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生物第4单元第11章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第2课时)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生物第4单元第11章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第2课时)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27 13: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十一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二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肾小囊(漏斗状、很薄)
肾小管毛细血管
肾小管(外缠毛细血管)
肾小静脉
肾小体
肾单位
肾髓质
肾皮质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单位
1
2
阐明尿的形成过程及叙述尿的排出过程
说出排尿的意义以及养成良好的泌尿系统卫生习惯

二课时
思考:
1、尿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2、肾单位从哪里吸收得到这些成分?
3、血液在肾单位里面的流动方向?
水、无机盐、尿素
血液
观察图片里面的箭头,说出血液在肾单位里面的流动方向:
尿液的形成
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血液在肾单位里面的流动方向:
肾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静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尿液的形成
红细胞
蛋白质分子
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细胞,葡萄糖、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等
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结果:形成原尿
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150L的原尿,最终排出1.5L的尿液,这是什么原因呢?
肾小囊
肾小管
原尿
尿液
150L
1.5L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液

尿
课本64页
滤过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
重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全部葡萄糖
尿的形成
课本64页
补充笔记
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
动脉
静脉
主要成分
血浆中
(克/升)
肾小囊中(原尿)
(克/升)
尿液中
(克/升)

900~930
970
950
蛋白质
70~80
微量
0.00
葡萄糖
1.0
1.0
0.00
无机盐
9.0
9.0
11.0
尿 素
0.3
0.3
20.0
尿

0.04
0.04
0.5
比较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有什么作用?

课本64页
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比较
主要成分
血浆中
(克/升)
肾小囊中(原尿)
(克/升)
尿液中
(克/升)

900~930
970
950
蛋白质
70~80
微量
0.00
葡萄糖
1.0
1.0
0.00
无机盐
9.0
9.0
11.0
尿 素
0.3
0.3
20.0
尿

0.04
0.04
0.5
讨论:
1、原尿中是否存在人体需要的物质,都有什么?
2、比较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差异,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课本64页
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比较
主要成分
血液中
(克/升)
血浆中
(克/升)
肾小囊中(原尿)
(克/升)
尿液中
(克/升)

900~930
900~930
970
950
蛋白质
70~80
70~80
微量
0.00
葡萄糖
1.0
1.0
1.0
0.00
无机盐
9.0
9.0
9.0
11.0
尿 素
0.3
0.3
0.3
20.0
尿

0.04
0.04
0.04
0.5
血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比较
张先生近来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医生为他开了一张化验单,要他检查尿液。以下是检查结果中的几项指标:(g/L)
正常人:
讨论:
1.与正常人比较,这个病人尿液中的哪些指标是不正常的?
2.推测这个病人哪个器官有问题?有什么问题?
课本63页
红细胞和蛋白质、葡萄糖
肾脏;肾小球通透性增大,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受影响
血尿和蛋白尿
含有红细胞的尿叫血尿,含有蛋白质的尿叫蛋白尿。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进入肾小囊腔,所以正常人的尿中不会有红细胞和蛋白质。
当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红细胞和蛋白质可以滤过到原尿中并进入尿液。这样,患者不仅尿量增加,而且还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同时还伴有发烧、水肿等症状。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尿液的排出
肾脏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尿液的排出: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
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
尿液在膀胱中暂存后由尿道排出
思考:
有人为了减少日常尿量,就减少每日的摄水量,你觉得这样对吗?
不对,因为当一个人一天排出的尿液少于500mL时,体内产生的废物就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积累在体内,伤害身体。
人体的总血量是4—5升
每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
肾脏每天将血液清理30多遍!
尿毒症:
现代医学称为肾功能衰竭综合症,实际上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同时失去肾脏的其他功能,从而引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中毒症状。早期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进入晚期尿毒症阶段后,全身系统都会受累,出现心力衰竭、精神异常、昏迷等严重情况,危及生命。
血液透析治疗
“人工肾”
课本65页
排尿的意义
排尿的生理意义:
▼排出代谢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笔记
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1.必须适量饮水,促使代谢物排出。
2.必须及时排尿,不憋尿。
3.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引起肾小球疾病。
4.注意清洁等。
课本65页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形成原尿
:形成尿液
尿液的排出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途径:
意义:
排出代谢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肾脏
肾盂
皮质
髓质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单位
尿的形成与排出
课堂小结
(在肾单位形成)
1.如图所示的是肾单位的部分结构,④中液体与③中血液相
比,主要区别是不含有(
)
A.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血细胞和葡萄糖
C.尿酸和尿素
D.血细胞和无机盐
2.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
A
B
3.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你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体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肾小管
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其原因是(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输尿管的输导作用
D.膀胱的暂时贮存作用
C
D
5.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腔中的原尿和肾盂中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回答问题:
(1)从表格数据可以得知,尿液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比较血浆和原尿的成分,可以看出肾小球有______作用。
(3)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在尿液中却没有,是因为肾小管的______作用。

滤过
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