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教师:
本单元教学内容 时分秒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本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探索1分等于60秒的形成过程,知道1分=60秒,
2、通过参与1时、1秒的活动,体会1时、1秒的长短,初步建构起1时、1秒的时间观念。
3、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时、分、秒的关系和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
4、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5、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时、分、秒的关系。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措施与建议 加强学生的观察与操作活动
重视学生探索中的活动与交流
注意把握教学要求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认识钟表(一) 第(1)课时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77页例1、例2相关的课堂活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3、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是重点;小组合作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难点。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是重点;小组合作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难点。
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
初备 复备
一、快乐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多媒体演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场景。(场景中有一个显示8时8分的钟面)
教师: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些什么?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老师简要介绍:这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的场面,在2007年8月8日晚8时8分,北京举办了盛大的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这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
教师:刚才我们从哪里知道开幕仪式是在8时8分进行的呢?(画面的钟面上)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面。板书:认识钟表。
二、快乐感知钟面
1.提问关于钟面,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2.观察钟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观察出示钟面。
(1)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秒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板书:秒针)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的钟面,指一指秒针是哪根。
(3)教师: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秒针外,还有些什么?(数字和格子)
(4)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及其关系。3.分别说一说分针走1小格和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各是多少?
4.拨一拨,看一看,说一说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了多少?(1圈)是多少小格?(60小格)就是多少分?(60分)
思考讨论:1时等于多少分?板书:1时=60分。老师介绍:如何用字母表示时、分?(时可用字母h表示,分用min表示)并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些字母。
5、完成第76页的填空内容
三、联系生活,构建1分的时间概念(教学例2)。
1.教师:同学们知道1分的时间有多长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学生分组活动1:
(1)1分大约从1能数到几?
(2)1分脉搏大约能跳多少次?
(3)1分大约呼吸多少下?
学生分组活动2:
(1)1分大约击掌多少次?
(2)1分大约跳多少下?
(3)1分大约写多少个字?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四、快乐活动拓展
(1)用1分(老师看时间)读一段话,看看读了多少个字。
(2)完成教科书第79页第3题。你能在1分内完成吗?
(3)要求学生自学完成第78页第1题,读一首你喜欢的儿歌,看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五、快乐回顾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1分钟大约击掌()次 一分钟大约跳绳( )次 一分钟大约写( )字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一)
1时=60分1h=60min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认识钟表(二) 第(2)课时 课时安排 ( 3 )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7——78页例3、例4及相关的课堂活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拨钟等活动,继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参与1时、1秒的活动,体会1时、1秒的长短,初步建构起1时、1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探索1分等于60秒的形成过程。
4.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学习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 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
初备 复备
一、快乐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出示钟面。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说一说:1时等于多少分?
(3)汇报。课前教师布置同学们回去读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看看大约用了多长时间。谁来汇报一下你读的是什么儿歌,用了几分?同学们感受了1分的长短,那1时有多长呢?板书教学课题:1时有多长。
二、快乐操作探索,建立1时的观念(教学例3)。
1.说一说:1时有多长?我们上1节课是40分,加上课前和课后两个课间休息,时间就正好是1时。
2.想一想,议一议:你知道生活中做哪些事情的时间大约是1时?学生充分表述。
三、快乐实践感知,建构1秒的时间观念(教学例4)。
1.教师:我们拍皮球1分大约拍60下,那拍1下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呢?用什么时间单位恰当?
教师: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
2.听一听,说一说。
(1)教师:大家安静后,听一听自己带来的时钟。
(2)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滴答声)教师指出:“时钟滴答1次是1秒。”
(3)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秒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就是1秒。分组观察钟面:
①秒针走1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②当秒针走1圈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了多少格?思考: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板书:1分=60秒。
教师:秒可用s表示。请学生跟读字母s,并书写。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时候要用到秒作单位?
四、快乐练习,实践体验
1.完成教科书,填一填。
2.户外活动,完成第78页第1.2题
3.请同学们课后用1时帮助妈妈做家务,看看1时能做多少家务活,或向大人了解1时大约能走多长的路,小汽车大约能行驶多远。
五、快乐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设计 儿童跑50米大约要10( ) 课间休息10( ) 每天睡眠10( )
板书设 计 认识钟表(二)
1分=60秒 1 min =60 s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认识钟表(三) 第(3)课时 课时安排 ( 3 )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80页的例5、及课堂活动练习十五4-7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时钟模型 授课时间
初备 复备
一、快乐引入 1.我们早上是几时到学校的?学生齐声答道:8时。(出示可以拨动指针的钟)
2.8时在钟面上怎么拨?(在学生说的同时拨动指针,时针指到8,分针指着12。)
3.那看看我现在拨出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4时半)学生们大声答道:4时30分(4时半)。
4.(再拨指针到大约7时)这个是几时呢?学生高声答道:大约7时。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几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
二、快乐新知:
(一)教学例5
1.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我拨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2时55分)——这大约3时。
2.对!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说成是大约3时,但是今天我们要有个小小的约定,大家都不说“大约”。那这个时间是几时呢?和你同桌的伙伴商量一下,怎么说这个时间呢?同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1:3时不到。
学生2:2时多很多。
3.能再具体一点吗?3时不到,差多少才到呢?2时多很多,是多了多少呢?
学生3:分针走了1大格就是5分,现在分针指着11,从刚才的2时到现在分针就走了11大格,也就是走过了55分。所以可以说是2时55分。
学生4:分针再走5小格就到3时了,1小格就是1分,5小格就是5分,所以是3时还差5分。
学生5:分针指到6时就是半时,也就是30分,分针从6到11,分针走了5个大格,5个5分就是25分,30分加25分就是55分,所以就是2时55分。……
(二)活动巩固
1.教师拨(几时几分),学生观察回答是几时几分,并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2.同组的同学互相在钟面上拨(几时几分),互相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3.时间的写法
我们今天认识的几时几分怎样书写呢?
2时55分怎么写?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教师拨的时间2时55分说一说)。
教师示范:2时55分,2:55,并说明意思。教师分别拨出几个不同的时间,学生用两种方式写出来,并交流。
4.教学例6
学生独立把例6的空填在书上,完成后交流。
5.活动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第110页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交流。
三、快乐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80页第1-4题。
2.完成教科书第82页第4-7题。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3、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几时几分的知识?
四、快乐反思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4时15分( ) 5时30分( ) 7时10分( )
板书设计 ? 认识钟表(三)
2时55分记作: 2:55
3时9分记作: 3:09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解决问题(一) 第(1)课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
初备 复备
一、快乐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说,针对性地板书1时=60分,1分=60秒)对于时、分、秒,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一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板书教学课题:解决问题
二、快乐新知
(一)教学例1
1.了解跑得快慢与时间长短的关系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乌龟、兔子和小狗它们三个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瞧,比赛开始了。课件播放:第一次比赛情景,并出示比赛成绩表。乌龟2400秒、小兔80秒、小狗85秒
教师:谁得了第一?为什么?小结:谁跑得快,谁用的时间就少。当时间的单位统一时,我们很容易看出谁用的时间少,谁跑得快。
2.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师: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于是它们三个又进行了一次比赛。但是,小兔中途睡着了。
同学们,猜一猜,它们谁跑得快,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呢?(学生自由说,教师结合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到底谁跑得快?听听它们自己是怎么说的。乌龟:我跑了1时。小兔:我跑了3分。小狗:我跑了120秒。
到底谁跑得快呢?好比较吗?你能想出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谁跑得快吗?学生交流讨论。
3.组织交流汇报
教师:谁来说给大家听?
学生:1时=60分,120秒里面有两个60秒,是2分,小狗用了2分,小兔用了3分,乌龟用了60分,小狗跑得最快。
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教师小结:当时间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不容易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如果把单位换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
三、快乐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83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判断对错
(1)2分7秒=27秒
(2)1时25分=125分
(3)90分=1时30分
3.比一比谁快,在()里画?√。
(1)小红跳100下绳用了40秒。( )
小兰跳100下绳用了1分5秒。( )
(2)小明拍100下球用了1分10秒。( )
小刚拍100下球用了65秒。( )
(3)小丽踢100个毽用了120秒。( )
小江踢100个毽用了1分25秒。( )
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绩,请给他们排名次。
小刚1分35秒
小红90秒
小丽1分40秒
小明2分
小勇1分20秒名次
四、快乐总结
教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作业设计 60分=( )时 120秒=( )分 180分=( 时)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一)
2分﹤3分 3分﹤ 60分答:小狗跑得快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解决问题(二) 第(2)课时 课时安排 ( 2 )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85页例2、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经历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
初备 复备
一、快乐创设引入 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有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我最喜欢玩过山车!还有海盗船、旋转木马。我喜欢玩旋转木马!……)
有这么多啊!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花不少的时间吧!你们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类问题。板书教学课题:解决问题。
二、快乐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二年级(1)班的小红在下午2:00——4:00(板书:2:00——4:00)去了游乐园,她在游乐园里面玩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全班汇报。
学生1:我1时1时地数,从2时到3时经过了1时,从3时到4时又经过了1时,一共玩了2时。
学生2:我用减法做,4-2=2时,小红在游乐园里面玩了2时。教师小结:计算从几时到几时经过的时间,可以1时1时地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图
思考:第二天,小红去上学。算一算,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观察:小红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什么时间到达学校的?)
2、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
方法一:小红出发时,分针指向1,到校时分针指到5,从1到5是4个大格,是20分。
方法二:小红出发时是8时5分,到校时间是8时25分,用25-5=20,所以是20分。……
3、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说出喜欢的理由。尝试练习:“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1、课堂活动第1题。生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自己参加的一项活动经过的时间。
2、小强的星期天。先计算经过的时间,再填在书上。
3、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情境图,说一说有哪些活动,先估一估自己做每件事用的时间,课后再实际验证。
四、快乐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对于时间,你想说些什么?
作业设计 上午4时到7时20分经历( )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二)
2:00 —4:00 2小时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整理与复习 第(1 )课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 1分=60秒,认识几时,几分,几秒,以及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会写出钟面上的具体时刻,会简单换算,计算经历的时间
教学难点 认识会写出钟面上的具体时刻,会简单换算,计算经历的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
初备 复备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哪些方法?
二、 互动新授
出示88页情景图提问: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把这些知识整理
三、巩固练习
出示88页课堂活动1.第一题(先说一说,再集体评议)2.第二题(先集体讨论,交流算法,完成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体会
作业设计 判断
1、钟面上有3颗针,最短的是时针,最短的是分针( )
2.分针走一格的额时间,秒针正好走一小格( )
3.秒针跑一圈正好是1小时( )
板书设计 ? 整理与复习
认识了时分秒
怎样算经历的时间
学习了计算解题方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