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6 09:3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制作:春秋半部
新课导入
16世界的世界地图
比较这两幅地图,有着怎样的区别?
15世纪欧洲人的视野主要局限于欧洲地区,世界其他地区还不被人了解。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各大洲孤立分散的状态被打破。
导致对世界认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人口迁移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归纳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人口迁移的表现?导致世界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
表现:大批的欧洲人来到美洲,非洲的黑人被贩卖到美洲,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都有族群混合现象。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扩张;宗教迫害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人口迁移
【历史联想】
古代中国的三次人口大迁移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唐安史之乱后,北方人民南迁
北宋灭亡后,北方人民南迁
原因: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影响: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格局,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人口迁移
【历史联想】
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中国传统习俗的影响
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先富带后富。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迁移
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内地向东南沿海迁移,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人口迁移的共同因素
战争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政治政策因素。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2、物种交换
【史料实证】
史料一:
①观察史料一,思考在东西半球之间交换的动植物物种有哪些?
①美洲传入欧洲和亚洲及非洲的物种有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马铃薯、烟草,可可等,亚洲、欧洲、非洲传入美洲的物种有水稻、小麦、甘蔗,还有香蕉、苹果等水果,除此之外还有马牛猪羊等动物。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改变了民众的饮食结构和改善了营养,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品种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使得这一时期亚洲、非洲、欧洲的人口激增。传染病病原体的传播导致了人口的锐减,是欧洲人能控制美洲的重要原因,也是黑奴贸易兴起的原因之一。
【史料实证】
史料二:1594年福建发生饥荒,政府大力推广甘薯种植,
到17世纪甘薯成为普通百姓的重要食物。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对明清时代
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下)》
史料三: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同美洲大陆一样,在太平洋的岛屿上,传染病蹂躏毫无抵抗力的人民,造成悲惨的后果。
——《新全球史》
②结合史料二、三,分析物种交流及疾病的传播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物种交换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2、物种交换
【问题探究】
如何看待全球物种大交换
全球物种大交换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之间的分界线,由此引起了粮食作物和牲畜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人类的饮食结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世界人口激增,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和自然环境。
随之物种的交换,各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给一些地区原住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使得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名词解释】
物种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美国:亚洲鲤鱼
中国:水葫芦
中国:巴西龟
非洲:红火蚁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三角贸易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三角贸易示意图,回答问题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三角贸易
【动动手】画一画三角贸易简图
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概括三角贸易兴起的背景有哪些?
①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②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的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
③美洲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加上各种疾病的传入,美洲人口锐减
④贩卖黑奴可以获取暴利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三角贸易
【想一想】
三角贸易给美洲、欧洲、非洲带来怎样的影响
欧洲: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美洲:为美洲的大开发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发展
非洲:丧失了大量的精壮劳动力,给非洲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也给非洲带去欧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2、以澳门为中转站的海上贸易(主要以丝银贸易为主)
路线
中国(丝绸、瓷器)——澳门(葡萄牙占据)——印度果阿——欧洲(白银)
中国(丝绸、瓷器)——澳门(葡萄牙占据)——日本(白银)
【史料实证】
首先是澳门——果阿——里斯本之间的远程贸易......从澳门运往印度的果阿,再由果阿运往里斯本,其中数量最大的货物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秘鲁出产的.....
——摘自樊树志《晚明史
1573-1644》
思考并回答:16世纪丝-银贸易兴盛的原因?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西班牙、葡萄牙对美洲贵金属的掠夺
③明朝中后期手工业发达,丝绸、瓷器大量出口
④欧洲生产还没有发展起来
思考并回答:16世纪丝-银贸易兴盛的原因?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3、西班牙横跨太平洋的贸易
路线
中国(丝绸、瓷器)
菲律宾
墨西哥(白银)
"马尼拉大帆船",是"The
Manila
Galleon"的直译,它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是一种木制帆船,一般载重量在几百吨到一二千吨左右。由于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因此墨西哥人直接把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国船"。
总结过渡
日本和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三、早期殖民扩张
1、早期殖民扩张的概况
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册》19页,找出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兰、法国、英国的殖民地的范围
【历史解释】
教皇子午线
教皇子午线
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东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
①概况
葡萄牙在美洲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感冒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西班牙的殖民地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亚洲占据菲律宾;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并且后来居上。
②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早期殖民扩张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侵略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亚洲、非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原因:早期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
三、早期殖民扩张
2、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①商业革命的表现
世界市场拓展,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制与证券交易所出现,欧洲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荷兰、法国等商业强国崛起。
②价格革命
指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并进一步影响整个欧洲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现象。
②价格革命
三、早期殖民扩张
【总结】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前因后果
三、早期殖民扩张
【问题探究】
多维度理解新航路开辟对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的影响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堂训练】
1.有学者说,15世纪欧洲大航海的主要成就,一是发现了新航路,二是发现了新大陆。这两个发现(

A.
都导致了政治革命的发生
B.
都体现了对欧亚贸易的垄断
C.
都结束了欧亚的隔绝状态
D.
都加速了商业革命的发生
2.“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A.
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D
A
【课堂训练】
3.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4.据史学家考证,唐代来华传播“大秦景教”者屈指可数。元代来华的传教士人数较唐代虽有增加,但远不能与1552-1800年相比,这两个半世纪来华的著名的欧洲耶稣会士就达920人。据此可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A.
我国古代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传教士是西方国家侵华的先锋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D.
古代中国理性对待西方文化
A
C
【课堂训练】
C
5.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