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任选其一 )
灭火的原理与燃烧条件的关系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比较
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
发生条件
燃烧速率
放出热量
燃烧产物
O2充足
O2不足
快
慢
多
少
二氧化碳和水
CO等有毒气体和炭黑等小颗粒
问题2
问题3
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难溶于水。一氧化碳易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组织缺氧而中毒。使用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
一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它使人中毒
的原因及防止中毒的方法有哪些?
Hb
O
2
Hb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模拟动画
O
2
Hb
Hb
CO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CO与Hb的结合能力是O2与Hb的结合能力的200~300倍
由于它具有可燃性,通常用于做燃料 ,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CO 。
CO有毒,对环境有污染,它真的没有用吗
讨论与交流
2CO+O2 = 2CO2
点燃
解释下列现象,并据此归纳促进可燃物燃烧的
方法。
1.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加工成粉末状。
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
3.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炉膛吹入空气 。
4.家庭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5.铁丝不会在空气中燃烧,如果在纯氧中加热铁丝,就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小结: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增大氧气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合作探究
乙炔不充分燃烧
乙炔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与充分燃烧
2C2H2+O2 = 4C+2H2O
点燃
2C2H2+5O2 = 4CO2+2H2O
点燃
2C2H2+3O2 = 4CO+2H2O
点燃
问题1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黄之火,冒黑烟 。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是浅蓝的,没有黑烟。
自学展示
实验探究6-1
氢气的燃烧与爆炸
为什么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点燃能够安静的燃烧,而不纯的氢气就会发生爆炸呢?
氢气燃烧与爆炸视频
交流共享
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为什么会爆炸?
发生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爆炸的条件:
①产生急速的燃烧
②在有限的空间内
爆炸极限:
上限:只燃不炸 下限:不燃不炸
燃气类别 爆炸极限 (%) 燃气类别 爆炸极限
(%)
氢气 4---75 天然气 5---15
一氧化碳 12.5—74 丁烷气 1.9---8.44
液化石油气 1.5---9.5 乙炔气 2---82
可燃性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禁止放易燃物
当心爆炸
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
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在加油站、化工厂、煤矿的矿井和面粉厂等场所,为什么要标有严禁烟火的警告?
走进生活
原意是移走可燃物,燃烧就不能进行。
1、釜底抽薪 (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
锅,薪:指柴火。)
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中的化学
成语中的化学
2、煽风点火:
原意是指轻轻扇动,给火种提供充足的氧气
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谈谈你的收获
达标检测
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的跟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木柴的着火点低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2.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管理要求的是 ( )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 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乙醇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里吸烟。
D.生产乙醇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D
3.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 )
A.一氧化碳和氧气 B. 二氧化碳和氧气
C.一氧化碳和氮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
4.下列标志中,与燃烧或无关的是( )
A B C D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