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6 15:36:0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七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同步练习(答案)
基础知识。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鞠躬尽瘁( ) 丁卯年( ) 修润( )?? 诲人不倦( )
商酌( )? 恳切( )? 譬如( )?? 不耻下问( )
累赘( )? 别扭( )? 拖沓( )?? 颠沛流离( )
妥帖( )? 朦胧( ) 生疏( )
2.解释词语。
?南腔北调:
颠沛流离: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商酌:
不妥:
付之一笑:
累赘:
别扭:
拖沓:
以身作则:
3.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B.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C.所以只能默祝老人能够如《尚书》所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D.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4.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赞美叶圣陶先生作品的易读性。
B.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因为有些人写文章出现一些废字,但又不肯删去,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文风的简洁。
C.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
D.在叶圣陶的作品中易读性是一个显著特征。强调词语的运用。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
5.填空。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作者是 ,原名张璇,著名学者、 、 。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 、 、 、 、”。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 , 人,著名 家、著名 。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 》等著名的短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简答题。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5.课文引用了《左传》和《论语》,有什么作用?
6.课文多处引用了叶圣陶先生的原话,举例说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7.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
叶先生的写文章的风格是什么?
作者是怎么评价叶老的,文中有哪些评价性语言?
作者对叶老的评价如此之高,为什么不写作者的文学或者工作中的贡献,只谈一些末节的事?
11.结合文章最后一段,我写文章受叶老的影响应该很大,找找看文章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12.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 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能力提升
1.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鞠躬尽瘁(cuì) 丁卯年(mǎo) 修润(rùn)?? 诲人不倦(huì)
B.商酌(zhuó)? 恳切(kěn)? 譬如(pì)?? 不耻下问(chǐ)
C.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沓(tǎ)?? 颠沛流离(pèi)
D.妥帖(tiē)? 朦胧(lóng) 生疏(shū)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有一只风筝,就能满足一个孩子所有的快乐。高天上的风筝,舞步????????,伴着风儿轻点足尖。地上的人,看悠悠流云游走,看??????的风筝渐渐高去。看得久了,有一种感觉?????????:是风筝在飞,也是自己在飞。
A.只要 ??翩翩 ??摇曳 ??油然而生 ???B.如果 ??翩翩 ???摇摆 ???不期而至
C.只要 ??姗姗 ??摇摆 ??不期而至 ???D.如果 ??姗姗 ???摇曳 ????油然而生
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
B.辛弃疾,南宋词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是他的作品。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被匪徒袭击,头部受伤。
D.《西游记》中,悟空在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后来观音菩萨用甘露救活此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毕业在即,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有“手机依赖症”。
C.“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阅读下面某班黑板报上抄录的英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发生事故时,明知道有遭受核辐射的危险,但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
材料二? 电影《烈火英雄》原型桑武,身处火海8小时,连续转动阀门32000圈,他的手磨出了血泡。可是,桑武说:“明知道进去可能就出不来了,但是还是要进去。”
材料三? 在驾驶舱挡风玻璃出现裂痕并脱落,驾驶舱失压的险情下,机长刘传健最终使飞机在成都安全迫降,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他说:“应急处置能力源自对飞机的了解程度,进驾驶舱3秒钟就要知道飞机处于什么状态。”
材料四? “只是因为你需要,而我刚好专业。”出征前,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王一淋说。
探究以上四则材料,你发现英雄具有的主要特征有????????? ,???????? 。
(2)这四则材料,对于你树立人生理想有什么启示?(
6.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至“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回答问题。
(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
(4)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
?
7.课外阅读
忆与二月河先生二三事
? ①初识先生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 ②那时,我正奋战在省内外交通公路建设第一线。当时的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长曾在方城县做下乡知青多年,对南阳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从项目一线回宛之际,他特意嘱托我去看望二月河先生,并讨要新作签名。因此我与先生约定到家面叙。那是一个傍晚时分,刚一走进大门,就看到一个表面锈迹斑斑的煤炉上,架着一个没有盖锅盖的铝锅,锅内几节羊骨头随着沸腾的汤水起起伏伏,蒸腾的热气在这凹凸不平的沧桑老锅中逸散开来。先生迎我进屋后,我匆匆浏览了这位已是著名作家的斗室。方寸之地,陈设甚是简单,一张不大的书桌上随意摆放着一些作品手稿。我与先生就在书房内促膝而谈。当我提起“南唐北凌”之说时,先生很是高兴,却谦虚地说自己是没法与唐浩明先生相比的。还有一个印象较深的话题是先生参评“茅盾文学奖”未达一事,在他的脸上我看不到一丝芥蒂。
? ③与二月河先生结识后,我不时受朋友之托,找先生讨取签名。但由于工作繁忙,深谈不多。适逢2004年初夏,田永清将军回宛,卧龙区档案馆的吕琦女士热心地邀请我参加了田将军与二月河先生的餐叙。当时我们谈到美丽的白河,先生朗声道:“我们的白河水面是好几个西湖!”他为母亲河的烟波浩渺、格局之大而感到自豪。出于对西湖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积淀的浅显认知,我就不恭地与先生争论了起来。先生听后思忖良久,对我的说法未置可否。而后,先生在散文《初记白河》中就提到要把白河的“学历”弄清楚,刘秀“粜米渡口”应该就在白河这片方寸之地,刘秀的妻子阴皇后也应随丈夫来了南阳,在白河边“浣衣梳洗”;张衡、张仲景等南阳名人,也应在白河边读过书,在白河边游玩过。同时,先生多次在一些场合谈到白河,提出“没有文化的白河是苍白的”,主张把南阳的历史文化从“线装书”、博物馆走向群众。
? ④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当500多万字的“落霞三部曲”问世后,炙手可热,好评如潮,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知道二月河,而面对鲜花和掌声,他称这是人生的“佐料”。随着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先生越发声名鹊起,但他依旧朴素如初。先生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社会,把书稿收入捐赠工会用来帮助下岗职工,捐给希望工程用来培养青少年,捐给农村用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他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慈善家。作为中共党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他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以‘文’化天下,释放道德的‘治理能量’”,积极宣传推动反腐倡廉,他的拳拳报国之心,令人敬佩。
? ⑤先生晚年曾回到山西昔阳老家,重温故土,游览了“三晋”的河山,特地去了晋城的皇城相府。关注到先生行踪,我忽然想到皇城相府内康熙写给老师陈廷敬的一副楹联,可以用来归结先生暮年的追求和情怀,那就是“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
? ⑥在先生离开我们周年之际,聊记二三事,以慰先生。
(选自《经济》2020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章内容来看,二月河先生是一位专职作家。
?B.第②段中的“南唐北凌”,“唐”指的是唐浩明,“凌”指的则是二月河。
?C.二月河先生声名鹊起,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慈善家。
?D.“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当时,正值二月河先生去世一周年。
(2)文中写了有关二月河先生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3)本文表达了“我”对二月河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
?
?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鞠躬尽瘁(cuì) 丁卯年(mǎo) 修润(rùn)?? 诲人不倦(huì)
商酌(zhuó)? 恳切(kěn)? 譬如(pì)?? 不耻下问(chǐ)
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沓(tà)?? 颠沛流离(pèi)
妥帖(tiē)? 朦胧(lóng) 生疏(shū)
2.解释词语。
?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商酌:商量斟酌。
不妥:不好,不合适。
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累赘:指拖累、麻烦。
别扭: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形容做事拖拉。
以身作则:
3A 4.A
5.张中行 哲学家、散文家 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圣陶 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 《多收了三五斗》 童话
二.简答题。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①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②第四自然段:送客;③第五自然段:复信;④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①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②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5.课文引用了《左传》和《论语》,有什么作用?
引用《左传》的“立德”之言,引出下文对叶圣陶先生品德的称赞,表现了他品德高尚。引用《论语》中的两句话,因为这两句话正是叶圣陶先生高尚品德的具体表现,他既是躬行君子,也是人之师表。这样写,使叶圣陶先生的品德高尚更具体可感,也使文章更有文采。
6.课文多处引用了叶圣陶先生的原话,举例说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引用叶圣陶先生的原话,一是为了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叶圣陶先生高尚品德,如请作者帮他修润文字时所讲的话,体现了叶老的谦虚和诚恳。二是通过这些话来表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和观点,如“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
7.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
叶圣陶先生主张写文章要简洁,主张“可简就绝不该繁”。这启示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注意句段,也应该重视字的删改,使语言更加简洁。
8.叶先生的写文章的风格是什么?
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这也体现出他严于律己,治学严谨。
9.作者是怎么评价叶老的,文中有哪些评价性语言?
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应该说是第一位
10.作者对叶老的评价如此之高,为什么不写作者的文学或者工作中的贡献,只谈一些末节的事?
叶老的功绩被很多人记录过,无需赘叙,其次我与也老的关系亲近,能接触到真实的叶老,以小见大,更能突出眼睛的至学态度,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11.结合文章最后一段,我写文章受叶老的影响应该很大,找找看文章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明确:一是在情感表达方面。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
二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主旨是记人。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论。
三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
12.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 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叶圣陶的“写话”主张即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比如:“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语气舒缓,读来顺口,如同日常说话一般。
三.能力提升
1.C 2.A 3.C 4.B
5.(1)(2分)①用生命担当使命;不惧艰险,挺身而出。②良好的专业素养。
(2) 示例一:我想做一个大勇的人。在碰到危险时,也像邓稼先、桑武等英雄一样,把安全的机会留给别人。
示例二:我想成为一名有专业素养,使更多学生受益的好老师,就像王一淋和刘传健等英雄一样,凭借良好的专业素养,造福他人。
6.答案:(1)第一句承接上文,总结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行。第二句开启下文,突出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特点。这两句话承上启下。
(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3)因为有些人写文章出现一些废字,但又不肯删去,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文风的简洁,当然感慨了。
(4)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7.(1)C(由文中可知,二月河先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慈善家,他声名鹊起与他是慈善家没有关系)
(2)①二月河先生在他的家里接待了初次见面的“我”,并与“我”愉快交谈。②在田永清将军与二月河先生的餐叙上,“我们”谈到了白河,“我”与先生争论起来,之后二月河先生多次谈到白河。③二月河先生成名后依然不忘初心,为国为民,贡献良多。④二月河先生晚年曾回到山西老家,游览了“三晋”的河山。
(3)①“我”对二月河先生谦虚大度风范的敬仰之情;②“我”对二月河先生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赞美之情;③“我”对已经去世一周年的二月河先生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