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是为“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要努力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的内涵;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一、博学之
1、走近杜甫;
2、写作背景;
3、熟读课文,感悟文本;
4、小组互助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姓名:
籍贯:
朝代:
字号、称谓:
称誉:
代表作:
经历:杜甫河南巩县,祖籍襄阳唐代字子美,别号少陵,又称杜拾遗,杜工部。“李杜”,“诗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史”。《兵车行》、《春望》、“三吏”“三别”等略1.1走近杜甫:“诗圣”
“诗仙”
“诗佛”
“诗鬼”
“诗魔”
“诗囚”
“诗豪”刘禹锡
李白
贾岛、孟郊
李贺
杜甫
王维
白居易
举一反三我展示!1、2 写作背景1.3.1感悟文本:我自读朗读技巧指导1、读准字音;
2、读清句读;
3、读出感情。1.3.2感悟文本: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怒 号 挂 罥 长 林 梢 庇 护
突兀 布衾 三 重 茅 沉塘坳飘 转zhuǎn俄 顷广 厦shàqǐngxiàn见 此屋háojuànchángbìwùchóngqīnào 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或二二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 1.3.3感悟文本:我要读1.3.4感悟文本:一起读1.4 疏通文意
(注意重点字、词、句子。)
同桌结合 小组讨论
二、审问之
对课文有所疑问,有疑才有学。
质疑
三、慎思之
我思故我在
四、明辨之
五、笃行之
我来演5.1 我的实践
杜甫的“行”
5.2 杜甫的“行”拓展延伸你能说出杜甫其它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前苏联〕别林斯基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对 联上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下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思接千载5.3 古人的“行”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请看图片,你该怎样做?!5.4 你、我也要“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渴望的眼神,需要的是什么? 作业:请把本文改写为600字左右的文章,可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