小说评点等等,无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能分出上中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者,权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文人因本身就是艺术生产者和专业评判者,尽管常常遭受宗教道德,政治文化的强势冲击,但长久看来仍始终把握圈内话语权,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传承系统。
(摘编自杨岚《当代中国美学精神理论建构的文化引领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传统,影响了中国古典美学崇尚自然美的倾向。
B.艺术家只有在曲水流觞的雅和渔樵唱晚的俗中才能感悟到艺术的中和之美。
C.实用艺术以器物形式支撑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却没有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
D.因为文人始终把握着圈内的话语权,所以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传承系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人和僧道追求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但关注点没变,甚至是为了更深入体会自然之美。
B.文章第三段用丰富的例证,充分说明了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
C.文章最后两段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中国古典美学产生及传承的独特之处。
D.文章围绕着中国古典美学这一主题,逐层递进地论述了其主要特征和产生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体系性美学在产生的过程上有极大区别,后者是自上而下的。
B.如果不读中国古典美学,就无法找到写诗作画的门径,无法成为艺术家的知音。
C.如果审美领域的引领者因为曲高和寡就改弦更张,就很难形成一种独特的传承系统。
D.崇尚文治科举取士,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文人趣味成为审美领域的引领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方面的专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专门规定。这部法律施行于2001年。这部法律正式规定了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普通话”在共和国语言文字中的地位应运而“立”。它和“简化字”就仿佛共和国语言文字大家庭中的一双姊妹。
“普通”“简化”,从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到共和国语言文字推广方案设计者们的热忱初衷。当年,战乱之后百废待兴的中国,有大量不识字甚至没有上过学的同胞。扫盲,成了中国人站起来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另一方面,在这片广袤的国土上,语言不通,也成了大家并肩携手前行的障碍。要找到一种尽可能简单、易于学习的语言和文字,使更多人能够尽快识字,才能够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沟通无碍,维持社会协调运转,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在共和国最初的岁月里,语言文字的改革同样是历史性任务的一部分。承担这一任务的人们选择了“普通话”和“简化字”。
(摘编自吴画成《“普通话”不普通》)
材料二:
推广普通话不是单纯的政治考量,而是社会发展需求和国民发展需求的驱动,促使政府产生责任担当,进而凝聚为国家意志和治国方略。
第一,社会发展需要语言相对统一。当今,跨区域合作、全国市场趋于一体化,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因而更加需要推广普通话,以方便交际,减少语言成本,促进民族地区和汉语方言区更好地分享全国市场,加快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拓展了语言功能,扩大了语言需求,尤其是面向机器的语言应用,更需要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推广普通话可帮助大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国家要创新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来提升人力资源水平。
第二,个人发展需要提升语言能力。会讲普通话有助于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收入。国内外不少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一个人的普通话能力跟其劳动收入成正比。如有人调研了北京市农民工的情况,发现“普通话熟练的农民工能够获得高于不熟练者21%-40%的月收入”。
会讲普通话有助于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个简单的道理:懂一种语言或方言只能跟本地人打交道,学会了普通话不仅能跟所有讲普通话的人直接打交道,而且还可以跟所有懂得普通话的讲其他语言或方言的人直接打交道。这不仅扩大了个人社交网络,也可为个人带来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摘编自赵世举《推广普通话是发展的需求》)
材料三:
将普通话普及纳入扶贫考核,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宏观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需要有一个“共同语”,以方便交流,进而增强人民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重要目的之一便是提升国民整体的语言文化素养。这种素养的提升,城市居民不能落下,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也不能落下。
微观上说,在扶贫工作中推广普通话,可以助力精准扶贫脱贫。长期以来,一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存在的语言交流问题,日益成为精准扶贫的障碍之一。很多老百姓不会说普通话,甚至不少基层乡镇干部也说不上几句,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扶贫开发、创业指导、技术培训、推送致富信息等活动的开展。而这些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即使外出打工,也会因“语言关”面临应聘难、租房难、学习技术难等问题。
(摘编自何勇海《推广普通话也是一种扶贫》)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共和国语言文字推广方案设计者们为语言文字的历史性改革选择了“普通话”和“简化字”。
B.说好了普通话,就能够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收入,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C.推广普通话不单纯是政治考量,是语言工作者的任务,也是政府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D.共和国语言文字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用普通话交流,有助于精准扶贫脱贫。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概述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专门立法,如果不使用简化字和普通话就是犯法。
B.材料二论证了推广普通话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政治任务,也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C.材料三阐述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扶贫工作方面看,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
D.推广普通话提升了国民语言能力,还让所有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得以解决。
6.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推广普通话的意义。(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围 墙
陆文夫
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这围墙要倒,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它至少百年了,几经倒塌,几经修补。历次的修补都不彻底,三十多米长的围墙高低不平,弯腰凸肚,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何况一场风雨!
早晨,开碰头会。“现在我们研究一下围墙的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吴所长用圆珠笔敲敲桌面:“原来的围墙和我们单位的性质不协调,新围墙一定要新颖别致,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古典派”黄达泉接茬儿了:“围墙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富有装饰意味,它对形成建筑群落的风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派”朱舟把茶杯一放,“我们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造得高大牢固。”两派之外的何如锦开口了:“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把塌下来的再垒上去,这在围墙的历史上是有例可循的。”
“我想问一下,这围墙到底怎么修啊!”这是行政科的马而立。
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某些人见到他就疑虑:整天衣冠楚楚,活儿没有少干,身上却不见泥污,这就形迹可疑。如果整天穿工作服、劳动鞋在人前走来走去,那就另有一种效果:“这人老成持重,艰苦朴素。”稳妥往往是缓慢的同义语,这马而立却灵活得像自行车的轮盘,一拨便能飞转。
“到底怎么修嘛,我提出了原则,同志们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这就看你的了。”吴所长拍拍马而立的肩膀,“好好干!”
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马而立已蹬起自行车直奔房屋修建站……
星期六晚上,设计所门前拉起了临时电线,四只两百兆的灯泡把马路照得灼亮。砖瓦、石灰、琉璃砖装过来;垃圾、碎砖运出去。星期天清早开始砌墙。马而立忙得飞起,还拉住看门的洪老头做帮手。泡茶、敬烟,寻找各色小物件,有时还飞车直奔杂货店。电灯直亮到夜间十一点。
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白墙、黑瓦、宝蓝色的漏窗泛出晶莹的光辉。树枝摇曳,灯光闪烁,好像童话般的世界深藏在围墙的里面。抬起头来,可以看到主建筑的黑色屋顶翘在夜空里,围墙带着和主建筑相似的风格进入了整体结构。附近的马路也变样了,好像是到了什么风景区的入口。
马而立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办得最完美的一件大事!他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睡了下去。这一觉睡得很沉。
星期一早晨,上班的人们被突兀而起的围墙惊呆了,虽然人人都希望围墙赶快修好,如今却快得叫人毫无思想准备。如果工程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今天加一尺,明天高五寸,人来人往,满地乱砖泥水,工程结束时人们会跟着舒口气。如今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不习惯,太扎眼。谁都看得出,这围墙比原来的好,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那个”,吴所长始终不发表意见,他觉得这围墙似乎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又像在想象之外。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
被征求过意见的人很不满,觉得这围墙吸收正确的意见太少!他们指指点点:“这围墙不中不西,穿西装戴瓜皮帽,缠绿围巾,这打扮是哪个朝代的?”“是呀,围墙是墙,造个大屋顶干什么呢?”“太单调啦,应当在中间造两个方如意!”“两头应该造尖角,翘翘的。”所有感到有点“那个”的人都把围墙的缺点找了出来,他们批判能力总是大于创造能力。
“马而立”,吴所长叫人了。“洪老头,你看见马而立上班没?”有人嚷嚷着帮忙找了,要对这个罪魁祸首当场质疑。
看门的洪老头火气很大:“别鬼叫鬼喊的啦,人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像你!”洪老头对那些轻巧话儿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说这围墙很好看。”
马而立揉着眼睛爬起来了,朦朦胧胧挨了一顿批……
冬天,设计所召开建筑学年会,几位专家一进门便被这堵围墙吸引住了,左看右看,都赞不绝口。会议上专家们以围墙为话题,说这围墙回答了城市建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有民族风格,又不盲目复古;经济实用,又和原有建筑物的风格统一。
设计所的到会者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吴所长说:“这主要是指导思想明确,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派代表人物也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的贡献。
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忙得飞起。不知道他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
7.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叙述了一个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畸形心理,揭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社会弊端。
B.吴所长把确定围墙设计方案和修建围墙的重任交给马而立,表现了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信赖和才干的赏识。
C.围墙获得了建筑专家众口一词的赞誉,各派代表人物马上转为夸耀自己的贡献,这生动地刻画出这些人见风使舵、无功请赏等丑行。
D.作者引出看门人洪老头的话,使用对比、侧面描写的手法,体现了他对马而立的同情与赞许,也体现了他对那些只说不做、满心“那个”的人们的不满。
8.请结合全文,谈谈马而立的形象特点。(6分)
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庄襄王二年,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七年,卒。 骜子曰武,武子曰恬。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始皇欲游天下,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胡亥为太子,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以臣愚意,不若诛之。” 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己囚蒙恬于阳周。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曰:“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胡亥不听,而遣御史之代,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恬曰:“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B.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C.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D.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皇是秦王嬴政的尊号,他认为“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取消了“谥号”传统。
B.“拜”指授予官职,类似的还有“除”“授”“拔”“擢”“迁”“陟”则可表示升迁官职。
C.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民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对北戎和西狄的合称。
D.崩是对古代帝王之死的讳称,太后与王后之死也可称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可称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恬出身武将世家,战功显赫。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将军,战功卓著,他虽因家族得官,却不同于普通的纨绔子弟,而是取得了超越祖辈的功勋。
B.蒙恬忠贞不渝,尽心为国。他为秦国立下战功,修筑长城,并威震匈奴,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在被诬陷时,子婴进谏皇上不要杀他。
C.蒙恬得罪赵高,屡遭谗陷。赵高在始皇逝世后就想置他于死地,又在胡亥想释放蒙恬时,坚执不允,请求胡亥一定要杀掉蒙恬,以绝后患。
D.蒙恬无罪被害,吞药自尽。他总结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不该修筑长城,因为修筑过程中定会截断地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认识上的局限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胡亥为太子,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端居咏怀
白居易
贾生俟罪心相似,张翰①思归事不如。
斜日早知惊鵩鸟②,秋风悔不忆鲈鱼。
胸襟曾贮匡时策,怀袖犹残谏猎书③。
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注]①张翰:字季鹰。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吴地)莼菜羹、鲈鱼脸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②惊鵩鸟:贾谊曾作《鵩鸟赋》,借与鵩鸟的问答以抒发忧愤不平的情绪。惊鵩鸟指对命运的忧伤感慨。③谏猎书:司马相如劝谏狩猎的奏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了贾谊和张翰的典故,与自己的境遇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的伤感之情。
B.颔联的“鵩鸟”“鲈鱼”两个意象分别对应了首联的前后两句,续用典故,语意连贯。
C.颈联表明诗人曾怀报国医时之策,并且有想要劝谏君王不要沉迷于射猎娱乐,要勤于国事的忠君爱国之心。
D.本诗通篇重在抒情咏怀,陈述诗人自己过往的心路历程,并表达了自己隐居山中的意愿。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落叶和长江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写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用比喻手法赤壁古战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英国《卫报》发表了物理学家霍金的看法:“对于我来说,最值得担忧的问题是,现在比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危险。我们面临糟糕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食品危机、物种灭绝、流行病等,(???? )。我们开发出可以_____自己的家园的技术,但目前还没有发展出逃离地球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保护它。”霍金表示,逃离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希望,人类待在地球上的日子已屈指可数。霍金还曾经警告称,“地球上的生命因一场灾难而灭绝的风险正______,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核战争、一种基因工程病毒或其他危险。我认为,如果不能进入太空,人类将没有未来。”我们知道,美国自从“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已经有近50余年人类从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有人说,这是因为人类的科技水平还不够,以目前的航天技术进行宇宙航行______。确实,以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进行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目前的空间技术也无法______人类能在微重力的情况下长期生存。如果当下的人类想逃离地球,重现人类作为世界领袖的荣光,就必须回顾我们的过去,从历史中寻找未来的答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摧残??? 与日俱增??? 劳师动众??? 保障
B.摧毁??? 与日俱增??? 劳民伤财??? 保证
C.摧残??? 与时俱进??? 劳师动众??? 保证
D.摧毁??? 与时俱进??? 劳民伤财??? 保障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所有这些都在提醒着我们。
B.我们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在人类发展史上,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
C.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正在走向我们。
D.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国自从“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人类已经有近50余年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
B.美国自从“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人类已经有近50年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
C.自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人类已经有近50余年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
D.自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人类已经有近50年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 ① 。的确,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但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休眠状态的基因唤醒, ② 。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大笑就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 ③ ,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
21.下面是2020年“双11”淘宝培训客服的“快递查询服务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5分)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流觞曲水只是例子,用“只有在……”说法过于绝对。C项,“却没有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错误,由原文“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可知,文中只是说没有获得传承优势。D项,以偏概全,要想获得传承系统,还有一个条件是“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
2.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逐层递进地论述了其主要特征和产生特点”错误,文章的论证结构应该是并列而不是递进。
3.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B项,“如果不读中国古典美学,就无法找到写诗作画的门径”错误,原文说“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并不意味着不读就找不到。
4.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项,“就能够”曲解文意,结合“会讲普通话有助于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收入。国内外不少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一个人的普通话能力跟其劳动收入成正比”分析,原文是“有助于”。
5.C【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如果不使用简化字和普通话就是犯法”曲解文意。原文是“正式规定了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而不能曲解成不使用就是犯法。B项,“推广普通话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政治任务”偷换概念。结合“推广普通话不是单纯的政治考量,而是社会发展需求和国民发展需求的驱动,促使政府产生责任担当,进而凝聚为国家意志和治国方略”分析,原文是“推广普通话不是单纯的政治考量”。D项,“让所有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得以解决”无中生有。推广普通话,只能解决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语言交流障碍问题。
6.①能提升国民的语言交流能力,使彼此交流无障碍。②可帮助民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③有助于提升个人发展,扩大个人社交网络。④在扶贫工作中,有助于精准扶贫脱贫。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需要有一个‘共同语’,以方便交流,进而增强人民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分析,推广普通话能提升国民的语言交流能力,使彼此交流无障碍。结合“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推广普通话可帮助大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国家要创新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来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分析,推广普通话可帮助民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结合“学会了普通话不仅能跟所有讲普通话的人直接打交道,而且还可以跟所有懂得普通话的讲其他语言或方言的人直接打交道。这不仅扩大了个人社交网络,也可为个人带来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分析,推广普通话有助于提升个人发展,扩大个人社交网络。结合“在扶贫工作中推广普通话,可以助力精准扶贫脱贫。长期以来,一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存在的语言交流问题,日益成为精准扶贫的障碍之一”分析,推广普通话,在扶贫工作中,可以有助于精准扶贫脱贫。
7.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散文相关内容的能力。B 项,“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信赖和才干的赏识”错误,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没有展现出来。
8.①辛勤高效:接到任务后,他“一支烟还没有抽完”,就着手干活;一直干到“夜间十一点”,累到睡了很沉的觉;最后两天时间就修好了围墙。②有才干:修好的围墙得到了路人的赞许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③朴实热情:不管围墙是受到批评还是得到赞誉,他只管做好工作,“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炭火盆体现了他事事为工作、时时为大家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能力。文章第5段“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干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直接表现了他的干练、单纯;文章第十三段“人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像你!”“洪老头对那些轻巧话儿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评说这围墙很好看。’”从侧面表现了他实干、雷厉风行;最后一段“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忙得飞起。不知道他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通过直接描写马而立不参加会议而忙里忙外,表现了他热情,不计得失的性格。
9.①在结构上,马而立在“围墙”进进出出,是对小说题目的呼应;②在情节上,结尾是对一波三折的情节的收章,使情节更加完整,更富波澜,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③在主题上,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弊端,如夸夸其谈、以貌取人、无功请赏等的批判,也体现出作者对因“权力阶层意识”产生的重身份、轻实干的荒谬思维的嘲讽;(反向回答:“小说褒扬了热情实干、不计得失的精神”一样可以)④在形象上,那四个让人“温暖如春”的炭火盆既体现了马而立的朴实热情,又让读者透过这一形象读出一层悲凉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段落作用的能力。主题上,要结合着结尾一段内容所表现出的马而立的热情实干、不计得失人物形象与吴所长等人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从讽刺社会弊端的角度来组织答案。结构上,最后一段中“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忙得飞起”再次出现了“围墙”二字,在结构上与小说题目呼应。在情节上,进行了结尾收束,使全文的情节更加完整。在人物形象上“四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如马而立的形象带给人们的温暖,体现了马而立的朴实热情等。
10. 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从句法结构和句意上看:“用制险塞”意为“用以控制要塞”;后一句“起临洮”的主语应该是“长城”而非“塞”,“塞”应该断在前一句;“逶蛇而北”的主语应该是长城,而不是“山”,应该在“阳山”之后断。
11.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戎狄……即对北戎和西狄的合称”表述有误。正确的表述应是“戎狄是西戎和北狄的合称”。
12.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文本内容的能力。C项,有三处错误:“得罪赵高”在文中没有体现,而是因为“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赵高认为“以臣愚意,不若诛之”的应该是蒙毅而非蒙恬,且态度也不是“坚执不允”,只是提出建议。
13.(1)赵高一向被胡亥宠幸,想要拥立胡亥为皇帝,于是和李斯暗中商议,拥立胡亥为太子,派使者以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2)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是自知必死却要遵守节义的原因,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导,以表不忘先主的恩德。
参考译文: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从齐国到秦国来事奉秦昭王。庄襄王二年,攻打赵国,夺取三十七座城池。秦始皇七年蒙骜去世。蒙骜的儿子叫蒙武,蒙武的儿子叫蒙恬。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担任秦国的副将,与王翦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项燕。蒙恬的弟弟叫蒙毅。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为家世的关系,得以担任秦国将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被任命为内史。秦国这时已经吞并天下,就派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向北追赶戎族和狄族,收复了河南。修筑长城,凭借地形,用以控制要塞,(长城)起于临洮,直达辽东,延绵广袤有一万多里。于是渡过黄河,依靠阳山,蜿蜒曲折向北延伸。风餐露宿在外驻军十多年,驻扎在上郡。这时蒙恬威震匈奴。秦始皇非常尊重宠信蒙氏兄弟,信任他们,认为他们很贤良。蒙恬在外负责军事而蒙毅经常在朝内出谋划策,称为忠信大臣,因而即使是各位将相也不敢和他们竞争。
秦始皇想要巡游天下,三十七年冬,动身出游会稽,在沙丘去世,没有公开消息,群臣都不知道。这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跟随在秦始皇左右。赵高一向被胡亥宠幸,想要拥立胡亥为皇帝,于是和李斯暗中商议,拥立胡亥为太子,派使者以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后,蒙恬怀疑此事,又请求申诉。胡亥听说扶苏已死,就想释放蒙恬。赵高担心蒙氏再次显贵掌权,怨恨他们。赵高就替胡亥尽忠计议,想借此消灭蒙氏兄弟,就进言说:“我听说先帝想选拔贤能、立您做太子已经很久了,可是蒙毅进谏说‘不可’。以我的愚见,不如杀了他。”胡亥听从了,就把蒙毅拘禁在代邑。此前已经把蒙恬囚禁在阳周。秦始皇的灵柩回到咸阳,安葬之后,太子即位为秦二世皇帝,赵高是皇帝亲近之人,日夜毁谤中伤蒙氏兄弟,寻求他们的罪过,检举弹劾他们。子婴进谏说:“诛杀忠臣而任用没有节操品行的人,这是在内使群臣失去信任,在外使战士离心离德的做法,我私下认为不可。”胡亥不听,派御史到代邑,使者了解胡亥的心意,不听蒙毅的话,就杀死了他。二世又派遣使者到阳周,蒙恬说:“我率领三十多万士兵,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是自知必死却要遵守节义的原因,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导,以表不忘先主的恩德。”使者说:“我接受诏令对将军行刑,不敢把将军的话转报皇上。”蒙恬深深叹息说:“我怎么得罪了上天,没有过失就死了呢!”过了很久,慢慢说:“我罪本该死,起自临洮,直到辽东,筑城墙、挖壕堑长达万余里,这里面哪能不截断地脉呢?这就是我的罪过。”就吞药自杀。
14.A【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项,“首联运用了贾谊和张翰的典故,与自己的境遇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的伤感之情”说法错误。“与自己的境遇形成对比”错误。“心相似”表明诗人认为自己和贾谊的境遇是相似的。
15.①从此以后,一切尘世因由都撇开不管,想要携家人买山中居所隐居。②这一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隐居之志,暗含了诗人有志难申的忧愤不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意;结合诗中“胸襟曾贮匡时策,怀袖犹残谏猎书”可知,“买山居”既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意,也暗含了诗人有志难申的忧愤不平。
16.(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2)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17.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词语)的能力。第一处,摧残:使(政治、经济、文化、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摧毁:用强大的力量彻底破坏;毁坏。“摧残”和“摧毁”都有加以破坏的意思,但后者程度重,语境强调危险与危害性大,故选“摧毁”;第二处,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根据上文,形容的对象是“风险”,含有贬义,故选“与日俱增”;第三处,劳师动众:多指动用大批人力(含小题大做之意)。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浪费钱财。根据上文“以目前的航天技术进行宇宙航行”,是强调此举使人劳苦又浪费钱财,故选“劳民伤财”;第四处,保障:保护,使不受侵害。保证:担保,担保做到。“保障”作动词时,宾语常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保证”作动词时,宾语常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下文“人类能在微重力的情况下长期生存”是动词性短语,故选“保证”。
18.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根据上文“我们面临糟糕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食品危机、物种灭绝、流行病等”,“所有这些”是对上一个分句“气候变化、食品危机、物种灭绝、流行病等”的概括,“这些”作为指示代词应该紧跟所指代的内容,据此可排除A、B两项;另外,结合下文“我们开发出”,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主语应为“我们”,排除C项。
19.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近50余年”中“近”与“余”矛盾,是成分赘余,排除A、C两项;“美国自从‘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人类已经有近50年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前半句意思没有说完,下半句转移主语和话题,是中途易辙,暗换主语,由此可排除B项。
20. ①基因是恒定不变的 ②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③腹肌在大笑中收缩和震荡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第一处,根据“人们通常认为”“的确,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可知,前句意在说明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基因是不变化的,据此可填写“基因是恒定不变的”;第二处,根据“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但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休眠状态的基因唤醒”可知,此处应填写“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第三处,根据前文“大笑就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其后“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可知,语境是说大笑可以锻炼腹肌,让腹肌收缩,据此可填写“腹肌在大笑中收缩和震荡”。
21. 买家咨询快递状态时,客服人员立刻确认快件发送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告知买家;如果发现问题,首先登记问题件信息,然后安抚买家,同时通知相关人员跟进处理。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是“淘宝培圳客服的‘快递查询服务流程图’”,既然是流程图,考生要就要关注图的构成和图上箭头的指向,明确叙述的顺序。从图上来看,第一步是“买家咨询快递状态”,第二步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正常”,就要告知买家,另一种是问题件,就要进行登记,然后安抚买家,同时通知相关人员跟进处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