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4课 会动的玩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4课 会动的玩具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28 10:4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会动的玩具》




制作



】上教版第四册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我的玩具世界》中一课《会动的玩具》,属于综合制作类别。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在写生与制作玩具的过程中,学会观察与表现并选择材料,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制作玩具,感受玩具的美,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学情分析】
玩具对于学生来说永远具有魅力,同时玩具中还蕴含着很多的知识,从此做铺垫使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不同的知识,从对玩具的认识中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变迁。对于玩具学生经验十足,通过本课的的学习让学生享受造型游戏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玩具会“动”的原理,综合运用泥工、纸工等多种技法,初步学会设计并制作会动的玩具。
过程与方法:在赏玩摇摆玩具以及制作的过程中,学习运用材料设计与制作会动的玩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验创作玩具的乐趣,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对科学原理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依据材料特点制作会动的玩具。
教学难点:彩纸、橡皮泥的链接方法。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依据材料特点运用彩泥、彩纸、球等制作出会动的玩具。
提高层面:能有创意地表现出玩具形象的头部或身体特点,使会动的玩具造型生动、有趣味。
【教具学具】
学具:彩纸、剪刀、彩泥、双面胶、勾线笔等
教具:图片资料、课件等
【学习资源与教学技术】
多媒体课件、课堂示范、图片、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不同时代的玩具,猜一猜根据今天的材料可以制作什么会动的玩具。
2.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年代的玩具发现不同年代玩具的特点,从而导入课题】
新授
不倒翁的原理
思考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根据不倒翁的原理解决小球重心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一说不倒翁不倒的原理教师总结并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上轻下重原理的物体。根据不倒翁的原理让学生发现可以用米来增加小球底部的重量来稳定重心】
不倒翁造型的设计及制作
根据小球的形状在设计卡片上进行设计。
说一说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卡片的方法让学生都参与到联想和添加的设计当中,根据学生的作业教师总结不同设计与制作方法,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
思考如何将彩纸彩泥连接到底座小球上。
教师示范
观察不成功的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来说一说有哪些连接方式教师总结并示范有彩泥、折贴等连接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失败的作品并总结制作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学生作业
(一)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依据材料的特点运用纸工、泥工技法制作会动的玩具
提高层面:能有创意地表现出玩具的头部或身体特点,使会动的玩具造型生动、有趣味。
(二)学生创作
四、展示评价
学生活动:将制作好的不倒翁放在展台上。
评价要求:(1)玩具的造型生动有趣(2)综合运用各种制作技法
2.师生互评:教师引导评价方法,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班级怀旧玩具展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倒翁的乐趣。】
五、拓展
1.课后尝试用废旧纸盒等制作其他会动的玩具
六、板书设计
会动的玩具
不倒翁
如何装饰
1头
2身体3其他
技法:泥工
纸工
如何连接
1彩泥2折贴
注意
重心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