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单元《二泉映月》课件(20ppt+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单元《二泉映月》课件(20ppt+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3-28 11:07:54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二泉映月
新课导入
音乐能写下永久的回忆。人生中的每次感怀,往往会借住一首首流动的歌给岁月打下深深的烙印。当你再回头凝望时,有时却变得朦胧和飘渺。而有的时候或许能够拾起那一片片落在悠悠人生路上的记忆。
乐曲欣赏
欣赏《二泉映月》,感受阿炳的人生!
乐曲欣赏
这首乐曲是阿炳在旧社会卖艺乞讨时边走边拉,当时并没有曲名,阿炳和邻居们都称它为“自来腔”。解放后,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教授为阿炳录音记谱,正式定名《二泉映月》。该曲道出了一位旧社会艺人心酸坎坷的一生。
乐曲欣赏
民间盲人音乐家,又名阿炳。(1893—1950)江苏无锡人,我国民间音乐家。代表作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雪》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
作者简介
乐曲欣赏
“二泉”原本指无锡蕙山二泉亭附近的泉水,当地群众称为“天下第二泉”。乐曲名称为后人根据此境命名。
二泉
乐曲欣赏
蕙山二泉亭是阿炳双目失明之前常去玩赏的地方。在他双目失明之后,将想像中的美丽景色及饱尝的人间辛酸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全部寄托在他演奏的这首二胡曲中,可是眼前一片漆黑,他再也不能目睹旧时的一切,伤感怆凉的情调也浸透在乐曲中。
二泉
乐曲欣赏
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其次,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发人联想,令人回味。
乐曲欣赏
又名南胡,构造分琴筒、琴杆、轸子、千斤、弓等,张弦二根,大多采用五度定弦。弓夹在两弦中,琴筒上蒙蟒皮。音域为d1-d3(a3)音色柔和优美。
演奏乐器——二胡
《二泉映月》采用二胡独奏的形式。
乐曲欣赏
你对本曲的整体感受是怎样的?
凄凉,悲惨,断肠之感。
听完欣赏曲后,你联想到了什麽?
一位经历沧桑的老人用委婉而深沉的语言倾诉着自己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中的痛苦和不平。
乐曲欣赏
又名南胡,构造分琴筒、琴杆、轸子、千斤、弓等,张弦二根,大多采用五度定弦。弓夹在两弦中,琴筒上蒙蟒皮。音域为d1-d3(a3)音色柔和优美。
乐曲的情绪
《二泉映月》采用二胡独奏的形式。
乐曲欣赏
这首乐曲的引子被称为“叹息音调”,音乐材料只有五个音,虽然短小,但在情感或风格上为整首乐曲奠定了基调,它采用下行旋律线,前紧后松的节奏形态,以及由弱到强的力度,表达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与哀叹。
乐曲欣赏
乐曲进入第一段(3~22小节),这一段有两个主题部分,其中3~10小节为主题的第一部分(a),11~22小节为主题的第二部分(b)。第一主题的旋律在二胡的中低音区进行,低沉压抑,音域不宽,曲调线以平稳的级进为主,稍有起伏,表现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郁闷之情;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对比鲜明,利用不断向上的旋律冲击和多变的节奏,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控诉,也体现了他不甘屈服的个性。
乐曲欣赏
第二段(23~52小节)是主题的第一变奏,其中23~26小节“a1”,由一个乐句组成,27~52小节为“b1”,由三个乐句组成。
乐曲欣赏
第三段(53~96小节)是主题的第二变奏,其中53~64小节为“a2”,由两个乐句组成,65~96小节为“b2”,由三个乐句组成。
乐曲欣赏
第四段(97~122小节)是主题的第三变奏,其中97~104小节为“a3”,由一个乐句组成,105~122小节为“b3”,由三个乐句组成。
乐曲欣赏
第五段(123~154小节)是主题的第四变奏,其中123小节为“a4”,由一个乐句组成,131~154小节为“b4”,由三个乐句组成。
第六段(155~174小节)是主题的第五变奏,其中155~162小节为“a5”,由一个乐句组成,162~174小节为“b5”,由两个乐句组成。通过曲调的反复变奏、音区的强烈对比和力度的大幅度变化,在第五段形成了乐曲的高潮。?
最后一段由扬到抑,音调婉转下行,进入低音区,到了尾声部分(175~176小节),它与“b5”第二乐句紧密相连,174小节为“b5”的隐匿终止,同时进入尾声至176小节,结束在轻奏的不完全终止上,好像无限的惆怅与感叹,声音更加柔和,节奏更加舒缓而趋于平静,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受。
乐曲欣赏
乐曲分析表
课堂小结
《二泉映月》以凄苦哀怨的音调,叙述了阿炳一生颠沛流离的悲苦遭遇。
一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接着作者的感情由沉思到感慨以至怒号那血泪的控诉,使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