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册 第3 单元 (感受民间艺术)
课题名称: 剪出来的人物
教学类别: 剪纸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人物剪纸作品的特点,学会用简洁夸张的方法,剪出生活中的人物。
过程与方法:在尝试人物剪纸过程中,学习概括提练,夸张等剪纸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剪纸人物的简洁、夸张之美,体验剪纸过程中的快乐,乐于用剪纸形式表现生活。
教学重点:
剪出人物简洁、夸张的形象
教学难点:
人物外部造型和内部纹样的适合性
教学准备:
学具:剪刀、刻纸刀、彩纸、固定胶、垫板等
教具:剪纸作品资料、剪刀、刻纸刀、彩纸、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剪出生活情景中简洁夸张的人物形象,并剪刻出适合的内部纹样。
拓展层面: 人物的外形概括、夸张、造型生动、轮廓线条流畅,内部纹样处理得当。
教学过程:
欣赏与比较
欣赏民间剪纸作品。
小结:用剪纸形式能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巧妙组合人物、动物、景物、活动等,生动形象,富有装饰感。
2、比较剪纸人物与绘画人物的区别。
归纳:剪纸要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形象夸张、简练;剪纸人物形象内部有纹饰。
3、提示课题。
。
观察与思考
出示剪纸与剪影作品,观察它们的异同。
归纳:可地剪影的基础上进行纹样的剪刻。
教师演示:
如何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抓住人物外形特征,把握人物动态,进行夸张。
为何要在人物形象上添加合适的纹样?
4、欣赏同龄人作品。
交流与制作
播放录像,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植树、踢足球、滚铁环、跑步......
教师举例分析:同一活动,能构想出哪些不同的设计?
学生交流创作主题及构思,相互提出修改意见。
回顾制作步骤和要点。
学生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剪刻一幅生动的剪纸人物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
展示作品
学生互相欣赏与评议:
猜猜表现的活动,说说喜欢的理由。
组长介绍表现主题,人物动态及纹样装饰的构思。
3、教师总结:
能否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形象是否夸张。
内部的纹样处理是否得当。
构思是否新颖、巧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