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3 8、7加几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3 8、7加几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6 12:0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7加几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8、7加几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1、口算卡片口答9加几
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9加几,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9加几的?(凑十法)把几凑成10?
2、看,这里有两组数。每组种的三个数加起来是多少呢?谁算出来了?怎样算比较简单?为什么?
小结:看来先把能凑成10的两个数加起来就能算得又对又快,今天,我们继续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7加几。(板书)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探索算法。
a、引导列式
(1)谈话:小朋友们,森林里马上要举办冬季运动会了,小动物们为鼓号队采购了一批小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左边有 8 把小号,右边有7 把小号,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板书8+7)
b、操作探索
(1)8+7 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交流两种想法)这个小朋友想到先把右边的8把小号凑成10把,非常好!还能想到不一样的方法吗?这个小朋友的想法跟刚才那个小朋友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你听出来没有?
(2)接下来让我们用小棒代替小号摆一摆。谁来摆?边摆边说。
(3)怎样摆就能一下子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呈现8凑满10和7凑满10的两种不同摆法)
小结:刚才两个小朋友进行了不同的操作,一人把 8 根小棒凑成 10 根,另一个人把 7 根小棒凑成 10 根,这两种方法都是有道理的,都能让人很容易看出一共有15把小号。(课件展示)
c、填写算法
(1)其实,这两种方法在课本上都有。请你把书翻到第92页,填写出8+7 的计算过程。
(2)谁能说说8加7的计算过程?(板书)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把8分成3和5?指名说、齐说。
(2)刚才我们用了两种方法计算8加7,请你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小结:在计算8加7时,可以把8凑成10;也可以把7凑成10,这两种算法都是凑十法,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但是一般情况下,选择“拆小数,凑大数”更加简单些。
三、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1)小朋友们,看,这是运动会的奖品——蔬菜和水果,我们帮小动物们算一算吧。请你先圈一圈,圈出10个,然后再写出得数。(P93)
(2)学生完成后交流。(圈里 8 棵和 2 棵合起来是 10 棵,再加圈外的 1棵,是 11 棵。所以 8+3=11。)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1)现在,没有图形,也不摆小棒,你能填一填算一算吗?
(2)交流计算过程。
小结:小朋友们,在计算8加几的时候可以把8凑成10,计算7加几的时候可以把凑成10,用凑十法来算就能很快求出得数。
3、完成“试一试”。
(1)再来看这个算式,你能算出7+9的得数吗?说说你想怎样来算?
(2)交流算法。和7+9有联系的是哪道算式?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
(因为9+7=16,所以7+9=16)
小结:计算时,如果有联系的一道加法算式已经会算了,就可以根据原来的算式求出新算式的得数。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有联系的算式,你能很快算出得数吗?
(2)校对得数。每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小结: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所以可以根据其中一道算式的得数马上得出另外一道算式的得数。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7加几,还可以通过想有联系的算式来计算,下面就请你用喜欢的方式来计算。完成第3题。
校对。
6、找一找。
小朋友们,老师把刚才我们计算过的8加几和7加几整理了一下,看。一起来读一读。请你找一找,红色的数字藏着什么秘密?
8 +3 =11
8 +4 =12 7 +4 =11
8 +5 =13 7 +5 =12
8 +6 =14 7 +6 =13
8 +7 =15 7 +7 =14
8 +8 =16 7 +8 =15
8 +9 =17 7 +9 =16
7、选一选。
看,这是为运动员准备的点心,现在有 14 只小动物,你们认为选哪两盘比较合
适?为什么?
8、口算卡片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了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