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古诗词鉴赏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
1. 阅读下列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诗人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C.“塞上燕脂凝夜紫”描写了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照下凝成胭脂色,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画面感极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进行简单的描写。
?
3. 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巴山楚水”代指贬谪之地,“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写被贬归来的感触。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诗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的最后一句,诗人借_______________的传说,表达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有人评论“潮平两岸阔”一句绘景寓情得益于一个“阔”字,为什么?
?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首联中运用了三组数词,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
6. 阅读理解及分析
阅读《使至塞上》,回答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中的“征蓬”“归雁”比喻_______________。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
?
7. 阅读理解及分析
赏析《使至塞上》,回答下列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请解释“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一词的含义。
(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本词的鉴赏不正确的选项是(????????)
A.这首词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随从武士头戴锦帽,身着貂裘,跟随太守如疾风般驰骋在山冈上。
C.这首词上片写叙事,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充分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2)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3)请对下阙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诗词创作讲究“一字传千言”,请说说词作中“散”字的表达效果。
?
11.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__________”三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
12.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
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甲】词用_______________的典故,表达了;【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
(2)【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
13.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中“接”和“连”的表达效果。
(2)作者认为自己梦魂所归之处仿佛“帝所”的理由是什么?
(3)结合全词来看,“我报路长嗟日暮”中的“嗟”具体包含了哪些思想内涵?
?
14.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篇开头借一小小的物件_______________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历史的慨叹,全诗关联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借物兴叹”是杜牧咏史绝句《赤壁》中的主要写法。请你结合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说明这一特点。
(3)这是一首咏史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_______________。
?
15.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首联所描绘的画面。
(3)尾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古诗词鉴赏
一、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225分 )
1.
【答案】
(1)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获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2)①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享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
②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2.
【答案】
C
(2)示例: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3.
【答案】
C
4.
【答案】
(1)大雁传书,思念故乡
(2)①“阔”字写出水位上涨,江面与两岸齐平,放眼望去让人觉得视野更加开阔的特点。②“阔”字又体现出涨潮时长江恢弘的气势。③“阔”字还能抒发胸怀,展示诗人胸襟的阔大。
5.
【答案】
“一”写出获罪之轻易;“九”可知君心难测(或代指多、高,写出君王高高在上);“八千”可谓行程遥远。
6.
【答案】
(1)诗人(自己)
(2)示例:①这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②这两句用词准确,“直”字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7.
【答案】
(1)示例: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烽烟像根柱子,笔直地伸向天空。弯弯曲曲的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漠远方。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2)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抑郁激愤之情。
8.
【答案】
(1)“悠悠”兼指时间的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的无穷。
(2)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9.
【答案】
C
(2)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3)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10.
【答案】
“散”字意为帽缨(帽饰)散乱。作者用“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理,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11.
【答案】
(1)连三月,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2)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春天来临眼前却乱草丛生,这种反差强烈的景物描写手法,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12.
【答案】
(1)窦宪勒石燕然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
(2)甲词分析须立足于“委婉曲折”,乙诗分析须立足于“豪迈奔放”。示例一:甲词借鸿雁南飞之坚决,借浊酒一杯之苦楚衬托征人思乡之深切,借“燕然未勒”表达功业未成之遗憾,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委婉曲折”表现:情感的复杂性,抒情的含蓄性。)示例二: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豪迈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
13.
【答案】
(1)“接”和“连”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2)因为自己梦魂所归之处仿佛仙境:天空连接着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云霞和晨雾连在一起,曙色朦胧﹐银河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簸,像在银河中起舞一样,所以她觉得梦魂好像回到天帝居住的宫殿一样。
(3)怀才不遇的伤感,前途渺茫的慨叹,希望远离尘俗、去仙境中生活的渴望。
14.
【答案】
(1)折戟,赤壁之战
(2)①借“折戟”叹指当年的赤壁之战;
②借“折戟”叹指英雄无用武之地,暗讽当朝昏庸;
③借“铁未销”叹指英雄壮心不已,期望大展身手。
(3)议论
15.
【答案】
(1)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2)敌兵像黑云一般压向城垣,城垣就要被毁坏,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着将士们的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3)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