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中考复习(答案)
基础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代文学家,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本词无题目,为了与其他同词牌的词区分开来,常用词的第一句来充当题目。
《水调歌头》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D.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处不胜寒”这句词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
B.通过“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C.“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未深;“无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
D.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舞弄清影”是作者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D.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緣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5.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何事/长向/别时圆 D.月有/阴晴圆缺
6.理解性默写。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 。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 ,
。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 , , 。”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
, , 。
在词中,“ , , 。”是将自然变化与世事迁移联系起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6)在《水调歌头》中,作者直接“问月”的句子是 , 。
(7)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的“? ”句子。?
(8)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 。
(9)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 , 。
(10)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
简答题。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2.自选角度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3.赏析词中的“转”“低”“无眠”。
4.作者为什么把幻想乘风上天说成是“归去”?欲去却“又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
5.你是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
词前小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7.请简要概括这首词上下阕的主要内容。
中考真题训练。
训练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3分)
训练二水调歌头(4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2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训练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和??????。词中加点的“此
事”指的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 分)
7.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
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训练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緣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诃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6.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3分)
?
训练五
? 水调歌头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这首词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14.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2分)
15.下面对于本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舞弄清影”是作者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D.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2分)
?
训练六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2分)
上片:?????????????????????????
下片:?????????????????????????
?
11.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2分)
训练七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4.甲词中加点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 ??。(1分)
15.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波浪线的A、B两句具体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A 2.C 3.D 4.C 5.A
6.理解性默写。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二.简答题。
1.《水调歌头》 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可从炼字角度和句式的角度。示例一:“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
3.“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
4.把上天说成是“归去”,是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时,作者又犹豫了,通过“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5.从个人的悲欢离合引出月的盈亏变化,对月表示原谅,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月亮的阴晴圆缺,犹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既如此,就不必慨叹和悲伤了,表现了词人心胸开阔、情怀旷达的一面。
6.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缘由,高度概括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的思想感情经历,抒发个人政治失意的苦闷感慨以及对亲人的真挚怀念。
7.请简要概括这首词上下阕的主要内容。上阙写月下饮酒,由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转化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
三.中考真题训练。
训练一答案:
?(一)(5 分)7.(2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8.(3分)月亮(1分)? 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言之有理即可)(2分)
训练二答案:
22.?“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共2分)
23.?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分)
训练三水调歌头
答案:
6.(3 分)时间 缘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7.(2 分)C
训练四答案:
5.C
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2)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
训练五答案:
13..宋(或:北宋)???苏轼(或:苏东坡)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D??理由:“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应为“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16.诗人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对,说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
训练六答案:
10. 上片:望月??? 下片:怀人
11. 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训练七答案:
14.(1分)月亮
15.(3分)两词都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1分)。A句体现出词人感悟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皆然。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生活态度(1分)。B句写词人在雨中潇洒徐行,不惧困难,表现了他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心态(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