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冲刺重高”培优讲义(七):光和颜色【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冲刺重高”培优讲义(七):光和颜色【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26 18:5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光源与光的传播
1.光源
自身会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空气中次之。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5米。
光线: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线叫做光线。
小孔成像:在一块硬纸板上戳一个小针孔,把它对着光源(例如蜡烛火焰)放置,在纸板的另一侧竖放一块毛玻璃,适当调节它的位置,在毛玻璃出现的就不是一片均匀的光亮或小孔的像,而是光源清晰的倒像,这个现象我们称它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这个像跟光源(或物体)的关系是上下倒置、左右互换。这个像是光源(或物体)的像,而不是小孔的像。
小孔成像特点:
?①成上下左右倒立的实像?②屏幕越远,像越大,物体越远,像越小?
③距离很近时,光斑形状与小孔形状相同;距离很远时,光斑形状与光源相同?
④孔大时,光斑形状与小孔形状相同;孔小时,光斑形状与光源相同
二、光的色散
1、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 复色光 ,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2、不可见光
①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②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三、物体颜色
(一)不同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情况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吸收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
(3)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
(4)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
(二)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1)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比如红色玻璃,只有红色光能通过它,其他色光都被它吸收掉了.所以显示红色.特殊情况:如果某物体能通过所有色光,则没有颜色,为透明,比如水.不透明 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比如紫色的木板,只能反射紫色光,其他色光都被木板吸收掉了.特殊:如果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显示白色.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那就不再有光反射入人眼,所以显示为黑色.
(2)颜料三原色:红,黄,蓝.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
例1、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例2、某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C.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例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蜡烛的正立的实像
B. 蜡烛的倒立的实像
C. 三角形光斑
D. 蜡烛的倒立的虚像
例4、某学校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先后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光
玻璃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1)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实验二:将不同颜色的光分别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纸上,观察纸的颜色,得到的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白光
纸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2)由表二可以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3)请你根据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顶红色半透明的遮阳伞?
1.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
A.把台灯换成吊灯
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2.学习“光的传播”时,老师做了如下演示实验: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小玉学习光现象的知识后,提出了几种想法,正确的是(  )
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③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④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以此检验真伪
⑤红外线灯发出的红光就是红外线.
A.①②③④⑤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⑤错误
C.②③④正确,①⑤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⑤错误
4.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红色的花是因为( )
A. 花发出的光是红色的 B. 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 花发出的光是白色的 D. 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5. 如图为发生月食时,太阳照射光线的示意图,当月球进入图中的哪个区域时,在地球上处于夜晚地区的观察者可看到月食 ( )
  A.全部进入区域Ⅱ B.全部进入区域Ⅱ或Ⅳ
C.全部进入区域Ⅲ D.部分进入区域Ⅰ
6.光和声是有区别的,应用也不同,如医院常用到紫外线光灭菌,用超声波进行诊断,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  v2(选填:“>”、“<”或“=”).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经过大约2.56s接受到返回的信号,那么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  m.
7.晴天,常常在茂密的树荫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这些小亮斑是太阳的像。
(1)那么当太阳光垂直照在一个极小的三角形的孔上时,它在地面上产生的亮斑形状是( )
A. 三角形 B. 倒三角形 C. 圆形 D. 正方形
(2)如图所示是发生日偏食的情况,月球把太阳遮住了一部分,使之成月牙形。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孔
隙,在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 )
A. 月牙形 B. 圆形 C. 树叶形 D. 小孔形
8.将红、绿、______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图甲),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图乙),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在当______(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______色.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制作针孔照相机)
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塑料薄膜上就出现烛焰的倒立的像(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利用小孔成像可以制作针孔照相机。早在公元前4世纪成书的《墨经》中就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
请你回答:

(1)小孔成像现象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孔成像所得到像和手影所形成的影子是一回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孔照相机已经做好了,即光屏的位置和小孔的位置固定。照相机离烛焰越近,它成的像越___________.
1.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正确的是(  )
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日食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C.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所成的像越大
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2.阴雨天打雷时, 总是先看到闪电, 后听到雷声, 这是因为( )
A. 打雷时, 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
B. 虽然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但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C. 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但人对声音反应要比对闪电反应慢
D. 无法解释上述现象
3. 在100米赛跑中,甲计时员是从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的,而乙计时员从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他们记录的是同一位运动员的成绩,则( )
A.甲的记录准确些
B.乙的记录准确些
C.甲、乙记录的成绩相同,都准确
D.无法判断哪位计时员的记录准确
4. 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5.在暗室的红光下,看白纸和白纸上写的红字,得到的是( )
A.纸呈白色,字能看清楚
B.纸呈红色,字看不清楚
C.纸呈白色,字看不清楚
D.纸呈红色,字能看清楚
6.如图,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C. 只有AB之间有光
D.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的示数变大
7.小华将刻有边长为5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用另一张不透明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所示.向左侧慢慢移动覆盖的卡片,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变大/不变/变小),光斑亮度  (增强/不变/减弱);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变大/不变/变小).
8.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的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手电筒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的不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手电筒到黑板擦 距离L/厘米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 高度H/厘米 20 17 14.5 13.5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影子的高度随之 。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35厘米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 厘米。
(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______(填“快”或“慢”);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将 。
9.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厘米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可以用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   传播来解释.
(2)若保持物体和直筒N位置不动,让M筒向右移动5厘米,则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参考答案
例1、B
例2、B
例3、B
例4、(1)透过的光的颜色????(2)反射的光的颜色?(3)可以反射红光使西瓜看上去更红
1.C 2.D 3.C 4.B 5. D
6. >;3.84×105
7.CA
8.蓝,红,黑.
9.(1)光沿直线传播;(2)不同;(3)大
1.A 2.B 3. A 4.D 5.B 6.D
7. 变小;不变;不变
8.减小;15.6;慢;不变
9. 直线;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