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练习题
选择题
1.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最多时由200多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随行人员27000多人,规模宏大。明朝之所以能实现大规模航海,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
( )
A.海上交通发达
B.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发达
2.2021年是郑和下西洋616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如下)中的哪一时段(
)
……
13
世纪
14
世纪
15
世纪
16
世纪
17
世纪
18
世纪
……
A
B
C
D
3.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下列哪些地区
( )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英雄从未走远,精神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抗辽
B.抗金
C.抗倭
D.抗元
5.据史料记载:明初,苏禄国(位于今菲律宾群岛)的国王来访,但在辞归途中不幸因病去世,明政府为他在德州北郊修建的陵墓和明代礼制所规定的亲王陵墓的规格大致相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苏禄王墓是中菲友谊的见证
B.明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遗迹反映了明朝的墓葬等级
D.明初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6.澳门自1999年回归祖国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是
( )
A.荷兰殖民者
B.日本殖民者
C.葡萄牙殖民者
D.英国殖民者
7.比较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和明朝郑和下西洋,其共同之处有
( )
①都体现了个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②都是在国力强盛的情况下进行的
③都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④都刺激了西方对中国财富的向往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在我国东南沿海,制造倭患的人包括(
C
)
①我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奸商
②日本的武士
③日本的奸商
④日本的天皇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朱元璋以来的海禁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该材料能够用来佐证
( )
A.郑和下西洋扩大了我国的政治影响
B.郑和下西洋打破了明朝的海禁政策
C.郑和下西洋不利于国家边疆的稳定
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10.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
A.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11.明朝前期,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明朝中后期,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朝对外交往特点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对外政策的变化
B.封建制度的没落
C.军事实力的落后
D.文学艺术的衰败
12.明朝中后期,戚继光在其他抗倭将领的支持和配合下,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抗倭斗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抗倭斗争的正义性
B.“戚家军”战斗力强
C.戚继光的战术正确
D.其他军队的配合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巨舰……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李光耀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的交往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美洲)以前六十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
——梁启超
材料二
中国人一直被称为非航海民族,这真是太不公平了。他们的独创性本身表现在航海方面,正如其他方面一样……中国的海军在1100—1450年间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材料一中的“郑君”指谁?其主要事迹是什么?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李约瑟批驳了中国人是“非航海民族”的观点,赞扬了中国在航海方面的独创性,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
1-5BBCBC
6-10CACCC
11-12BA
13、.(1)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和平交往、公平交易。
(3)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4、.(1)“郑君”:郑和。主要事迹:七次远航西洋。影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两宋时期与宋朝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近至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郑和7次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