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复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复习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26 14:4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单元

化肥》复习卷
一、选择题
1.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2.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与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  )
A.酚酞
B.Cu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3.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
A.氯化钾
B.尿素
C.过磷酸钙
D.氯化铵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5.将稀盐酸与下列物质混合不会看到有气泡冒出的是(  )
A.锌粒
B.大理石
C.氢氧化钠
D.碳酸氢钠
6.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蒸馏
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干冰﹣CO2
B.消石灰﹣Ca(OH)2
C.纯碱﹣NaOH
D.小苏打﹣NaHCO3
8.下列关于粗盐的制取、提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取粗盐时,晒盐或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水分使之浓缩
B.制取粗盐时,也可以通过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使食盐结晶
C.粗盐中混有氯化钙、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
D.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提纯的粗盐是混合物
9.下列有关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B.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10.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11.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D.用熟石灰区别化肥硝酸钾和硝酸铵
1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
A.纯碱 Na2CO3 碱 制玻璃
B.生石灰 CaO 氧化物 作补钙剂
C.小苏打 NaHCO3 盐 治疗胃酸过多
D.大理石 CaCO3 盐 作建筑材料
13.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CO(NH2)2、KCl、KNO3,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14.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
A.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
C.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15.食盐中含有氯化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需要密封保存
B.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用氯化钠配制成的
C.可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不仅风味独特,还可延长保质期
D.氯化钠可用作融雪剂
16.化学肥料“三要素”是(  )
A.C、H、O
B.N、C、K
C.N、S、P
D.N、P、K
二、解答题
17.如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仪器a的名称是 
 ;
(2)操作A中两个托盘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作用是 
 ;
(3)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仪器是 
 ;
(4)操作C中,倒入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 
 (填序号);
A.过滤速度慢
B.滤纸破损
C.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5)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其中有的错误会导致精盐的产率明显偏低,其原因是 
 .
18.按照物质的类别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任写一个)。
(1)金属单质: 
 。
(2)非金属单质: 
 。
(3)金属氧化物: 
 。
(4)非金属氧化物: 
 。
(5)酸: 
 。
(6)碱: 
 。
(7)盐: 
 。
19.“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图。
(1)操作A的名称为 
 。
(2)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三、实验探究题
20.某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经实验员分析可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NaHCO3、NaOH、Na2CO3、NaCl中的一种,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是什么溶液?
【猜想与假设】
甲猜想:NaHCO3溶液
乙猜想:NaOH溶液
丙猜想:Na2CO3溶液
丁猜想:NaCl溶液
【查阅资料】上述四种物质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NaHCO3
NaOH
Na2CO3
NaCl
常温下溶解度/g
9.6
109
21.5
3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9
13
11
7
【实验探究1】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2】另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生气泡。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探究1】可知 
 同学的猜想一定错误。
甲同学仔细分析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表后发现自己的猜想错误,他的理由是 
 。
丙同学分析【实验探究2】并结合以上同学的实验结论,认为原瓶溶液是Na2CO3溶液。
【实验探究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讨论质疑】乙认为以上同学分析有漏洞,需要进一步实验确定,于是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3】在【实验探究1】试管中的红色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仍呈红色,但有白色沉淀产生。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3】可证明这瓶试剂为 
 溶液,但已经部分变质。
【反思与拓展】学习小组反思了这瓶试剂因为 
 而变质,得出了该溶液正确的保存方法,若要除去该溶液变质部分所采用的方法是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四、计算题
21.24g某氯化钡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原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D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C;
5.C;
6.D;
7.C;
8.B;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D;
二、解答题
17.铁架台;防止药品污染;胶头滴管;C;未用玻璃棒搅拌,造成液滴飞溅,氯化钠损失;
18.Cu;H2;Fe2O3;CO2;H2SO4;NaOH;NaCl(答案合理即可);
19.过滤;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BAC;
三、实验探究题
20.丁;在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Na2CO3+2HCl═2NaCl+H2O+CO2↑;氢氧化钠;敞口放置;Ca(OH)2+Na2CO3═CaCO3↓+2NaOH;
四、计算题
21.解: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10.6%=10.6g
设氯化钡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碳酸钡的质量为z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208
197
117
10.6g
x
z
y
===
x=20.8g
y=11.7g
z=19.7g
原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100%≈86.7%
D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45%。
答:(1)原样品中氧化钡的质量分数为86.7%.(2)D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