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第一单元 (学习的好伙伴)
课题名称: 多功能文具盒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具盒外形的造型特征,学会用线条写生有厚度的文具盒。想象添加,画出具有多种功能的文具盒。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和讨论中发现文具盒的厚度,学习用线条写生表现文具盒厚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具盒简洁及实用的造型等。培养关注生活细节,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文具盒的造型特点及厚度感
教学难点:表现文具盒的厚度
教学准备:
学具:文具盒、铅画纸、勾线笔、彩色水笔等
教具: 同上,范画、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 仔细观察文具盒的特点,并运用流畅的线条写生有厚度的打开或合拢的文具盒。
拓展层面: 能写生出不同角度、有厚度感的文具盒。能想象设计出自己需要的多功能文具盒。
教学过程:
二分钟预备活动:观看视频。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多功能的事物或用品?
观察与探究
揭示课题
学生欣赏自己的文具盒,交流造型特点等。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具盒进行指导:
文具盒多样的造型;
文具盒不同的功能。
探究活动:
文具盒多样的造型;
文具盒打开后的变化及表现方法。
观察不同角度文具盒立体感的变化。
讨论与写生
讨论写生方法,教师示范:
用基本形表现对象,注意角度变化。
表现文具盒的厚度。
添画文具盒内的文具及盒盖上的图案,使它更形象。
提出写生要求:
用流畅的线条写生合拢或打开的文具盒,注意画出它的厚度。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写生文具盒,教师巡回指导。
想象与添画
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想象文具盒的特殊功能。
讨论交流,设计多功能文具盒,如文具盒可具有计算、复读、差错、记事等功能。
尝试在写生的作业上进行添画:
请学生讲一讲各种功能,可以添画在文具盒的哪些部位,怎样表现。
添画时要注意大小形体的组合。
学生添画、表现文具盒的特别功能。
展示与交流
创设情境“文具盒小超市”展示、欣赏作品。
介绍自己设计的文具盒的特别之处。
评价内容:
表现出文具盒的厚度感及不同角度的变化。
写生时线条流畅,描绘细致。
功能添加符合学生学习需要、有独特性。
4、教师小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与思考,培养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